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案:《面 壁 敦 煌》(含答案)

小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面 壁 敦 煌

卢贤生

当年大千由上海迁往苏州网园师时,同住园内的叶恭绰对大千的帮助与影响很大,大千在40年代西出嘉峪,寝食莫高窟,探寻人物画的渊源,其中就有叶恭绰的启发。叶恭绰:广东番禺人,清末当过铁路总局局长。北洋政府时,当过交通总长、邮政总局长,后任广东军政府财政部长,是我国著名书画家和收藏家。新中国成立后,当过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叶对大千说:“人物画一脉,自吴道子、李公麟后已成绝响,仇实父失之软媚、陈老莲失之诡谲,有清三百年,更无一人焉。”并力劝他放弃花卉山水,专攻人物,振此颓风。所以大千也说,他之所以“西去流沙,寝食于莫高、榆林二石室者近三年。临抚魏、隋、唐、宋壁画三百帧。皆先生启之也。”之后,在国民党政府检察院任职的马文彦,也曾多次向大千介绍敦煌石窟壁画,大千自己又查阅了一批资料,遂决定去探寻中国绘画的艺术渊源,以发扬光大。

1941年3月,大千第一次踏上赴敦煌的征途。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莫高窟,在莫高窟附近的一个破庙里住下后,便带领帮工和随行的士兵清理积沙,修路开道,开始对石窟进行记录和编号。经过五个月的艰苦工作,他们总共为309个洞窟编了号。由于生活用品准备不足,人少力薄,以及画布和颜料等画具临摹效果不佳,大千一行不得不于年底返回兰州,筹集人马,补充物品,作长期打算。1942年3月,大千率子张心智以及差厨等一行9人,从西宁包租—辆卡车,第二次来到敦煌。

临摹敦煌壁画工作是十分艰巨的,为了加快进度和保证质量,大千在朋友担保下,获得青海主管特准,亲往塔尔寺以每月50块大洋雇到此前认识的5位喇嘛画师。他们专为大千磨制颜料、缝制画布、烧制木炭条。为使临画色彩亮丽无比而历久不变,并能使所临壁画恢复如初,大千所使用的颜料多为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这些珍贵的颜料来自于西藏,每斤价格在40至50两银子之间,而且每种都在100斤以上。颜料经精工细磨后才能使用。大千所用画布大到数丈,喇嘛画师拼接缝制画布更是拿手绝活,往往是天衣无缝,不露痕迹。画布需抹上胶水,填平布孔,再打磨7次,方能下笔。

洞窟内光线暗淡,有时他们借着日光,用—块镜子反射入窟内进行临摹。但多数时间是一手秉烛或提灯,一手握笔,有时手持电筒反复观看多次,才能画上一笔。洞窟里空气滞闷,呆上半天,人就觉得头昏脑胀。深而大的石窟更是阴冷潮湿。夏天要穿棉衣,冬天则滴水成冰,无法工作。在高大的洞窟里临摹,还必须搭梯而上。碰到藻井或离地面很近的壁画,只能仰面或侧身而卧,上下反复,时卧时起,不久就使人汗流浃背。 即使这样,面对历经千年的敦煌壁画,他也曾风趣地说:“有不少女体菩萨,虽然明知是壁画,但仍然可以使你抨然心动。”

1943年5月,大千别了莫高窟,伴随着驼铃声,向榆林窟进发。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南约200华里处,它与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水峡口小千佛洞都是独立的石窟群。由于它们的壁画和雕塑的时代特点与艺术风格很相近,同属一个体系,所以统称为“敦煌石窟艺术”。大千曾数次前往榆林窟观摩、考察。虽然榆林窟的壁画在数量上远不能与莫高窟相比,但其艺术水平则完全可与莫高窟媲美。如第17窟的盛唐壁画,其技艺之高,保存完好如新,为莫高窟所未有。还有一幅西夏《水月观音像》,大千更是反复欣赏,赞叹不已。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工作,大千一行在榆林窟共临摹壁画10余幅。包括西夏的《水月观音》、唐代的《吉祥天女》、《大势至菩萨》以及《供养人》等。其中一幅《卢舍那佛》成为大千榆林窟之行的得意之作,从而为大千的敦煌之行画上了句号。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叶恭绰曾对张大千说吴道子、李公麟之后,中国人物画坛就再无大家出现,仇实父不够软媚,陈老莲不够诡谲,并以此勉励他担当重振人物画坛的重任。

B.本文叙写了张大千三探敦煌的过程,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大师鲜为人知的经历,给人启示。特别是他善纳人言,为了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克服重重困难的精神更值得人们敬仰。

C.1941年3月,张大千第一次踏上赴敦煌的征程,经过五个月的艰苦工作,他们为309个洞窟编了号,由于生活用品不足,被迫于年底返回兰州。

D.“有不少女体菩萨,虽然明知是壁画,但仍然可以使你怦然心动。”从张大千的这句感言中可见敦煌壁画行神兼备,光彩照人,实为罕见的艺术精品。

E.榆林窟与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水峡口下洞子石窟统称为“敦煌石窟艺术”,因为它们相邻,且壁画和雕塑的时代特点与艺术风格非常相近,并同属一个体系。

(2)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为了加快进度和保证质量,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请概括作答。(6分)

(3)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这艰苦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4)成功是需要条件的,而张大千能为自己的敦煌之行画上圆满的句号,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予以探究。(8分)

(1)B给3分,D给2分,C给1分,AE不给分

A项,“仇实父不够软媚,陈老莲不够诡谲”错误,原文的意思是仇实父作品的缺点是软媚,陈老莲作品的缺陷是诡谲; C 项 “生活用品不足”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E项 “因为它们相邻”于文无凭

(2)利用人脉关系,亲往塔尔寺高薪聘请5位喇嘛画师,让他们精工研磨颜料,缝制巨幅画布,烧制优质木炭条(3分)。出重金大量购买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资颜料(3分)

(3)自然光线暗淡,人工采光困难;空气窒闷,呆上半天,就觉得头昏脑涨;极度阴冷潮湿,让人无法工作;由于壁画位置,工作受限。(三个要点每个2分,共6分)

(4)张大千能为自己的敦煌之行画上句号,其中的原因有:包括叶恭绰、马文彦在内的朋友们的鼓励和帮助;为了艺术在经济上投入巨大;对艺术挚爱而又能吃苦耐劳;投入时间长,考察范围广,临摹效果好。(8分,4个要点,每个2分。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分类导航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阅读答案:唐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含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