文言文断句: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

小编: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答案] 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参考译文】

我曾谈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只是天不容许人作伪。人的智谋可以欺骗王公,却不能欺骗小猪和鱼;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所以韩公的专心诚意,能够驱散衡山的阴云,却不能够挽回宪宗佞佛的执迷不悟;能够驯服鳄鱼的凶暴,却不能够制止皇甫镈、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庙堂祭祀,却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原来,韩公能够遵从的,是天道;他不能屈从的,是人事。

名师教你解题

三、看修辞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断句依据,我们还要了解一点,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对偶、顶真、排比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一特点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我们把这一步总结为明修辞,巧判断。如《愚公移山》中“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如[例6]中的句式“可以……不可以……”结构相对,“能……而不能……”三个分句又构成排比句式,这些都可作为断句的标志。

第方案 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领①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

(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改)

【注】①领:通“岭”。②薏苡:一种禾本科植物。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B.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C.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D.今大人逾越五领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

答案:B 解析:答题时,首先,疏通语句句意,初步排除任意点断语意紧密相连的词语的选项,“其”不能放在句末,“其俗”衔接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故可排除A、C两项。其次,根据固定句式“为……所……”和对举形式“上……下……”,可排除D项。故选B。

【参考译文】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父亲吴恢,任南海太守。吴祐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父亲想烤竹简刻经书,吴祐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简陋,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寄望。如果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前代的贤人对此也是十分慎重的。”吴恢于是就不写书了。

吴祐二十岁时,父亲去世,生活十分贫困,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常在家乡水边牧猪,同时漫步吟诵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对他说:“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下贱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吴祐只是表示谢意,坚守志节并不改变。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初,吴之未平也,浚在弋阳....阅读附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

修理老物件的心得体会 幸福的味道作文800字(八篇) 计算机调研报告题目(优秀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