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存在世界的把握,在中国哲学中,气论是一个基本的形态...阅读附答案

小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关于存在世界的把握,在中国哲学中,气论是一个基本的形态。气的哲学是中国古代存在论的主要形态。气在本源的意义上是物质性的元素,宇宙论的气论代表了中国哲学从物质性的范畴解释世界构成的努力。在中国哲学中,“物”指个体的实物,有固定形体的“质”是由“气”构成的,未成形的“气”则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中国哲学中所说的“气”,是指最细微而且流动的存在物。西方哲学的原子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微小固体组成的,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中国哲学的气论则认为一切物体都是气的聚结与消散。气论与原子论的一个基本不同是,原子论必须假设在原子外另有虚空,虚空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可能;而气论反对有空无的虚空,认为任何虚空都充满了气。中国思想的气论与西方思想的原子论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对照。在这个问题上,

中国古代“气”的概念来源于烟气、雾气、云气等,气的观念是在对这些具体物气加以一般化后所得到的一个自然哲学概念,就自然哲学的意义而言,它仍然与平常所谓空气、大气的意义相近。把中国气论和西方原子论对照的一个明显结论,就是原子论表达的是物质的不连续的性质,而气论所反映的是物质的连续的性质。应当说,注重气的连续性,从哲学上反映了中国文明对事物连续性的重视。这与中国文明被称为“连续性文明”的特点也有密切的关系。

气作为一种连续性的存在,在中国哲学中有许多表达。如荀子说“充盈大宇而不窕”,意即云气充满宇宙而无间断,指示出气是连续性的存在。宋代张载说“太虚不能无气”、“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强调虚空充满气,或虚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朱子也说过“此气流行充塞”“无一息之间断,无一毫之空阙”,主张天地之间一气流行充塞,这种连续性是强调气的空间的连续充满和时间的连续不断。

由于气是连续性的存在,而不是原子式的独立个体。因而中国哲学的主流世界观倾向是强调对于气的存在要从整体上把握;不是强调还原到原子式的个体,而是注重整体的存在、系统的存在。因此中国哲学中常常有所谓“一气流行”、“一气未分”的说法。“一气”既表示未分化,也表示整体性,而“流行”则表示气总是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之中。整个世界为一连续、整全、流动之实在,这种宇宙论为儒家、道家等各派哲学所共有,是中国哲学宇宙观的基本立场。存在的整体即是人与世界的统一,即是人与宇宙的统一。

近代哲学的二元分裂破坏了这种原始的统一性,在现代之后的时代,人类应当返回作为人与宇宙统一性的存在整体,同时,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不是原子,是社会关系连续体中的关联性存在一方,这种理解得到了气论哲学的有力支持。

9.下列对西方哲学的原子论和中国哲学的气论的差别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子论认为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的;气论则认为一切物体都是气的聚结与消散。

B.原子论假定原子外另有虚空;气论认为不存在任何空无一物的虚空。

C.原子论表达的是物质不连续的性质;气论表达的是物质连续的性质。

D.西方哲学的主流世界观倾向是强调个体把握;中国哲学的主流世界观强调对于气的存在要从整体上把握。

10.根据文意,填入文章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古代哲学中讲气,强调气的运动变化,肯定气的连续性存在,肯定气与虚空的统一,这些都是与西方物质观念的不同。”

B.张光直先生强调:中国古代文明之所以是一个连续性的文明与中国文明中重视“存有的连续”有关,也与早期文明的整体性宇宙观有关。

C.王夫之先生明言:“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

D.黄宗羲先生说道:“天地之间,只有一气充周,生人生物。”

11.中国哲学认为人与世界是统一的,请根据原文简述这一宇宙观的成因。(3分)

试题答案:

9.D(答非所问)

10.A(根据上文,谈“物质观念”恰当。B项谈“文明”,C项谈“气”在中国哲学中的表达,D项谈整体、连续的宇宙观。)

11.(3分)中国哲学的气论认为一切物体都是气的聚结与消散,而气是一种连续性的存在,所以把握物体要从整体上把握,把握人也要从人与世界这一整体、系统出发。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唐雎不辱使命》阅读附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

2023年小班教案骑小车活动反思(优秀5篇) 最新退役军人年度活动计划 新文明实践站年度活动计划三篇(实用) 2023年个人政治素质考察自评报告七篇 个人政治素质考察材料6篇(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