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讳可立,字礼卿》阅读附答案
袁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生而警颖,有奇质。登进土,初授苏州府推官。石守昆玉,治苏有清卓声。以强项忤中丞某,中丞劾其不职。得旨,下所司勘问。一时李官惧获罪中丞,无敢直石守者。公独直书其枉,而石得无罪。中丞因自劾归,公论快之。
以治行异等,内召当得谏省。无何,授山西道御史。公入台,感上知遇,于心所知无不言,于言所指无不尽。迨奉命巡城,而持斧埋轮,贵戚敛手。会有一珰杀人,公廉其状,捕而绳之,法不少贷,同列以近臣,怵公宜纵之。公愤然曰:“杀人者抵,吾知为朝廷守法而已。”
时建言诸臣摈斥殆尽,人无敢救者。公独抗疏辩论。疏入,夺俸一年.会一御史忤旨,上震怒。公申救,语多侵执政。执政大恚,不数日降旨镌三级调外任用。寻,革职为民。是时公方与僚友对弈,报至,从容罢局,无几微见词色。
壬戌三月,擢通政司左通政署司事。时东夷犯顺,上谓弹压登莱非公不可,于是以节钺授公。时虏尽有南卫,常出没于长山、旅顺间,漕艘多为所梗。公于皇城岛请设参将、守备各一员,练兵三千,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鲗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迨秋,虏复至,南卫收获,大肆侵略。公命将设伏,乘风纵火刍茭,糗粮尽归一炬。虏忿甚,于秋杪载火炮,分兵二道以图报复。而公先期集兵分道以应,并夜酣战,俘斩无数,虏为夺气。东人以为设镇以来自未有此捷也。
癸亥四月,上念公劳苦边事,赐白镪文蟒以宠异之。会毛帅恃功暴横,满蒲昌城之捷,诞妄殊甚。公曰:“吾饰报而邀劝,挟同以欺君,父臣子义不敢出也!”于是布告东江,核其虚实;而毛帅嫉公如仇,唆谏官寻端中之。上不听。
是时,朝鲜废立之变又告.公疏请声罪致讨,谓“李珲,君也,伯也;李倧,臣也,侄也;君臣之分,天地大经,而以臣纂君,以侄废伯,谓王纲何?”奉旨体勘,倧悔祸伏辜。公又疏请行权怀远谓奴方欲西当令 犄角用命戮力殄扫以盖前衍时以为得策诏许之。朝鲜遂恪共助剿,以安厥位,皆公再造之也。
(孔贞运《节寰袁公墓志铭》,有删改)
[注]①李官:法官。②巡城:职掌京城治安的御史。③持斧埋轮:指执法不惧权贵。④珰:指宦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而警颖 警:机敏
B.公论快之 快:痛快
C.语多侵执政 侵:冒犯
D.漕艘多为所梗 梗:阻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一定要把词语的意思带入句子,把句子的意思带入文章,语义通顺才可以。
快:为……感到痛快。
考点:文言实词。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治行异等,内召当得谏省 /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受命
B 人无敢救者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 / 赵王以为贤士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D.俘斩无数,虏为夺气/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理解。文言虚词除了要熟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外,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进行推断。常见的语境推断法、句位分析法、代入检验法、语法分析法等要熟练使用。
A.连词,因为; B.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 代词,……的人。 C.介词,在 / 介词,被;D.介词,因<此> / 介词,为了。
考点:文言虚词。
10.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公廉其状,捕而绳之,法不少贷,同列以近臣,怵公宜纵之。(5分)
(2)于是布告东江,核其虚实;而毛帅嫉公如仇,唆谏官寻端中之。(5分)
【答案】
(1)袁公侦查到案件的实情,就抓捕并制裁了这个宦官,严格执法一点也不宽贷,同僚认为宦官是皇帝近臣,就吓唬袁公说应该放了他。
(2)袁公于是遍告东江地区,要核实毛帅上报情况的真假,毛帅像痛恨仇人一样痛恨
袁公,教唆言官寻找事端中伤袁公。。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得分点:(1)“廉”“绳”“贷”“怵”各1分,流畅1分;(2)“核其虚实”“嫉公如仇” “唆”“中” 1分,流畅1分。
考点: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
11.前贤评价袁可立“正直敢言,是晚明少见的干练之才”,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哪些事件可以证明? (写出四点即可) (4分)
【答案】为石昆玉伸冤,制裁杀人宦官,救忤旨御史,弹压登莱,声讨毛文龙,处理朝鲜政变。
【解析】: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认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本题是概括事件,不能和人物的性格、品质等混淆在一起。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12.用斜线(/)给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 (3分)
公又疏请行权怀远谓奴方欲西寇当令棕犄角用命戮力殄扫以盖前衍时以为得策诏许之
答案:公又疏请行权怀远 / 谓奴方欲西寇 / 当令倧犄角用命 / 戮力殄扫 / 以盖前衍 / 时以为得策/诏许之
【解析】: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其中的某些标志词,如“之”“已”“兵”“召”等。
考点: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
孔贞运《节寰袁公墓志铭》阅读答案翻译
袁公名可立,字礼卿,号节寰。生下来就敏悟聪颖,有不同凡响的天赋。中进士后,最初被授予苏州府推官的职务。苏州知府石昆玉,治理苏州有清高不凡的名声。因为刚直不阿得罪了巡抚某(按:即江苏巡抚李涞),该巡抚就弹劾石昆玉,说石昆玉玩忽职守。得到皇帝圣旨后,将石昆玉下狱拷问。当时主持此事的法官都害怕得罪巡抚,没有谁敢为知府石昆玉伸雪冤枉。只有袁公在审案文书上直接写出石昆玉的冤枉之处,石昆玉因此没有被判罪。巡抚某于是引咎辞职归乡,公众的评论都表示为此感到痛快。
凭借超出一般的政绩,袁公被皇帝召见,可以到御史台任职。不久,袁公被授予山西道御史的职位。袁公到御史台任职后,非常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凡是心里想到的没有不说的,凡是谈论的问题没有不详尽的。及至被授予巡城御史之职,执法不惧权豪,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纷纷束手,不敢生事。在做巡城御史期间,恰巧碰上一个宦官杀人的案件,袁公侦查到了这个案件的实情,就抓捕并制裁了这个宦官,严格执法一点也不宽贷,同僚认为宦官是皇帝近臣,就吓唬他说应该放了这个宦官。袁公非常气愤,说:“杀人偿命,画只知道为朝廷坚守法律罢了。
当时敢于向皇帝陈述意见的大臣差不多都被排挤出朝廷了,没有敢去救他们的人。只有袁公直言进谏为他们辩论。奏疏递上去不久,袁公就被罚扣一年俸禄。这时候恰巧一个御史行事违背了圣旨,皇帝大怒.袁公替这个御史伸冤,想要救这个御史,言辞中有一些冒犯皇帝的话丨皇帝大怒,没过几天,皇帝就下旨:将袁公降三级调地方上任职。没有多久,袁公被革职为民。当时袁公正与同僚下棋,革职公文送到后,袁公从容地结束了棋局,没有一点点情绪表现在言语中和脸色上。
壬戌三月,袁公被提拔为通政司左通政署司事。当时后金军队侵犯旅顺,皇帝认为控制登莱除了袁公没有其他人能够胜任,于是把节钺授予袁公。当时后金全部占据了南卫,经常在长山、旅顺一带出没,运粮的漕船大多被阻。袁公请求在皇城岛设立参将、守备各一员,练兵三千,作为登莱的外援。又组建两个营的流动作战部队,驾乘行动迅速的船只灵活来往,在广鹿各岛间协同作战。建立炮台、报警台等工事,旗帜招展,接连不断。后金部队于是撤退得远远地,敌船再也不能在海上任意来往了。到了秋季,后金部队又来騷扰,趁南卫丰收,疯狂地抢掠。袁公下令将士设埋伏,趁着风势火烧干草,粮食全部被烧。敌人恼羞成怒,在秋末的时候,载着火炮,兵分两路想要报复。但是袁公事先集中部队,分路对付,与他们连夜激战,俘敌杀敌无数,敌人因此丧失了士气。后金认为,登莱建立军事基地以来,明军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胜利。
癸亥四月,皇帝考虑到袁公防守
边境劳苦功高,就赐予白镪文赌表示对袁公的赞赏和珍惜。恰好毛文龙倚仗军功不遵法度,对于满蓮、昌城两次战役的胜利隐瞒实情,虚报战功,情节特别严重。袁公说:“我谎报军情去向朝廷邀功,与毛文龙一起欺骗皇上,按照君臣父子之义,这样的事情不敢做。”袁公干是遍告东江地区,要核实上报情况的真假,毛文龙像痛恨仇人一样痛恨袁公,教睃言官异找事端中伤袁公。皇帝没有昕信言官的谗言。
癸亥四月,皇帝考虑到袁公防守边境劳苦功高,就赐予白镪女蟒表示对袁公的赞赏和珍惜。恰好毛文龙倚仗军功不遵法度,对干满蒲、昌城两次战役的胜利隐瞒实情,虚报战功,情节特别严重。袁公说:“我谎报军情去向朝廷邀功,与毛文龙一起欺骗皇上,按照君臣父子之义,这样的事情不敢做。”袁公于是遍告东江地厌,要核实上报情况的真假,毛文龙像痛恨仇人一样痛恨袁公,教睃言官寻找事端中伤袁公。皇帝没有听信言官的谗言。
当时朝鲜传来李傢篡权的消息,袁公上疏朝廷请求宣布李傢的罪状,公开讨伐,说“李珲是君,是伯父,李傢是臣,是侄子,君臣之间的区别是天地间的大原则,以臣、侄的身份篡夺君主、伯父的权位,那王纲是什么呢? ”袁公奉皇帝旨意去探查,李傢后悔自己闯了祸,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袁公又上疏请权宜行事来安抚边远的入,理由是后金正要向西进攻明朝,应该让李倧牵制敌军来为朝廷效命,并努力消灭叛逆,来补偿以前的过错。当时皇帝认为得到了处理朝鲜的正确决策,下诏同意这么办。朝鲜政权于是齐心协力剿灭叛逆,使朝鲜执政者地位得到巩固,这都是袁公拯救了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