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资料──《景阳冈》教学随感

小编:

每次备课中,面对辛辛苦苦搜集来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我一向的做法是──拿来主义。不管是从教育杂志上觅到的,还是从网上搜索得到的,我统统拿来为我所用,为课堂增添了不少光彩。长期以来,我对此举颇为得意。

但这次,我差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小学青年教师》杂志上找到了与课文《景阳冈》相关的资料。资料讲述了施耐庵写武松打虎的过程,苦苦思索不得,突见门口一位大汉正在与狗搏斗。他细致观察后,就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武松打虎的一系列动作。这份资料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体会作家写作与生活密不可分。我读后感觉挺好,便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给学生听。我讲着:“大狗一扑、一掀、一剪,大汉三次都躲闪而过。大汉举棒就打,结果打在树上,棒子折成两段。大狗把两只前爪搭在大汉面前,大汉就势按住大狗的脑门,使尽平生气力只顾乱打……”这时,有一学生不等我讲完,就插嘴问话:“老师,《景阳冈》是施耐庵观察大汉打狗后写的吗?”其他学生也七嘴八舌地问道:“老虎的动作与狗的动作一模一样吗?”“施耐庵这不是在欺骗读者吗?”“您不是总说要真实地描写生活吗?”学生穷追不舍的问话一下子把我把我问懵了:怎么我在看故事时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怎么就没发现这故事有不妥之处呢?还好,我比较机智,稍做思考后,我就为这个故事续接了个结尾:“施耐庵仔细观察后,又亲自去拜访当时打虎英雄,到深山老林里仔细观察老虎的一举一动。后来,一挥而就,就写出了武松打虎这一部分。”

事后,我想:我找的这份资料能为我的教学更好的服务吗?我看到资料时,为什么不能像我的天真好问的学生那样,多问自己几次呢?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自己的教学,都能为自己教学服务。我们在备课中,多方面搜集资料是有好处的,但不加思索、不经整理的资料,完全照原样搬给学生,就如囫囵吞枣那样,对学生,对教学有什么好处呢?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景阳冈》教学实录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镇纪检监察工作总结(汇总16篇) 最新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申请书(通用8篇) 管理学企业案例分析报告(实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