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城之叹与“水动脉”之伤阅读答案

小编:

《淹城之叹与“水动脉”之伤》阅读答案

(1)如今的城市,似乎十分脆弱,一有风吹草动,不是“感冒”便是“发烧”。人们对去年北京、大连、武汉、深圳、重庆、杭州等地轮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仍然记忆犹新,眼见着又到夏季,暴雨滂沱中,一些城市又现“海景”:道路被淹,汽车熄火,马路上搭起“桌子桥”,高校学生居然在校园里“捞鱼”,大呼“又看海了”。

(2)每当暴雨淹城,人们往往抱怨地下人工排水系统不畅,却很少关注另一个现象,那就是近年来城市天然水系受到严重破坏。资料显示:全国城市90%的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侵占,每年有上千条城乡河道被人为填埋,从人们的身边永远地“流”走了。

(3)河流是城市的“水动脉”,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指出,城区的降雨量一般要比农村高10%左右,暴雨天气多10%—15%,正因如此,城市水系承担着更重的蓄积雨水、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提高水蒸发量等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决不是目前城市中广泛采用的管道排水或防洪工程能取代的。然而随着“水动脉”的被填埋,随着城市不透水的地表面积不断增加,不少城市下雨时一片汪洋,马路转眼成“河道”;天晴时变身沙地,尘土漫天席卷,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过去那种“小桥、流水、人家”,“荷塘、蛙鸣、垂钓”的温馨画面,曾让城里人尽享生活之美、文明之乐的河流风光,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视线。

(4)有的城市把消除污染和处理垃圾,作为城市河道填埋的理由。确实,工业进程的加快和垃圾的随便倾倒,“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已成为某些城镇河流污染的形象写照。一填了之,看似既遮了污染之羞,又增加了城市土地面积,实际却隐患长留,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域的“内伤”。从科学上看,健康的城市水系恰恰是降解净化城市污水的天然场所,只要妥善规划、科学实施,城市水系完全可以大大增强对污水的天然降解能力,改造成清污化垢的“城市之肾”。

(5)人离不开水,一个城市同样离不开水的润泽。古人有论:“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正因如此,城市的选址必建在有水之处:“凡立国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些经验的总结,把建城与河流的关系论述得再明白不过。水死了,城市的生命也就濒于枯竭。不善待河流,不营造一个人工与自然和谐相成的水系,城市终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6)当人们一味责怪气候日益极端、地球生态紊乱时,有没有认真反思一下人类自身?失去了河流,城市也会失去健康,人们到哪儿去寻“绿色之都”的美景,到哪儿去找“生态之城”的幸福?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把河流请回来,让清流涌动的水系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城市人文与生态的迷人亮色。

(2012.7.10人民日报)

21、第一段写”城市看海”的作用是什么? (3分)

———————————————————————————————————————

22、第(2)段划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

23、第(3)段中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分)

———————————————————————————————————————

24、作者对”有的城市把消除污染和处理垃圾作为城市河道填埋的理由”持怎样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4分)

———————————————————————————————————————

———————————————————————————————————————

25、第(2)段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4分)

———————————————————————————————————————

(21)体现城市防洪能力弱,引起人们的思考,也为后文分析淹城的原因等内容做铺垫。

(22)内容上是由暴雨淹城说到城市水系遭到破坏,结构上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3)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城市水系所承担的功能多而且繁重。

(24)持反对看法.理由是:从科学上看,健康的城市水系恰恰是降解净化城市污水的天然场所,只要妥善规划、科学实施、城市水系完全可以大大增强对污水的天然降解能力,成为清污化垢的“城市之肾”。

(25)不能。“资料显示”说明作者的说法是有根据的,如果删去,就缺少了说话的根据;“不同程度”说明河道所受到的污染和侵占不同。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分类导航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压力 季羡林》阅读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