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的修辞方法赏析
. 比喻
1. 《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喻像烟火一样的脸色。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借梨花喻雪。
3. 《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
4. 《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借“金”喻月光;“静影沉璧”借“璧”喻水中的月影。
二. 借代
(一)全体代部分
1.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借“武陵人”代武陵某一个人。
2. 《曹刿论战》:“肉食者”借“肉食者”代大官。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借“故人”代孟浩然。
(二)部分代整体
1.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借“鸡黍”代饭菜。
2. 《岳阳楼记》:“锦鳞游泳”借“鳞”代鱼。
3. 《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借“三虫”代各种寄生虫。
(三)借相关的特征来代替
1. 《陋室铭》:“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借“白丁”代普通百姓。
2. 《出师表》:“臣本布衣”借“布衣”代老百姓。
3.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借“庙堂”代朝廷,借“江湖”代被贬往的地
方。
4.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借“黄发”代老人,“垂髫”代小孩。
5. 《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借“丝竹”代管弦乐器。
(四)以官名、地名来代替
1.《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借“益州”代蜀汉。“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
良死节之臣”借“侍中”代郭攸之,借“尚书”代陈震,借“长史”代张裔,借“参军”代蒋琬。
三.互文
指上下文文意互相交叉,互为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遇到互文时,翻译要特别留意。
1. 《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并非只能东市买骏马,不
能买长鞭……而是在东西南北市买骏马长鞭等。
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成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口
3.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是不以物、己喜,不以己、物悲。
4. 《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应理解成在东西南北各处叫嚣隳突。
四. 顶针
标志是下一句的第一个词与上一句的最后一个词相同。
1. 《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2. 《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五. 排比
1. 《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
羊。”
2. 《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六. 对偶
1. 《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七. 夸张
1.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 《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