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小编:

19鱼我所欲也

5分钟训练(预习类练习,可用于课前)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⑴一箪( )食,一豆羹( )

⑵故不为苟得也( )

⑶蹴( )尔而与之

⑷乞人不屑也 ( )[

⑸故患有所不辟( )也

答案:⑴dān ɡēnɡ ⑵ɡǒu ⑶cù ⑷xiè ⑸bì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故不为苟得也

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⑶蹴尔而与之

⑷此之谓失其本心

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本文理解,根据上下句的意思,准确地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答案:⑴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⑵假如,假使。⑶用脚踢。⑷天性,天良。

3.《鱼我所欲也》选自 ,本文着重谈论当生命与大义不可兼得时应 的中心论点。你所知道的出自《孟子》的成语有 、 等。

答案:《孟子•告子上》 舍生取义 明察秋毫 缘木求鱼

课中10分钟(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以下名言不属于孟子说的一项是( )

A. 此一时,彼一时也。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D.。吾日三省吾身。

解析:解答本题时课内我们学过的名言容易辨认,经积累可知D.项“吾日三省吾身”为《论语》中曾参的名言。而A 和C均为孟子名言,还应多加积累。

答案:D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 。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 。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 。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 。

解析:通假字是文言文中的重点之一。一般来说,通假字的字音、字义都是按其所通的本字来读、来解,它所通之字一般是固定的,本课的通假字较多,还应多加积累。

答案:①“辟”通“避”,躲避。 ②“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③“乡”通“向”,从前。 ④“辩”通“辨”,辨别。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所欲有甚于生者( )

②[

万钟于我何加焉( )

解析:本题是对一词多义的考查,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会不尽相同,这要结合各自的语言环境来把握其含义和用法的。

答案:①并且 却,可是 ②比 对于

4.本文运用________的手法,论述“义”的价值高于生命,当求“生”与守“义”发生矛盾时,人应当“ ”。

解析:本题的第二个空简单易填,可知孟子的观点是“舍生取义”,而为了引发这一观点,作者首先用了形象的比喻的论证方法,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得出在生和义无法两全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结论。

答案:比喻 舍生取义

5.“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分别指( )

A.前者指“义”,后者指“不义”。 B.前者指“死”后者指“生”。

C.前者指“苟得”,后者指“不辟”。 D.前者指“贤者”,后者指“不贤者”。

解析:解答本题,先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结合上下文可知,作者认为“义”高于生命,因此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是“不义”。

答案:A

6. 默写

⑴.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⑵. ,万钟于我何加焉!

答案:⑴.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⑵.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答案:①祸患、灾难 ②假如、假使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解析:解答本题要落实每句的关键词语,①题中关键词语是“欲”和“得兼”,②题中关键词语则是“是心”和“丧”,应结合课文突破其义,攻克了重点词语,再联系全文,做到字字落实,疏通全句。

答案:①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二者不能同时得到,(我)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文中最能体现孟子“人之初,性本善”学说思想的句子是: ,

, 。

解析:孟子主张人性善,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保有自己的“本心”。对照原文,表达了此义的应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答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对文中的观点,一向有不同的意见,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当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时,要分清主次,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应当从小就树立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只要从人生的取舍、选择、意义、价值等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略。

5.《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这句话对应前面的哪一句?请举一例证明孟子所言的“骨气”。(课内外均可)

答案:富贵不能淫。 示例:文天祥,拒绝元人的高官厚禄,宁死不降。(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帝国注意的救济粮。

分类导航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许允妇临事不惊阅读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