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抗日狗》(附答案)
阅读《抗日狗》,然后回答文后问题。(8分)
抗日狗 顾坚
一九四零年,十八岁的我奶奶下嫁到爷爷这个村子时,陪嫁中有一件活物,便是那只叫做“阿黄”的两岁半公狗。
这以前,阿黄是在船上度过了整个漂泊的童年,而现在它可以由着性子在田野里奔跑,在芦丛和蒿草间追逐猎物,在阳光下的晒草上与母狗们打情骂俏。它幸福无比,它找到了天堂。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那年冬天,尖利的枪声划破了乡野的宁静。南边来了鬼子兵,在运河圩堤上筑起了高高的炮楼。村子里断了笑声,狗们也噤若寒蝉——这些东洋来的强盗个个都是饕餮之徒,酷爱吃鸡,更爱吃狗。
阿黄在这时便显得不同凡响。它一如往常地在河野田畴之间将自己张扬成一面猎猎的黄旗,一支御风疾行的箭矢。它为全村的人和狗们把风放哨,啸声激越,来去如电,如同一位艺高胆大的侠士。
于是日本人对阿黄恨之入骨,发誓夺其命,食其肉,寝其皮。他们与狗较上了劲儿。阿黄终于腚上中了子弹。鬼子把它吊在树丫上,用匕首哗哗剥了皮。
剥了皮的阿黄吊在树上一动不动,鲜血渗透了它脚下的土地。鬼子松开绳索,把阿黄掼到地上准备开膛。民间有谚,“狗生土命,触地而活”,说的是狗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就在鬼子动刀的那一刹那,阿黄突然从地上一跃而起,血淋淋的肉身窜过敌人的裤裆,如一团暗红色的火,奋力往北面家中奔去。
其时奶奶正在灶间烧火,突然看见一个血糊糊的东西“咚”地撞进门来,跌在灶房的柴薪上。奶奶花容失色,泪飞如雨。阿黄喉咙呜咽,似在诉说,像在告别,眼里噙满了泪水。
鬼子循着血迹寻来了。屋场上站满了乡亲,无言,可眼里藏着刀,蓄着火。那个汉奸翻译对大家说:快交狗吧,不然太君生气了烧了你们的房子。身怀六甲的奶奶心如刀割,几欲跌倒。
这时,阿黄颤巍巍地出现在门口。它努力支撑着血淋淋的身体,对着青天喑哑地吼了一声。声音不大,却让人心颤栗,天日无光!然后它突然腾奔而起,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冲进了屋边的芦荡,挣扎着奋力向芦丛深处游去。
鬼子无望地朝湖里放了几枪。这些两条腿的畜生终究没有弄得过一条狗,垂头丧气,悻悻而去。
深夜,爷爷划着小船把阿黄捞了上来:四肢蹬直,眼还睁着。爷爷把它埋在村后一个叫做“踏倭湾”的垛田上。小小的墓,不高,可看上去怎么也像一座山。
14、根据提示,概括出阿黄被捉后拼死抗争的过程。(2分)
腚上中弹,被吊剥皮; , ;
, ;突然腾奔,冲进芦荡
15、文章的第二、三段运用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2分)
16、请说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小小墓,不高,可看上去怎么也像一座山”的理解。(2分)
17、请分析阿黄的象征意义。(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4、一跃而起,奋力回家;努力支撑,对天猛吼15、①对比。鬼子没来,乡村幸福宁静,宛如天堂;鬼子来了,枪声炮楼,村子没了笑声。通过对比,强烈揭露出鬼子的残暴与罪恶。
②拟人。阿黄与母狗们打情骂俏,狗们噤若寒蝉,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地揭示出鬼子来临前后乡村生活的变化。
16、狗的身躯很小,墓地自然不高,但狗的生命力极为顽强,精神高大,所以很小的坟墓在人们的心目中便像山一样高大。
17、阿黄象征威武不屈的中国人民。①鬼子来了,阿黄不同凡响,一如往常,如同艺胆大的侠士,象征着外敌入侵时的英雄人物。②阿黄压不垮,打不倒,永不屈服,誓死抗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多灾多难却顽强生存的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