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文化意义》阅读
杜甫的文化意义
莫砺锋
杜甫的仁爱之心,除了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同胞之外,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当时很多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包括高适、储光羲在内。唯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
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仁就是爱人。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地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
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西方的博爱精神,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它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它的最初的起源,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的一种赎买;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杜甫他在诗歌中,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自己不得安眠。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写的组诗《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
(有删节)
1.下列对于“仁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爱是儒家提出的主张,仁,就是爱人。毋须外界的强加,是根于心,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自然生发出来的爱。
B.儒家提出仁爱的时候,其外延只限于人类,其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恻隐之心不施及其他动物。
C.仁爱不是狭隘的,它不是仅仅只对自己亲人的爱,它是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
D.儒家提出的仁爱,其内容与外延随着历史的变化可以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仁爱之心是可以推广出来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兵车行》中可以看出,杜甫的仁爱之心,除了爱家人、朋友、同胞之外,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甚至推广到了敌人。
B.动物、植物,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都曾得到过杜甫的爱,杜甫的仁爱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C.西方的博爱精神,虽然要服从于神灵的指点,要赎原罪,要为死后升入天堂作准备,但仍然是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
D.杜甫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是使仁爱之心得到发扬,让仁爱符合人的本性,使仁爱更自然,更加切实可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文化意义在于,他不但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容易去做。
B.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与西方的博爱精神都强调要爱人,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二者的价值观伦理观是一致的。
C.杜甫是儒家仁爱精神的杰出阐释者,最突出的代表是组诗《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它集中地体现了杜甫的文化意义。
D.杜甫的行为和实践启示我们,只要有杜甫那样的思考过程,那样的感情流露方向,儒学的仁爱在实践中并不难实行。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