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生活是多么广阔》教学反思

小编:

以情促读 以读解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写的一首诗。我们在深深感叹他创作艰辛的同时,有没有想到:这个味指的是什么,该如何去解这个味?

这个味当然是语文味。语文味是作者存于心中而表现于语言中的一种特殊情味。曹雪芹在这首诗中,就表现出一种对生活对人生无限感慨的浓浓情味。它在内是一种人生经历和情感经历,在外是一种情绪、一种情境、一种情怀。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这篇文章中,就从多方面揭示了语文味的内涵。读《水浒传》,想象梁山泊美景,犹如身临其境,感到其语言津津有味;读《千家诗》,即沉醉于生活的美好意境中,又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情趣;跟老师读《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如何引导学生去解这个语文味?最重要的是感染学生,并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生命世界,贴紧作者的心灵,伴随着作者的情绪变化,去不断地生发及深化情感。在本课教学中,我尝试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解读作品的语文味,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情绪的感染。

本篇课文激情饱满,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情怀。我想,要让学生感知这种情怀,仅仅让他们从无声的文字中去感受是不够的,更需要老师把这种激情演绎出来,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通过激昂的神情,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去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进入文本的情境中,老师先被感染,然后再用激情去感染学生。 在本课教学中,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认真阅读课文,查阅背景资料,细致品味揣摩,最后才走上讲台。学生看我乐观豪迈的样子,在加上听我激情的范读,就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感染。同时,也他们通过我,也进入了课堂的情境。 不仅如此,在同学们朗读的过程中,我还跟读诗句,进一步渲染激情,感染学生。如在课文最后一句:“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我在跟读中,着力把语调抬高,又戛然停止。一切尽在不言中,就在这抑扬顿挫中,同学们被感染,并很快地进入了诗的情境中去。

二、情境的感悟。

教学中,我采用了几种方法把学生置于诗的情境中,去感悟诗的思想情感。 一是朗读中重音与延长音的把握。如指导学生把首句“广阔”一词读的重,要把声音延长。从而使学生浮想联翩,自然,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进入到诗的情境中去。在教读的过程中,我对第二段句首“去”字,同样要求读出延长音,并指出读时要由轻到重,由慢到快。“ ——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这时,学生不仅进入了情境,而且还还体会出了那满怀希望与憧憬之情。二是对体态语的运用。如对第二段的朗读中,我让同学们边读边模拟诗句中人物的行为动作。课堂上,配合着诗句朗读,同学们在表演歌唱、演戏等动作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诗的情境中,感悟到那未来的幸福快乐生活。三是在教学中留置空白,唤起同学们的想象。在学生合读最后一节戛然而止后,我不再说话,同学们也不再说话,任凭其思绪飞,去进入那到广阔的诗歌情境中去。

三、情怀的领悟。

如果说情境的感悟是读者进入诗的层面,那么情怀的领悟就是进入诗人的心灵的层面。这也是读诗的最高层面。这时,就要求读者的心要紧贴作者的心,随作者脉搏的跳动,去领悟作者的情怀。

在这个层面上,我做了两个教学设计。

一是在矛盾的现象中,去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

这首诗写于1941 年,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诗人不可能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那情景完全是诗人的想象。那么,该怎样理解诗人的心呢?

二是把自己当做诗人,去体验诗人的情怀。

为战胜困境,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如果你是一名八路军小战士,在欢送会后,你要边诵读着诗,边奔向远方。这时,你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激情?

课堂上,同学们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领悟到了诗人那种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有情有味。其实,它是在从一个方面告诉了我们语文的情与味紧密相连的关系。语文的味也是情感,是存现于作品中的更为细腻的情感。这在告诉我们。我们解读语文味,只有用激情去感染学生,只有把学生引进诗的情境中,只有把学生引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把握住诗的情感,进而才能品咂出更为细腻的语文味。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怀念母亲》教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