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谈

小编: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短小精悍,寓意深刻。一个设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非常巧妙地告诉我们第12小节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三句话,话中有话,含义深刻,那么怎样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突破教学的难点呢?

一、初读,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教学伊始,我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三句话,用“○”画出重点词语。学生读后,画出直、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接着我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白杨树的特点:

直;适应性强;不怕困难。

二、细读,体会白杨树的精神

在学生初步感知白杨树的特点后,我让学生再细细体味三句话中的每个字每个词,设计一些练习,让他们体会白杨树的顽强和奉献精神。

1、比一比,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⑴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⑵ 白杨树很直。

2、把句子补充完整,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你读出了白杨什么精神

⑴ ( )需要白杨,白杨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⑵ 当风沙狂吼着袭来时,白杨( )。

当雨雪冰冷地落下时,白杨( )。

当干旱煎熬着大地时,白杨( )。

⑶ 你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学生在这样的细读练习后,深深地体会到白杨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喻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巧读,借下文体会白杨的表白

1、在体会到白杨树的高尚品质后,我巧妙引读13小节,过渡到14、15小节,默读后让学生说说,从这几个小节,你们读出了什么?

⑴ 爸爸在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

⑵ 孩子们暂时还不懂爸爸所表白的。

2、接着,让学生填空后自己在14小节中找问题。孩子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不知道( ),孩子们只知道爸爸这次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再念中学,不知道( ),孩子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不知道( )。

填空后总结成两个问题:

⑴ 孩子们不知道新疆那么荒凉,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

⑵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他们去新疆读书?

3、然后让同学再读第12小节,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从这里找答案。学生读后,找出答案:爸爸就象白杨一样,戈壁需要他,他就来到戈壁,不怕困难,顽强不屈地建设戈壁:爸爸决心扎根戈壁,希望孩子们也象他一样,所以把孩子们也带来。

四、诵读,引起学生共鸣

语文教学,教师要善于借文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起情感共鸣,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啊、三句话,既写了物的品质又赞了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最后我就借诵读启发学生:同学们,这短短的三句话,更包含着爸爸──一个边疆建设者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精神。还包含着他对他的孩子,包括我们的无限希望。让我们把它背下来,把自己的回答化为最深情的语言吧!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运用语言信息 开展口语交际──《白杨》教学实录及评析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中石油述职报告 中石油总会计师领导述职报告(精选5篇) 喷漆员工个人工作体会与心得(热门23篇) 党员一对一谈心谈话记录年(精选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