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关于著作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杂言——关于著作的
作者遭人毁骂,我们常能置之不理,说人家误解了我们或根本不了解我们;作品有人赞美,我们无不欣然引为知音。但是赞美很可能跟毁骂一样的盲目,而且往往对作家的心理更坏,因为赞美是无形中的贿赂,没有白受的道理,我们要保持这不该受的赞美,要常博得这些人的虽不中肯而颇中听的赞美,便不知不觉中迁就迎合,逐渐损失了思想和创作的主动权。有自尊心的人应当对不虞之誉跟求全之毁同样不屑理会--不过人的虚荣心总胜于他的骄傲。
在斯宾诺沙(Spinoza)的哲学里“心”跟“物”是分得清清楚楚的;他给“物”的定义是:有面积体积而绝无思想。许多言之有物的伟大读物都证明了这个定义的正确。
任何大作家的作品,绝不能每一部都好,总有些优劣不齐。这当然是句老生常谈,但好像一切老生常谈无人把它挂在心上。我们为某一部作品写得好因而爱好他的作品,这是人之常情。不过爱上了作者以后,我们每每对它起了偏袒,推爱于他的全部作品,一古脑儿都认为是《圣经》宝典,催眠得自己丧失了辨别力,甚至不许旁人有选择权。对莎士比亚的bardolarty就是个例。这可以算"专家"的职业病,仿佛画师的肚子痛和女佣的膝盖肿胀;专门研究某一家作品或某一时期作品的人,常有这种不分皂白的溺爱。专家有从一而终的贞节,死心塌地的忠实,更有卑士麦所谓,崇拜和倾倒的肌肉特别发达,但是他们说不上文艺鉴赏,正像沙龙的女主人爱好的是艺术家,不是艺术,或影剧迷看中了明星,并非对剧艺真有兴趣。
“文如其人”这句话靠不住。许多人做起文来——尤其是政论或硬性的学术文学——一定要装点些文艺辞藻,扭捏出文艺姿态,说不尽的搔首弄姿。他们以为这样才算是“文”。“文如其女人”似乎更确切些;只希望女人千万别像这种文章。
(钱钟书《观察》周刊第四卷第二期 一九四八年三月六日)
1.文中“他的骄傲”“伟大读物”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2.作者用“画师的肚子痛与女佣的膝盖肿胀”比喻了文艺批评中怎样的一种具体现象?
答:
3.作者为什么对“不虞之誉”疾恶如仇?用不超过15字回答。
答:
4.下面对本文内容和写作方法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既批评了“不虞之誉”,也批评了“求全之毁”,论述全面、周详、深刻。
B.莎士比亚的bardolatry并不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C.全文重点在一、三段;二、四段可看作“辅助性文字”,或补充证明某一观点,或作延伸,连带批评了相关的某种现象。段间隔行形式与题目内容保持了一致。
D.无论是作家作品,还是文艺批评,都要讲究良好文风,“文如其女人”、“搔首弄姿”,最不可取。
E.作者提倡:作家要写真实,不媚俗;批评家要讲客观,不溢美。
参考答案:
1.①“他的骄傲”:作者对于自己作品的自信(或:实事求是的认识、评估)。 ②“伟大读物”:作者有思想、有个性的创作;批评家客观、言之有物的评价文章。
2.批评家对自己所喜爱作家的作品的溢美、“溺爱”。说明:考查理解,分析综合,依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画师的肚子痛”,据云:由于长途跋涉四处采风、全神贯注站立作画,生活无规律,画家多有胃病(姑为一说)。对此未必考证,依据文意推断,可指“'专家'的职业病”,“职业病”所指清晰。意思对即可。
3.使作者丧失了思想和创作的主动权(或:个性和创造性)。
4.A、E 说明:A项着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倾向性的理解,要统观全篇。题目为“杂言”,但“杂”中有重点;第一段与有“有自尊心的人应当对不虞之誉跟求全之毁同样不屑理会”的话,但作为主体的第一、三段着重批语的依然是“不虞之誉”,和人们所熟知的“求全之毁”的弊病比较,只是为了证明与后者一样有害。“全面”“周详”,也是对钱钟书先生的“不虞之誉”,钱先生自然也不屑理会。B项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C项考查对表现形式的鉴赏评价。题目为“杂言”,以段间隔行的形式相呼应,以示其“杂”,“隔行”,又表示段意轻重不一,倾向显豁——反对批评家的无端溢美(一、三段)。D项分析来自第四段,应涵盖作家与批评家。E项的“作家要写真实,不媚俗”,文本中无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