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后记

小编:

今天上《童年的发现》,思路如下:谈话引出课题,围绕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文,通过阅读、思考、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为什么能够发现。

实际教学中,一切进行得很顺利,学生提出了预设中的问题:“发现了什么?怎么发现的?”在总结阶段,教师抛出没有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能够发现?”也显得顺理成章。预设的几个难点句子:“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学生也都提到了,通过老师的点拨和资料补充,学生也都大致理解了。

然而现在静下心来反思,就在这顺风顺水之中,似乎出现了一处致命的硬伤,那就是在解决“怎么发现的?”这个问题的时候,经过小组讨论,许多学生都举起了手,我找了一个学生来回答问题,他的大体回答是这样的:“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我们就去问老师……”没等学生说完,我就迫不及待了的打断了学生的发言:“梦中飞行,让我产生了什么疑问?”──“问了老师之后,我又产生了什么疑问?”──“产生疑问之后,我又是怎么做的?”──“后来证实我的想法是对的吗?”……也就是说,我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完整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一切仍然是强迫学生跟着我的步伐在亦步亦趋,学生的讨论结果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体现,结果是学生围绕着我的思路进行了二次思考。

回想以前的教学,好像这样的情景不是一次出现,由于害怕学生表述不清,或者害怕学生不能比较准确地按照我预设中的答案来进行表述,我常常斩断了学生的思路,固执地要求学生按照我圈定的路子来思考、讨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填空”。这就难怪学生经常在讨论时显得为难,因为他们习惯了跟从老师的步伐,也难怪学生表达的时候显出诸多障碍,因为他们锻炼的机会常常被老师夺走了。

由此,我想,作为“自主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的载体──小组讨论,我应该还它以真实的面貌,还给它足够的时空,不能挂羊头卖狗肉。

在本课教学中,再次出现了以往出现过的问题,就是在提出不懂的问题的时候,有的学生提出了许多无足轻重的简单问题,如“我为什么那么痴迷?”“我为什么要抓起小鱼?”“我为什么要笑了?”面对这些问题,虽然其他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实际上提出问题的学生自己也清楚,但他们似乎是在响应我说的“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的号召,拼命的提出问题来表示自己的“疑”。那么该怎么处理这种现象,批评的话,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指出来,这种问题又没完没了,占用课堂宝贵的时间。这里向各位同行请教了。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扬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童年的发现》教学片断及反思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军校面试技巧 报考军校面试自我介绍(优秀5篇) 进校团委的心得(专业19篇)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小学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汇总(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