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杂谈

小编: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参加市课改展示活动的体会〗

我执教的是《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一课时,我把本节课的立足点放在朴实,踏实。因为是第一课时,我把教学目的定为让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了。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几点:

1、先把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总体的定位,在毁灭的前提下再谈曾经的辉煌,在悲痛的同时追忆曾经的爱。

2、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想象,追忆辉煌。在读与想象中让学生感悟到圆明园的大、美,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豪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圆明园毁得令人心碎。

3、创设强烈的对比,引发心灵的震撼。运用图片、音乐、教师情感、语言的强烈对比,把学生从“美得心醉”的情感高峰拉到“痛得心碎”的现实中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4、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抓住语文的根。把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渗透在教学中;利用谈感受、引导想象、创造性阅读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通过对文中的好词佳句的理解、感悟,拓展词语训练等帮助学生学会积累、运用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充分体现语文的味道。

我想力求做到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心灵被震撼,心中有话想说,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想说的欲望、了解的欲望离开课堂;我想做到让听课的一线老师有这么一种感觉:这种课回去我也能上,课改原来不是耍花样,不是必须要多媒体才可以上,朴实的课堂也是课改。

〖改进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有效的提问,比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鉴于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在设计语文课堂提问时,教师理应在考虑提问如何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考虑提问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从是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反思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精心设计旨在发展学生思维的提问。

最后,提问要有明确的思维指向。应避免过于宽泛。如果提问过于宽泛,思维指向不明,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如:“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一类问题看上去非常开放,似乎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但是实际上,由于问题的过于宽泛,反而降低了问题的针对性,降低了问题的思维发展价值,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样是引导学生探讨文章的写作方法,可以用更明确的、更恰当的、更能体现课文自身特点的提问方式来呈现。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课后思考题:“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较之“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思维指向更明确,学生经历的思考更深入,更有助于对课文特点的把握。

〖徜徉语文·创设形象意境,体悟文本意蕴〗

长期以来,为什么语文教学中会出现学生厌学、费时而效率低下的现象呢?很多教师都将责任推倒了学生的身上,对此我们作为教师能否做一个换位思考,不要把所有原因都推到学生的身上。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容易得到的书,莫过于课本了。但读课本的感觉比较复杂,像一种奇怪的果子,刚开始品尝时有一点甜,你可以结识一些新鲜的故事,但这种喜悦很快就会消失。你要学生字,要听写,要背诵,加之无穷无尽的考试和考试之后的惨痛记忆……涌上舌尖的就是不尽的酸楚和苦涩了。

语文课本常常不是使我们的孩子更爱文字,而是怕它了。

教学本身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应将两者放到同一环境下,平等地审视和对待。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构建者。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体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于是“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现了阳光普照般的母爱。在意境中,情是被物化了的情,景是被情化了的景,真可谓是“景中情”、“情中景”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些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对某些地区的学生较为陌生,学生很难进入文本的意境。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意境呢?我们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实物、模型、语言、挂图、录像等手段能创设出形象的意境,使学生自主获得感性经验,让文本生动起来,让文本所表现的画面流动起来,让各种形象彰显出灵性来。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圆明园的辉煌壮观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再借助课件和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介绍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从而让学生进入“以我观物,物皆著入我之色彩”的境界,深刻地体悟文本的意蕴。

〖语文课开课方法初探·以情导入〗

导入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能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情景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能自觉、轻松、愉快的去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感受。怎样开课呢?

教学时,注重以情感感人,用情意盎然的导语导入新课,能感染学生,也会产生学习动机。如教《圆明园的毁灭》时,可以这样导入:中华,这是个多么神圣的字眼;我们伟大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有以勤劳勇敢著称的各族人民,可是,一百多年前,我们祖国却遭受着巨大的灾难……这样,以情激情,激起了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满腔热情,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

当然,语文课的开课方式还有很多,有时候多种方式可以综合运用,同时渗透在一节课的导入中,可以创造出一个多彩的艺术景观,充分提高教学效率。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尝试网上自主探究,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以自主性、差异性、开放性和体验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学习相互割裂的局面,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它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受教育者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在操作中,如何发挥网络环境的作用呢?笔者以为首先要尽情发挥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帮助学生“怎样做”,拓延学生的感觉器官、效应器官;其次要布置一些让学生在互联网上下载资料的作业,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设计一些启迪思维,培养儿童动手能力的作业,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下载有关课外知识的作业。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我向学生推荐了二个网站:

布置了探究性作业:

1、教材中提到的“武陵春色”,“蓬莱瑶台”、“安澜园”是什么样子的?在网上将有关图片下载,并结合课文内容去理解“流连期间,仿佛置身在幻想境界里!”这句话的意思。

2、为什么人们称“圆明园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请在网上搜索下载有关圆明园的“奇珍异宝”的图片。

3、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是采用怎样野蛮的手段把圆明园化为灰烬的?

这样实践性作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从学生课后反馈的作业来看,不少同学们搜索的资料十分丰富,十分有趣,也很有说服力,学生的探究精神可见一斑。

〖网络,让我们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灵动飞扬〗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服务,是我们所面临的课题。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点滴思考和实践,谈谈语文课堂网络资源的利用,对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及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帮助,使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因学生精彩而精彩。

在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教学,不仅可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更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的网络世界采摘知识的硕果。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己确定学习范围、学习内容、学习进度等,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研究动机。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网上提供数个信息量充足专题性学习网站,课堂上,初读课文后教师将课前搜索的网站打开,简单提示学习要求,学生们就可以自主点击网页去学习。学生有的利用圆明园的鸟瞰图理解词语“众星拱月”,有的阅读雨果的名人名言,从不同角度了解对圆明园的评价,有的随着悠扬的旋律进行课文诵读,有的上网电影观看《火烧圆明园》片断,有的在BBS区抒发对侵略者的痛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得津津有味,整个课堂灵动飞扬。

〖课堂教学中延伸阅读触角·课中引入〗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创造性教学的平台,研究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课文中留有空白,可以让我们见缝插针,适时、适量地补充课外阅读内容,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阅读思维,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时,主要有三种方式:

曾聆听过特级教师窦桂梅讲《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她将大量课外阅读内容引进课堂,增大课堂教学容量的做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窦老师在课前,给学生每人发了一份资料:法国作家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课中,讲到圆明园昔日美景时,窦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了其中三处风景名胜后,说:“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一读”。于是学生纷纷找出其中的语段读起来:“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

而在学完课文第五段,讲到英法联军掠夺并烧毁圆明园的内容后,窦老师再次引出雨果的文章:“作为法国人的作家雨果,是怎样看待自己国家的行为呢?”学生默读雨果的文章,找出文中的句子概括。“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雨果是伟大的作家,其作品思想深刻,语言细腻而精粹,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对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野蛮、丑恶行经有了具体了解,自然地激发阅读情感,而且培养了语感,增加了语言训练量。

对比我们通常的做法,更能体会到这种设计的巧妙和实效。在学习侵略者毁灭园林一段时,几乎所有的老师都选择了放映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影象,然后,让学生谈观后感受。而学生大多是说到自己气愤、痛恨等一类抽象感觉,再说不出别的更具体的描述或更深刻的理解。窦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正好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用经典的文字替代影象,用具体的描述充实学生表达的贫乏,用外国人自己揭露自己的方式来说明毁灭圆明园,是世界文化的重大损失,是对世界人民犯下的罪恶。学生的人文情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都得到提升,这样的设计可谓一箭多雕。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没有运用雨果的资料,因为我觉得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不够,但我引用了李大钊写的诗:“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配上圆明园被烧后的残垣断壁,作为课堂补充,效果也不错。

〖在平等对话中见教学智慧〗

在名师课堂上,有令我们感动的教学细节,这些细节或在创设情境时的一句话,或在教学关键点的一种表情,或是在教学联接点上的一个动作,都是具有很强的外显性和可观察性,成为特定情境中的有效教学手段,具有了重要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充满精彩细节的教学现场。于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语文课堂,大的框架要粗线条,小的细节要细线描画。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细节只有放在流动的课堂整体中才能彰显其价值,而不是游离于整体而孤立地进行的“细节”设计。在于老师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细节,不是“作秀”,也不是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那必将流于浮华,而是立足于教学整体的把握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创设,师生对话中蕴涵深厚的人文关怀,具有推动、激活、联接和延续教学过程的作用,呈现出语文教学的智慧化。笔者就以于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浅谈自己对课堂师生平等对话细节的感悟。

1、平等对话,有利于建立师生“鱼水亲和” 的友善关系:

上课前,于老师利用与学生初次见面这一特殊情境,与学生进行对话。“你叫于永正。”“你是一位全国特级教师。”“你很幽默,很平易近人。”……从姓名谈到身份,从性别谈到年龄,从个性谈到特征;学生可以直呼老师的姓名,可以评价老师的体貌,可以袒露自己的观感(“你是一位中年男性”、“老年男性”),可以与老师约法三章(“一言为定”)。看似闲聊,实是切切实实的言语交际训练。可谓亲切自然,不露痕迹。而这样的现场缘于老师的平易近人。

于老师在与学生交谈时,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而且用商量的语气;看不到年龄的沟壑,没有师生的痕迹,也没有身份的阻隔。给听课者的感受是:于老师还是儿童,是“长大的儿童”。正因为如此,学生与于老师对话时无拘无束、轻松愉快,把于老师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在这样的愉悦氛围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建立了“心理安全”屏障,为理解文本、深层对话具备了“先决条件”(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

2、平等对话,有利于生发和谐幽默的教学“磁场”: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幽默诙谐能够创造出轻松活泼的教学“磁场”,它是促进师生对话的催化剂。于老师上课时的几处幽默的话语和动作,使课堂里不时春风飘荡,欢笑洋溢,消除了学生内心的拘束和紧张,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阅读过程师与生都乐于、善于“对话”。

开始,学生说于老师“你跑过许多省市”。于老师觉得学生用“跑”这个词不够准确,应该用“到”,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他就作出奔跑的动作。他的这一动作既形象生动,又幽默风趣,是一种委婉的纠正错误的方式。更为可贵的是,他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肯定学生的意见出发,还是赞成学生的这个说法。可见,于老师能够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是师生平等的具体表现。

接着学生说:“原来于老师也是戴眼镜的。”于老师说:“戴眼镜好,后面的同学看不见──在下面做小动作看不见。”课堂教学的组织是必要的,由“戴眼镜”引发的不经意的调侃,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巧妙提醒,在这细节处彰显了于老师的教学智慧。如果直接向学生提出要集中注意力的要求,则是一种指责与命令,师生之间就变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有悖于新课程所倡导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最后,于老师接着学生的话“你虽然是老年男性,听了你的课,觉得你是青年男性”,说自己“再上两次课就成幼儿园的了”,巧用“归谬”的艺术,确实令人发笑。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于老师跟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还看到他心态的年轻。

总之,于老师在平等、民主、信任和包容的对话过程中,显示了名师的教学智慧和艺术。

〖以互联网为中心构建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通过互联网提供丰富的、可选择性的阅读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规定了背诵诗文的篇数,这表明我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专家分析认为:以往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不强,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加大阅读量,使学生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听说读写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提供阅读的内容和阅读指导也还是不够的,必须营造出一种氛围、一种环境,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天地里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认为它将为广大学生和其他语文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由驰聘、遨游的广阔天地。

由于学生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对阅读材料,特别是课外阅读材料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或者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很少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其实,从语文阅读的角度看,存在有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内容和形式相近的文章,如果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话,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一定会提高。

互联网以超文本链接的形式呈现阅读材料,同一主题或同一形式下可以有多种选择,阅读者可以根据兴趣和目的自由选择链接的方向和分支,可以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阅读的需要。

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以“圆明园”为关键词,通过网上查询,找到关于圆明园的各种文章,然后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和需要,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再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就会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过去的屈辱和今天的现状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具体的了解,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学会看病》教学有感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最新重阳节联欢会主持词通用 最新政协机关个人工作总结(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