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盐水豆(节选)阅读附答案

小编:

阅读并回答问题。

日月盐水豆(节选)

何立伟

我儿时吃过很多有味的吃食,如今是很难得吃到了,比如盐水豆。我外婆因为是在农村中长大,承祖训,修来女人最大的妇德,就是持家,尤擅“衣食住行”里的“食”,做得一手好饭菜,又养鸡养鸭,上世纪的60年代过“苦日子”时,竟还在后屋里养过一头猪,使人人面有菜色的日子里我家比别人家多出几分鲜见的红润来。我外婆说:“有吃就是福。”还有一门本事,就是闲来便给我们细伢崽制零食吃.免得我们找父母讨钱,鼻涕口水流一脸模样不好看。制得好的零食是盐水豆。

把黄豆洗了,置盐水中煮到微糜,滤干,拌以辣椒粉(又稍许甘草粉)以及紫苏叶跟干笋丝,于是取个竹篾大簸箕,摊在上头,拿筷子一粒一粒拔得匀匀爽爽,放到太阳下头晒,晒到豆皮起皱,仿佛全体思考哈姆雷特的那个人生大问题的苦恼模样,且内里豆肉硬硬的将干未干有嚼头,遂收拢来,装到一只泥陶小罐里,每在教育了我们一通细伢崽要听大人老师的话之后,便一人赏一把盐水豆,将指甲很长的五指聚成鸟喙,朝罐口里啄去。所以盐水豆对我外婆来说,除了好吃解馋,还是施教之物。但我们细伢崽是全不理会“豆以载道”,只觉得这东西美味至极,天下难有,握在掌心里,一掌心的汗,吃完了盐水豆,还来舔掌心。我外婆斥我:“哪里见你那副样子,一把把地吃,要一粒一粒地吃来!”意思是不要贪,不要馋,要慢慢品味,好吃东西性不得急。我妹妹是照她的话来吃,然而我做不到。我于是挨丁公,坐到地上嚎。嚎的结果,是外婆摇摇脑壳又回身去抱泥陶小罐来。

我今想起来,盐水豆确应慢慢吃,一粒又一粒,因为有嚼头,因为细嚼之下,其味悠长,异香满颊,可体会到平常日子的好。豆子好吃,拌在一起的紫苏好吃,干笋丝亦好吃,但要合在一起吃才是五味俱全。我有时把它装在口袋里带到学校,跟邻座的女同学谢三毛兑梅子来吃。梅子也是她家里外婆做的,染了色,红红的,又湿且脆,我亦是看见不得,说得文气点叫“望梅生津”,说得难听点叫一见就流哈巴涎。我吃了她的梅子,点点头:“好吃好吃!”她吃了我的盐水豆,亦点点头:“好吃好吃!”这种“好吃好吃”的易货而交,从一年级直至六年级。我的小学如果要说有什么味道,那即是盐水豆跟梅子的味道。吃还不是明目张胆地吃,是在老师眼皮底下偷偷地吃,有冒险的刺激同快活。

我外婆做完了家务,天气好,就抽一把竹靠椅坐到院子的太阳下头,手心里握一把盐水豆。她牙齿不好,于是慢慢磨,眼睛微闭,嘴角蠕动,长日亦有滋有味。

我外婆早已不在人世了。盐水豆也仿佛同她一起去到岁月的尽头了。

古人说得好,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许多的人事物事被时间卷走,是再也不会回到今生今世岸上来。年轻人没有历史,于是亦不会有记忆。正因为盐水豆是我的个人历史,所以它只是我记忆深处最美好的吃食,何况与它襟连的,是我的老外婆,她将指甲很长的五指聚成鸟喙,朝泥陶小罐里啄去,那罐子里恰有我的天性天趣,以及童年少年。

俱往矣。

1.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文中说盐水豆是外婆的“施教之物”,能“豆以载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出外婆制的盐水豆好吃?试举出三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的“俱往矣”具体指什么?这句话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摘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托物言情。

2.对已经去世的外婆的怀念,对充满乐趣的童年时光的怀恋。(意对即可)

3.因为外婆每次给我们吃豆之前都要教育我们听大人老师的话。

4.如:①吃完了盐水豆,还来舔掌心。

  ②我外婆斥我:“哪里见你那副样子,一把把地吃,要一粒一粒地吃来!”

  ③她吃了我的盐水豆,亦点点头:“好吃好吃!”(不唯一)

5.①“我”记忆深处最美好的吃食盐水豆再也吃不到了。

  ②“我”的老外婆再也见不到了。

  ③“我”的充满天性天趣的童年少年时光一去不返。对昔日的美好人事物事一去不返的感伤和无奈。(意对即可)

6.“略”。

分类导航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看灵魂》阅读附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