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与耻辱》阅读附答案

小编: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荣誉与耻辱

(一)作为全世界最高文学成就奖,诺贝尔文学奖一直是无数作家的梦想。难得有人获此殊荣,也难得有人对获奖者不表示钦佩。可有一个事实几乎让人无法相信,那就是绝大多数获奖者在摘取桂冠后,都走起了下坡路,再也没有力作问世。在80年代十位获奖者中,除一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外,其余的九位都已锐气不再当年,别说那些问鼎之作,就是稍微像样些的东西都拿不出来了,有的甚至已经偃旗息鼓,墨笔停了。难怪有人把诺贝尔文学奖看作创作的“死吻”,看做作家的“终身成就奖”。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曾经驰骋文坛的高手们变得如此疲疲沓沓?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大师们变得如此令人失望?

也许是因为他们被盛名所累,生怕写出的东西不如从前,不想写也不敢写;也许因为他们成了名人、四处抛头露面,无暇写也无心写;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所得的荣誉和财富足以悠闲度日,犯不着再去操弄笔墨,也许是因为……

不妨暂时把疑问和猜想都放在一边,先看看另一个事实……

(二)加拿大工学院是加拿大的一所著名大学,在国际上也有相当的威望可在他们校史上曾出现过一次几乎使该校名誉扫地的事情。加拿大政府将一座大桥的设计交给毕业于该校的一名工程师,但由于设计失误,桥梁交付不久就倒塌了,政府方因此蒙受了重大损失。为了记取这个惨痛的教训,加拿大工学院买下了断桥钢材,加工成了戒指,并定名为“耻辱戒指”。从此以后,每届毕业生领取文凭时都要领取一枚这样的戒指。

这不是笑话,不是传说。多少年来。该校的毕业生都是戴着那枚“耻辱戒指”走上社会的。为了洗刷母校的耻辱,为了重塑母校的形象,他们兢兢业业,奋发图强,许多人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尽管那段令人难堪的往事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尽管自己的母校已经重新赢得了声誉,可他们依然像从前一样,把那枚“耻辱戒指”牢牢地戴在自己左手无名指上。

很钦佩加拿大工学院当初的那些决策者,同样钦佩这所大学的历届毕业生。他们没有试图遮盖耻辱,掩饰耻辱,却有意把耻辱打成戒指,系在手上,记在心上。

(三)不管什么样的荣誉,不管什么样的耻辱,都会成为过去,都不能证明将来。照理说,耻辱比荣誉更应该记住,可人们常常把锦旗和它们弄颠倒了。荣誉总是被小心地保存着,而耻辱常常被掷在一边,甚至被人为地抹去。

一个人确实有理由为自己的成功而激动,而兴奋,而陶醉。确实有理由为自己获得的荣誉感到骄傲,把勋章挂在墙上,把奖杯高高举起,好让自己也好让别人看到,面对如潮的掌声,几乎所有的获奖者都激动地说,自己将把成功当作起点,把荣誉当作鞭策,都说自己将在成功的道路上继续攀登。

不能说这是骗人的谎话,也不能说这是故作姿态。在热泪盈眶的那一刻,我相信他们所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但领奖台上的诺言有多少化作力量,又有多少随风而去了呢?

其实荣誉不一定成为鞭策,嘉奖也不一定化作动力,失败不一定让人气馁,耻辱也不一定永远让人抬不起头来。当有些人醉倒在鲜花丛中的时候,也有些人勇敢地从失败的耻辱中走了出来。荣誉和耻辱都是双刃剑,可以让人趴下去,也可以让人站起来,就看你如何面对。

1.给划线字注音。

 气馁( ) 偃旗息鼓( )

2.试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二)部分各从什么方面来论证作者的主要观点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二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第一部分中“绝大多数获奖者在摘取桂冠后,都走起了下坡路,再也没有力作问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部分中“从此以后,每届毕业生领取文凭时都要领取一枚这样的戒指”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荣誉和耻辱都是双刃剑,可以让人趴下去,也可以让人站起来”,你赞同作者的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或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něi yǎn

2.要正确面对荣誉和耻辱。(意对即可)

3.第一部分是从反面论证(或:从获得成功的荣誉却最终趴下去来论证),第二部分是从正面论证(或:遭到失败的耻辱却最终站起来来论证)。作用:使论证更充分、有力。

4.举例论证。列举确凿、有代表性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正确面对耻辱的问题,进而有力的证明了中心论点。(意对即可)

5.①过分看重名利外物,反没了创作的激情。

 ②为的是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化耻辱为动力。(意对即可)

6.“略”。(不设统一答案)

分类导航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我们需要信仰》阅读附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