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齐桓公见小臣稷”比较阅读及答案

小编: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稷(jì):人名。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④庸:怎么。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躬耕于南阳躬:(2)猥自枉屈猥:

(3)攘除奸凶攘:(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弗:

(1)亲自 (2)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3)排除,铲除 (4)不,没有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1分)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1分)

12.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答案提示: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13.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答案要点:(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1分)(2)都是求贤若渴;(1分)(3)都不惜降低身份,亲自去拜访。(1分)

14.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3分)

答案要点:内容: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言之有理即可。)(3分)形式: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3分)

8、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下阕写报国情。

(2).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3分)(C)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分类导航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唐雎不辱使命》“晏子将使楚”比较阅读及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