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之,燕南园最后一位百岁大师走了 阅读附答案

小编:

侯仁之,燕南园最后一位百岁大师走了

肖东发陈光中

①喜欢长跑的候仁之先生终于停下了脚步,他差不多跑了整整一个世纪,于2013年10月22日安然离去,享年102岁。

②自少年时期开始,侯先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长跑。这已经不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精神的运动。长跑是需要持久韧性的,而侯先生一生都在不停歇地“跑”!一个以跑步的方式度过人生的人,自然能达到更远、更高的目标。所以,他才一直“跑”上了历史地理学的巅峰。

③侯老102年的人生轨迹,与百年来国家、民族的风雨历程交织在一起。说来也巧,在每个人生的转折点,似乎都有一位老师的身影在等着他:顾颉刚老师一篇宣传抗日的文章,使他决定放弃学医改攻历史,从而进入燕京大学;洪业老师“择校不如投师,投师要投名师”的肺腑之言,使他从历史走向地理;远赴英伦投至达比教授门下求学,又使他终于迈进历史地理学的大门……当然,还有司徒雷登校长呢,还有夏仁德教授呢,还有冰心先生呢,还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呢…一老师们对他的影响,自然不仅仅局限于学业,更有思想与精神上的熏陶。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件事情:侯先生被日寇判刑后暂居天津,因意外情况面临再次被捕的危险,正当他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洪业先生带话过来:不能走!就是被判处死刑,燕大人也会知道“侯仁之是为什么而死的”!——洪先生自己就是一个榜样:在日寇的监狱里,他不仅自己恪守气节,还教诲身边的学生要坚持民族大义,不畏威胁利诱。正是在这些贤师的引领与鞭策下,侯仁之才逐渐走向成熟,在以后漫长的岁月当中,经得起名利的诱惑,抗得住命运的拨弄,耐得过长久的寂寞,以坚韧的精神求学治教,不仅成为学术泰斗,还是后辈学子敬崇的楷模。在这一代代杰出的学者身上,我们不难看到,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治学之道和气节操守是如何薪火相传、经久不息的。

④1932年,十九路军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侯仁之回忆道:那天,我实在闷得很,一个人去城里,从学校一直走到前门。我是想买一本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生》,我非常喜欢这个杂志。我一个人走,心里太烦闷了。当时没希望啊,抗日也不允许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买了这本杂志回去了。它对我影响太大了!里面有一篇文章,不长,但写得特别好,满腔热情地勉励青年“不要空谈救国”,要“到民间去”,“要把自己的脊梁竖起来,真正去唤醒民众。”那作者的署名是顾颉刚。顾颉刚是燕京大学的著名历史学家,一位爱国学者。由于他那篇文章的影响,使侯仁之改变了学医的志向,再加上他弟弟侯硕之说“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侯仁之毅然决定报考燕京大学,投至硕颉刚门下,改攻历史了。

⑤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候仁之在学术上的成果是辉煌的, 1950年,他发表了《“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率先对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他担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并兼任刚刚成立的地质地理系主任。自此,“历史地理学”便正式出现在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申。

⑥侯仁之曾说:“我这么多年搞的这门学问,乃是‘又古又今,之学,既要研究历史上的古籍文献,又要结合现代地理学的知识实地加以考察,是需要‘读书’和’行路’的……”“行路”自然要“跑”,侯仁之“跑”得上瘾。比如,从1961年到1 964年,他每年暑假都要到西北考察,探索沙漠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他已经年逾八旬,仍持续不断地去沙漠地区、去各地城市,这对他来说,也是极大的乐趣。

⑦时间进入21世纪,侯仁之已是九旬之人了,他说:“我虽不能‘奋蹄’,但还可以慢慢地‘走’路,庶几可多干点活。”他干的“活”可不少:他的历史地理学“四论”,对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他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一至二集以及《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的出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结果;他在城市历史地理及沙漠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探索,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他因促使中国参加世界遗产公约组织,而被誉为“中国‘申遗’第一人”。

⑧他为自己作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总结:少年飘零,青年动荡,中年跌宕,老而弥坚。“平生最爱夕阳晚,坐听涛声到黄昏。”可作为一个学者,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工作。侯仁之是不会“坐听涛声”的。近年来,由于目疾加腿疾,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但是,即使无法“奋蹄”,他却还要“慢慢地‘走路’”,要“多干些活”。

⑨如今,这位长期坚持跑步的老人,已驾鹤西去。人们在他的遗像前驻足致敬。妻子张玮瑛送的挽联挂在墙壁上:不思量自难忘忆在昔七十载燕固执手期颐齐眉曾共晚睛,穷碧落下黄泉别而今百余岁人生爱侣蓬山此去难再步芳。

——(摘自《中华读书报》2013年10月30日第7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伞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侯仁之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最了他在历史地理学领域的影响力。

B.文中提到了对侯老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顾颉刚和洪业。如果说顾颉刚是促使侯仁之选择燕大的关键人物的话,洪业则是影响他从历史走向地理的关键人物。

C.侯仁之是一个以跑步的方式度过人生的人。他多次到西北考察,探索沙漠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直到他年逾八旬,仍持续不断地去沙漠地区、去各地城市去考察。

D.侯仁之一生少年飘零,青年动荡,中年跌宕,老而弥坚。文中“平生最爱夕阳晚,坐听涛声到黄昏”这句话正是侯仁之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E.侯硕之说“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于是侯仁之改变了学医的志向,投至顾颉刚门下,改攻历史。

(2)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侯仁之取得辉煌成果的原因。(6分)

(3)本文第四段写了侯仁之对往事的回忆,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4)文中说“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12.(1)B项得3分,C项得2分,A项得1分,答D、E两项不给分。(A项中“全方位多角度”不准确;D项中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不正确文中有“侯仁之是不会‘坐听涛声’的”;E项中“于是他改变了学医的志向”不准确,“由于他那篇文章的影响,使侯仁之改变了学医的志向”是强调顾颉刚的影响。)

(2)①老师们从学业以及思想精神上对他的影响和熏陶,(仅答出“经得起名利的诱惑,抗得住命运的拨弄,耐得过长久的寂寞,以坚韧的精神求学治教”得1分,这是老师们影响的表现,不是概括的内容;)②研究历史上的古籍文献,联系结合现代地理学的知识,不断研究历史地理学理论;③不辞辛劳地考察,比如从1961年到1964年,他每年暑假都要到西北考察。(每点2分)

(3)①照应前文,有力地证明了“在每个人生的转折点,似乎都有一位老师的身影在等着他”“老师们对他的影响,自然不仅仅局限于学业,更有思想与精神上的熏陶”这些观点。②这一段详细地写了侯仁之在苦闷彷徨中有学医到改攻历史的思想抉择过程,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典型性;③丰富了传主形象,突出了侯仁之在国家危难之际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要拯救国家唤醒民众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每点2分)

(4)①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减轻人们身体的病痛;学历史,可以看清社会的弊病,进而古为今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改变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利于社会长久地发展。(2分)②侯仁之放弃医学,投至顾颉刚门下,改攻历史,在历史地理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他的努力下历史地理学正式成为中国大学课程;他在城市历史地理及沙漠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探索,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他因促使中国参加世界遗产公约组织,而被誉为“中国‘申遗’第一人”。(联系文本举出两个改攻历史后例子即可得3分) ③联系鲁迅、孙中山等名人,言之有理即可。(3分)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鬼脸钱 张建生阅读附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

2023年党建经费申请报告(大全9篇) 商品学心得体会及感悟(专业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