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苗青)阅读附答案

小编: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苗青)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含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也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扣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选自《中学生文摘》)

小题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小题2:第①段划线语句手法多样,情感丰富,例如“_________________”这个动词以及“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就象地表现了父亲掩门的轻柔,从中既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感受到孩子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4分)

小题3:第⑤段中写到“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声响中读人”,结合⑥⑦两段,说说作者“读”出了什么?(4分)

小题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⑨段划线语句的理解。(3分)

小题5: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本文后的人生感悟,请你将它填写完整。(4分)

我从作者对轻声关门的效仿中感悟到父母的心灵是子女的最好课堂,从作者对人的阅读中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 ,从作者对那声清响的回味、揣度中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答案要有概括升华,不能只是就事论事)

受本文的启发,我也在生活中发现了各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细节,例如在困难中同学投以我一个鼓励的眼神,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小题1:“压”(或“含”);“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

呵护、关爱;喜欢、依恋(写出表现情感的词语,只要符合文意均可)

小题1:从不关门和大声关门的行为中“读”出了粗心、鲁莽、自私的性格;

从小心关门和轻声叩门的行为中“读”到了细心、体贴、关怀的心灵。

(或借用原文语句回答也可:“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这样的人有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对人“关怀与温暖”。)(评分标准:表达清楚、完整即可给分)

小题1:照应第③段的内容,作者心中对当年小心关门仍发出声响一直留有遗憾,现在终于能为父亲无声关门,了却了夙愿。这个感受表明作者受到父亲的良好影响,学会了通过细节(细枝末节)来传递对他人的关怀、尊重。

小题1:答案示例:人的品格体现于细节之中;细心的关怀能给人送去温暖。(2分)

(评分标准:答案不必一致,但要有概括升华,不能只是就事论事,紧扣文意)

答案示例:作业本上老师给我们的精心批改;挑灯夜读时母亲为我端上温热的牛奶,伤心时朋友递给我的一句问候……(评分标准:句式不必完全一致,美好细节即可)

小题1: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答案。

小题1: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再答出表达效果。

小题1: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下文,有利于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作答时用原文和自己总结都可以。

小题1:观察语段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在结构上是有照应前文的作用,在内容上突出主题。

小题1:这是一道半开放题,只要有一定的道理,有理有据,文通句顺即可。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老村与老屋(王兆胜)阅读附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

最新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预案(优秀5篇) 商人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1篇) 学习中华魂后心得体会(汇总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