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阅读答案

小编: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魏文侯①使乐羊伐中山②,克之,以封其子击③。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

 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②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③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④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⑴.又何间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召任座而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⑵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小题3: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小题4: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领悟出怎样的道理?(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参与 ⑵击鼓(进军) ⑶ 攻克 ⑷通返,返回

小题2: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可以凭借这一点作战。⑵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怎么能说是仁德君主?

小题3:①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政治上取信于民;③在战斗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把握战机,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答出两点即满分)

小题4:魏文侯“怒”是因为任座的直言进谏,由此可见,国君往往不愿听逆耳之言;文侯“悦”在于翟璜讲究了一点说话的技巧,由此可见,要取得好的进言效果,必须讲究言辞的技巧。(意思对即得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鼓”这里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此处注意关键词“属”“封”的理解。

小题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这里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进行总结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阅读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

2023年隐蔽斗争教育心得体会(大全8篇) 部队自我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