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22分)(甲)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读(22分)
(甲)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yìn yìn,小心谨慎的样子)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dùn);以为且噬(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亲近而不庄重),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小题1】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4分)
(1)寻向所志 ( ) (2) 得其船,便扶向路。( )
(3)蔽林间窥之( ) (4) 乃去 ( )
【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跟“虎见之”用法相同的是。(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然往来视之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何陋之有【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小题4】根据上下文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桃源人为什么“叹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 )(2分)A.因为他们要求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大家都过上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B.因为他们喜欢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C.因为他们希望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D.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小题6】结合全文看,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如何理解渔人做了标志却“不复得路”这个情节?( )(2分) A.说明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并不对立的社会形态。但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B.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并没有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不是广大人民的愿望。C.说明尽管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但并不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D.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小题8】根据乙语段,写出两个成语:(2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9】读了乙语段,说说你有何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小题1】(1)记号、标记 (2)沿着 顺着 (3)看 偷看 (4)离开
【小题2】B
【小题3】(1)(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的晋朝了。(2)老虎见了,与自己比是庞然大物,以为是神,便隐藏在树林中偷看它。
【小题4】为桃花源外现实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而叹惋。
【小题5】D
【小题6】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这个社会理想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小孩。
【小题7】D
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美好。(说出其中一条就可满分)
【小题8】庞然大物 黔驴技穷
【小题9】表面看似强大,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做人要有真才实学。(答案不求一致)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志:名词记号、标记的意思,不能与“处处志之”中的“志”(动词。做标志)相混;(2)扶:沿着、顺着得瑟意思,不能与“出郭相扶将”中的“扶”(搀扶)相混;(3)窥:看、偷看的意思,不能与“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中的“窥”(探看)相混;(4)去:离开的意思,不能与“去死肌,杀三虫”中的“去”(去掉、除去)相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试题分析:“虎见之”中的“之”是代词,指驴。A:“之”指示代词,“这”的意思;
B:“之”代词,指“驴”;C:“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D:“之”作助
词,无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所以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考查文言文的虚词,一般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平时我们要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熟知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不离句,理解文言虚词也是这样,把它放到句子里翻译翻译就感知出来了,这样才不至于死记硬背。做本题的思路是:首先要理解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分析几个备选项中的“之”的意思和用法,最后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翻译(1)句时,要注意的重点词语:“今”→现在;“世”→朝代;“乃”→竟然;“无论”→“无”与“论”是两个词,与现代汉语中连词“无论”不同,可理解为“更不用说”的意思。翻译(2)句时,要注意句中的两个“之”都是代词,指驴;“以为神”是“以(之)为神”的省略,“之”指代“驴”,可翻译为:把(驴子)当做神奇的东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4】试题分析:桃源人皆叹惋,反衬了世人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对战乱的厌恶,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理想的追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这道题要联系东晋末年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和桃源人进入桃花源后不复外出的原因来分析。
【小题5】试题分析:“不足为外人道”暗示了桃花源中的人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句中“足”是值得的意思,“不足”就是不值得的意思,这就说明桃花源中的人不希望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四个备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这一点,所以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目可以抓住句中关键字词和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即可。
【小题6】试题分析: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赋税徭役繁重。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 没有压迫 人人安居乐业 和睦相处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的黑暗现实的不满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旨,在通读文章了解大意的基础之上,还要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这样对写着写作本文的主旨才能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比如本文,作者的目的并不是向我们读者描绘一个理想境界,联系背景,才明白作者是在表达对社会的不满的。
【小题7】试题分析:渔人从桃花源出来后,“处处志之”,已伏重来之意,所以回到郡城,立即禀告太守,但重来的结果却是“不复得路”,这一结局给桃花源抹上了神秘的色彩,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A、B、C三项说法都不对,只能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文章的情节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去分析、理解。
【小题8】试题分析: 从“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概括出成语“庞然大物”;“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概括出成语“黔驴技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中的成语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中出现的成语,主要是平时对成语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文章的内容来概括文中的成语。
【小题9】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如: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的畏惧心理,从而驾驭并征服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的内容谈寓意即可。(只要符合寓言内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