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中的插曲教学设计 大战中的插曲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编:YJ叶

在激励的百团大战中,将士们都在英勇杀敌,冲锋陷阵,但是也难保会发生点小插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战中的插曲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厘清全文的线索、情节,了解聂荣臻将军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感受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文章表达方式。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本文运用的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感受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聂荣臻将军的任务形象特点。

难点:感受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战场是残酷的,有枪林弹雨,朝不虑夕。但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大战中的插曲》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是作战的主力之一。1940年8月20日晚,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一声令下,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经车站,8月21日黎明,矿区的日军全部被消灭。在这次战斗中,井经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夫妇去世,留下了一对女儿,被八路军从硝烟中救了出来。

三、作者介绍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出生于重庆江津吴滩镇。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聂荣臻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四、题目解说

“大战”指历史上著名的“百团大战”,“插曲”的意思是“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段”,在文中指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综述,引出故事。

第二部分(第2-5段):聂荣臻在战火中照料日本孤女。

第三部分(第6-10段):聂荣臻派人送回日本孤女。

第四部分(第11-14段):孤女谢恩。

第五部分(第15段):“插曲”成佳话。

六、全文分析

1、从7、8两段中可以看出聂荣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八路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聂荣臻是一个具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至仁至义的品质以及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的人。八路军怀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是一支不畏强敌的仁义之师、正义之师。

2、本文的标题为“大战中的插曲”,作者是如何叙述这一“插曲”的?

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故事背景,点题并引出“插曲”。再用倒叙的方式,叙述大战中聂荣臻拯救两个日本女孩并将她们送回日方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军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文章以小见大,通过叙述大战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写出中国军人在处理战争中各种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体现出中国军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个故事也成为中日友谊的象征。文章用质朴、自然、亲切的语言回忆过去,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流露出作者理性又真诚的感情。

3、聂荣臻在送回日本女孩的时候,为什么要写一封没有加封的信给日本军官?

聂荣臻写这封信是为了交代事件的原委并表明自己的立场。聂荣臻送回两个日本女孩是为了让她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到她们的亲人身边,这么做是出于对孩子的照顾,为孩子的安全和将来考虑。信件不加封是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下层人员有到,以此了解我军的思想和精神,聂荣臻的信义正词严、不卑不亢,展现了其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体现了其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体现了我们的军队是一支不畏强敌的仁义之师、正义之师。战火中的信件体现了我们八路军对战争的认识和态度,日本士兵和日本人民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应给予同情;对于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为了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和平,我们要抗战到底。

4、读完这篇文章,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聂荣臻?

井陉之战中,聂荣臻拯救了两个日本女孩,认为“孩子是无罪的”,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通过照料孤女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细心慈爱、和善亲切;从给日本官兵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深明大义、胸怀宽广、富有正义;在送回孤女之后,“每逢想起这件事,还常常为她们担心”,体现出他的善良仁慈。聂荣臻具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具有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是一位慈善仁义、和蔼可亲、宽厚细心的将军。

七、中心思想

聂荣臻用回忆的方式,以朴实无华的笔触记述了百团大战中件“曲折有趣”又“很有意义”的事情,即聂将军关心和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回日方的故事。这一事件既彰显了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也包含了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

八、写作特点

(1)行文结构严谨。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构思精巧。开头综述,引出“插曲”,接着叙述聂荣臻拯救日本孤女并送回她们的故事,之后叙述孤女谢恩,最后以总结“插曲”的影响和意义来结束全文。

(2)语言质朴。

这是一篇回忆录,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故事,语言质朴,真诚感人。

九、补充资料

回忆录

在西方,很早就出现了回忆录这种文体。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克塞诺封写了一本书,比较完整而忠实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的言论和经历,书名就叫《回忆录》。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以回忆录题名的一本书了。在我国,撰写回忆录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儒家经典《论语》,就是一部带有回忆录性质的著作。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可以看作是一篇回忆录文章。古人撰写的一些吊唁文章和墓志铭,也带有回忆录的性质。到了近代和现代,回忆录这种文体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人民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人民将永远纪念他们。因此,同这些伟人共事过的、接触过的人,就撰写回忆录来表示自己的崇敬心情,同时也为后人贡献宝贵的文献资料。它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全面研究断代史、学术成果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

一般分为:

①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 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

②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

十、总结全文

198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报道,在中日两国引起强烈反响。经多方努力,人们终于在日本宫崎县都城市找到了两个小姑娘中的姐姐——美穗子。当年,她和妹妹被送到日军兵营后,妹妹因病在石门铁路医院身亡。1980年,美穗子携全家来中国,向聂帅和帮助过她的中国人民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聂帅救孤的佳话由此传遍了全世界。

上面就是大战中的插曲教学设计了,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

【大战中的插曲教学设计 大战中的插曲教学设计一等奖】相关推荐文章:

天窗教学设计一等奖2021 天窗教学设计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一等奖

孔乙己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2021 孔乙己教学设计

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逢入京使教学设计一等奖

竹里馆教学设计 竹里馆教学设计一等奖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沁园春长沙教案2021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教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