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的程序 阅读答案

小编:

精进的程序

朱光潜

①练习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笔愈稳妥。自己能看出自己的毛病才算有进步。严格地说,自己要说的话是否从心所欲地说出,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有毛病,也只有自己知道最清楚,所以文章请旁人修改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丁敬礼向曹子建说: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杜工部也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约文章要做得好,必须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肯严厉地批评自己,虽微疵小失,不肯轻易放过,须把它修到无疵可指,才能安心。不过这番话对于未脱疵境的作者恐未免是高调。据我的观察,写作训练欠缺者通常有两种毛病:第一是对于命意用字造句布局没有经验,规模法度不清楚,自己的毛病自己不能看出,明明是不通不妥,自己却以为通妥;其次是容易受虚荣心和兴奋热烈时的幻觉支配,对自己不能作客观的冷静批评,仿佛以为在写的时候既很兴高采烈,那作品就一定是杰作,足以自豪。只有良师益友,才可以医治这两种毛病。所以初学作文的人最好能虚心接受旁人的批评,多请比自己高明的人修改。如果修改的人肯仔细指出毛病,说出应修改的理由,那就可以产生更大的益处。作文如写字,养成纯正的手法不易,丢开恶劣的手法更难。孤陋寡闻的人往往辛苦半生,没有摸上正路,到发现自己所走的路不对时,已悔之太晚,想把先入为主的恶习丢开,比走回头路还更难更冤枉。良师益友可以及早指点迷途,引上最平正的路,免得浪费精力。

②自己须经过一番揣摩,同时又须有师友指导,一个作者才可以逐渐由疵境达到稳境。稳境是不易达到的境界,却也是平庸的境界。我认识许多前一辈子的人,幼年经过科举的训练,后来借文字混差事,对于诗文字画,件件都会,件件都很平稳,可是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却到老没有进步。他们的毛病在成立了一种定型,便老守着那种定型,不求变化。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变,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要想免去这些毛病,必须由稳境重新尝试另一风格。如果太熟,无妨学生硬;如果太平易,无妨学艰深;如果太偏于阴柔,无妨学阳刚。在这样变化已成风格时,我们很可能地回到另一种疵境,再由这种疵境进到稳境,如此辗转下去,境界才能逐渐扩大,技巧才能逐渐成熟,所谓醇境大半都须经过这种精钢百炼的功夫才能达到。比如写字,入手习帖的人易于达到稳境,可是不易达到很高的境界。稳之后改习唐碑可以更稳,再陆续揣摩六朝碑版和汉隶秦篆以至于金文甲骨文,如果天资人力都没有欠缺,就必定有大成的一日。

③这一切都是匠的范围以内的事,西文所谓手艺(craftsmanship)。要达到只有大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化境,那就还要在人品学问各方面另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我已经说过,这是不能谈而且也无用谈的。本文只为初学说法,所以陈义不高,只劝人从基本功夫下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下去。

(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练习写作如同临摹碑帖,进益的程序也可以分疵、稳、醇、化四境。

B.初学写作的人要写好文章,必须要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

C.初学写作的人只要经过精钢百炼的辗转反复就能达到所谓的醇境和化境。

D.初学写作的人要脚踏实地从模仿和修改练起,在疵、稳、醇境中辗转锤炼,循序渐进。

7.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属于文中所强调的精进的程序的一项是()

A.高三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作文的立意、用词及布局模式,并让学生多模仿高考优秀作文及名家写作范例进行写作训练。

B.作文训练中,同学们针对自己的作文作客观冷静的评价,反复斟酌并加以修改。

C.国学大师季羡林言有物,行有格,以幽默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牛棚中的不幸遭遇,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D.鲁东大学聘请张炜、曹文轩、陈忠实等文坛名家给中文系学生做写作指导,学生们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的丁敬礼和杜工部所说的话,不大适合作文未脱离疵境的作者。

B.一个作者只要经过自己的一番揣摩和师友的指导,就可以从疵境达到稳境。

C.练习写字时,练习不同的字帖碑帖以至稳定,再继续揣摩就必定有大成的一日。

D.醇境仍属于匠的范畴,人品学问是化境需要下的功夫,与初学者无关。

参考答案

6.D.(可以结合文章的首尾揣摩文章的主旨)

7.C.(结合最后一段,季羡林在写作和人品上都达到了很高境界,属于文中所说的化境。另外三项都是在举例说明初学者在疵、稳、醇三境中如何精进。)

8.A(B项,将只有才换成了只要就。C项,丢掉了天资人力两个条件。D与初学者无关无中生有。)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库尔勒的秋天 阅读答案

下一篇:走进丽江阅读理解答案 走进丽江阅读及答案

实验心得体会100字左右(三篇) 装修工程合同印花税税率(十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