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阅读附答案

小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小题1: 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A.公将鼓之(《曹刿论战》)B.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C.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⑴相与步于中庭 庭:

⑵背之则亡 亡: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⑵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

译文:

小题4: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如霜月色,引发李益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如钩弯月,触动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痛;【甲】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3分)

答:

小题5:古今中外按照【乙】文中管仲“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的思想治理天下的大有人在,请你列举一位并说出他的观点。(3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C

小题1:2分,每题1分。

(1)庭院(院子)(2)灭亡

小题1:4分,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2)齐桓公问管仲说:“君王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

小题1:3分,答出“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 1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2分。

作者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或:作者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1分)

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月夜赏月的欣喜,与朋友散步的悠闲,郁郁不得志的悲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任意写其中一方面1分,最多得2分)。

小题1:3分,列举人名正确1分,说出正确观点2分。

示例一:唐太宗(1分),他的观点:“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分)

示例二:鲁庄公,观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示例三:毛泽东,观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动力”(“兵民是胜利之本。”)

示例四:林肯,观点:“一个人在前面走得太快而使全国跟不上,是没有好处的。”

小题1:C是代词。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小题1:所举事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样的事例才具有说服力。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阅读附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

大班教案爱惜粮食及反思与评价(模板5篇) 公安队伍情况分析报告(模板12篇) 最新委托管理式医疗基金(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