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文《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的】

1、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片断的含义,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2、了解文章的思路,把握的线索。了解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听准答对问题的能力,抓住要点,灵活完整地复述比较复杂事情的能力。

【教学设想】

对刚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阅读本课文难点多。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标题是《记念刘和珍君》,可又不同于一般的记念文章的写法,为什么要这样?文章的内容很丰富,对烈士的哀悼和尊敬,对敌人的痛斥和揭露,对斗争的教训和意义之总结等等是怎么凝聚起来表达一个中心的?

从表达方式上看,作为记叙文,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用得比一般的少,常和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这是为什么?

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语段该怎么准确理解?

上述种种,涉及深层阅读问题,或者说,涉及阅读教学中的精读问题,学习这篇课文,应该是培养学生精读课文能力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作必要的点拨、提示,为他们理解课文搭桥,以优化他们的思维流程,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不要轻易奉送结论。

此外,怎么寻找一个既触及学生阅读中的疑问又能直达教学目标的切入点,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机制?

凡此种种,都是设计课时计划的依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导读课上布置的30个词的音形义。

2、重点学习第一、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时布置的30个词的音形义

用投影幻灯打出30个字词(如导读课上布置的那样),或用字词卡片(用毛笔字写,让后排学生能看清),由同学来回答,当堂订正。

二、让学生根据注解和预习提示来口述课文的时代背景

教师可提问:鲁迅先生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

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1、1926年3月18日青年学生的请愿活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3月18日上午10时,在北京天安门召开国民大会,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党委书记李大钊担任主席,他在会上说:“让我们用‘五四’精神,五州热血,用我们过去一切斗争经验,不分界限的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

2、3月18日下午鲁迅正在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知道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群众的消息后,无比愤慨,他在《无花的蔷微》的后六节中,把“投枪”和“匕首”指向敌人──反动军阀,他说:“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他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随后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记念刘和珍君》是4月1日写的。

三、板书:《记念刘和珍君》,用投影幻灯打出刘和珍照片,旁注1904~1926

刘和珍牺牲时年仅22岁。鲁迅没写刘和珍的生平经历,这是为什么?这涉及鲁迅的写作意图,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基础上,再看“预习提示”来讨论回答。“为了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牢记这次惨案,作者写了此文”。以此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可见,作者写此文绝不是只记念刘和珍一个人,而是为了赞颂象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等爱国青年,揭露敌人,激励人们继续前进。因此,《记念刘和珍君》不是一般的记念文章,也不详写刘和珍的生平。

四、在默读的基础上,由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读时要求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怎么贯穿其间的

五、分析理解第一、二部分

1、结合学生提出的疑难点,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⑴ 第1、2节中三次写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三处行文不完全一样,联系每次出现时的上下文,说说作者究竟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⑵ 作者这样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然而又写“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对此,你怎么理解?必须结合课文回答。

⑶ “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是文章写刘和珍的第一件事,作者通过这件事想说明什么?

⑷ 不是一般记念文章,不为刘和珍立传,为什么全文开头要用史家笔法点明开追悼会的日子呢?在“那一天”前长长的定语又起什么作用呢?

⑸ 怎么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给学生以充分讨论的时间,教师总结如下:

⑴ 鲁迅所编之期刊如《莽原》等,都是战斗性很强的革命刊物,因而常遭反动当局的查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固此有人就不敢订或不愿订,因此“往往有始无终”,“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而刘和珍却“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这说明刘和珍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坚强意志,也说明刘和珍不仅是鲁迅的学生,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据当年接待刘和珍订阅《莽原》时的李霁野回忆,那时编辑《莽原》的“未名社”成立不久,仅一间小屋,书架上空空落落的,书不多,很担心会垮台。但刘和珍有一天来到“未名社”,说自己最爱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预定了全年的《莽原》,而且第一个买了鲁迅译的《出了象牙之塔》这一文艺论集,还问有没有其它的书。鲁迅知道后十分高兴。现在鲁迅满怀激情地回忆起这件事,写下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是出于对刘和珍的哀思和记念,因为她是渴求真理的好青年,又爱读自己的书,现在却被反动军阀杀害了。但只能“写一点东西”,而不能尽情揭露反动军阀的阴谋和罪行,不能尽情表达自己的哀思,这不能完全宣泄的悲与愤便凝成了“只能如此”四个字,曲折地表达了深切的悲哀和强烈的愤怒。

在这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两句“只能如此而已”大体一样,又不尽相同,这同中有异的文字传达了怎样的信息?

提示:两句“只能如此而已”共同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为生者而写的心愿。后一句少了“大抵”二字,多了一个破折号,这个破折号明确地表示作者不相信有“在天之灵”,这就进一步激发读者思考那“必要”之所在,从而为第二节的“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作了铺垫,也为第七部分中,写面对烈士的鲜血,“真的猛士”会怎样,“苟活者”会怎样埋下伏笔。

⑵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第二次出现在第二节第二段的开头。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是:“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见这里是针对“这样的世界”而言的,即写文章要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是对烈士最好的记念,也是作者为生者而写的最大心愿。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针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而言的,即针对“庸人”而言的,作者写文章是为了唤起庸人投入战斗。

⑶ 作者为什么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结合第一节的第三段回答这个问题。作者“无话可说”是因为“所住的并非人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四十多个爱国青年无辜被杀,而且只能写一点东西来表示哀思,使鲁迅感到愤懑之极,而“艰于呼吸视听”,在痛未定时,怎能长歌当哭?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作者愤怒。其结果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对“无话可说”的原因的小结。“出离愤怒”绝不是离开愤怒,而是“超过了愤怒的感情阶段”,“升华为理智的思考”。正因为这样,才能在艰于呼吸视听后“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说“菲薄的祭品”,那是自谦之词,也是面对烈士崇高的精神,自己这样的记念远远不足以表达哀思的心态的说明。

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鲁迅说: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事实上,在“三·一八”惨案后的八天中,鲁迅写了四篇文章抨击反动当局、哀悼烈士,是惨案发生两星期写的。

⑷ 文章用“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来描述“真的猛士”,并以此作为“猛士”和“庸人”的一个分野。为什么这样?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指出:“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这就是说,真的猛士必须面对黑暗的现实,必须为推翻这黑暗的现实而不怕流血牺牲;如果连正视现实的勇气都没有,面对白色恐怖,面对敌人的屠刀,轻则消极遁世,重则变节投降。由于面对黑暗的现实,会为人民的苦难而感到哀痛,并由哀痛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所以,“真的猛士”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庸人”之“庸”,在于他们对“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虽有过哀痛和不满,却不能“直面”和“正视”,因此,会随着时间的流驶而忘却,客观上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从对待现实的两种态度的对比中,作者高度赞扬“真的猛士”,激励人们敢于正视残酷的现实,为变革现实而战斗,不能象“庸人”那样易于忘却,“暂得偷生”。

⑸ 全文的开头点出开追悼会的日子,并在“那一天”前用3个长长的定语,是有深意的。文章写追悼会的日子是“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这就把抨击的锋芒指向“中华民国”。因为对爱国青年的大屠杀是在“中华民国十五年”发生的,这样的“中华民国”早已变成杀人机器了。而指明段祺瑞执政府就是掌握这杀人的机器来屠杀刘和珍、杨德群这样的爱国青年的罪魁祸首这一点的,正是“那一天”前的长定语。作者在文章开头点明追悼会的日子,蕴含着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人们对中华民国不能抱幻想,必须正视现实,起来斗争的意思。

理清这些要点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第1、2节的意思;交代写作的目的;哀悼烈士,揭露敌人,激励生者。

六、布置作业

重点预习第3、4、5三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分析第3、4、5三节。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的内容

1、导入新课:

问:第1、2节主要说明什么?

说明写作目的:纪念烈士,揭露敌人,激励生者。

下面阅读第3、4、5节,看作者是怎样记念、怎样揭露的。第一节里作者写到“毅然预订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那么,在第3节和第5节里作者又写了刘和珍的哪几件事?这些说明了刘和珍的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由学生默读后回答。

2、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结,形成如下的板书:

毅然:追求真理,坚定不移

反抗:坚持正义,敢于斗争

记念 微笑:和蔼亲切,坚毅乐观

黯然:深谋远虑,有责任感

欣然:为国为民,自觉参加

要说明几点:

⑴ 对于刘和珍在女师大学生运动中的表现,补充与否,补充多少,由教师根据实际来决定。如果涉及杨荫榆,应说明她的晚节还是好的(见杨绛女士的文章)。

⑵ 关于她的微笑。学生容易理解这表现了刘和珍的和蔼、亲切。还应补充:正是这一点团结了群众,坚持了斗争,许广平曾回忆说:“如果当时没有刘和珍融洽各人,笑咪咪的温和感动各人,我知自治会早就拆散了”。见《刘和珍生平》。此外,“微笑”第二次出现在“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这说明,在女师大学生斗争失利的时候,刘和珍“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里的“微笑”表现了刘和珍在斗争受挫时的乐观与坚毅,而不是一般的和蔼、亲切。

⑶ 关于“黯然”,书上注释为“忧伤的样子”,这是对的。应该作补充。“黯”,心神沮丧貌;黯然,颓伤、失色的意思。如果照搬词典注释,必将出现问题。刘和珍在“学校恢复旧观”、即女师大学生的斗争取得胜利后怎么会从坚毅乐观变得颓伤了呢?只是在“虑及母校前途”时,才“黯然至于泣下”,忧伤得掉下泪来。可见,解释词义必须结合语境,这是一个原则。

⑷ 关于欣然的理解。“欣然”是高兴、愉快的样子。我们从《刘和珍生平》中得知,3月18日她“抱病带领女师大学生走上街头,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集会、游行和请愿”,并且用英语写了遗嘱。由此可见,刘和珍参加游行和请愿有明确的目的。她既能直面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反动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又能无畏地参加拯救祖国人民于危难中的斗争,有为国为民捐躯的勇毅气概,并以参与这样的斗争为幸福和自豪,这就是“欣然”的深刻内涵。在这里,“欣然”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些文字要联系起来,互相参照。在这里,鲁迅用“欣然”驳斥了反动文人对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诬蔑。

⑸ 由于刘和珍是这样的好青年,所以作者说“我也早觉得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痛定之后,更感到“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因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而自己却“苟活到现在”,以谦恭的态度对烈士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3、找两个同学朗读第4节第一段,问学生:这一段的段意是什么?教师点拨,明确:听到噩耗后的心情。再问:紧扣课文回答什么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出来的。学生讨论,教师归结。

听到噩耗后的最初心情:“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这里用“居然”一词表听到噩耗后的惊诧,用“而”,“即”把这种种惊诧之情又推进了一步,下面用“但”字一转表示怀疑,用“颇”表示怀疑之深,因为这种残暴的屠杀“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

板书:

初闻噩耗,惊诧怀疑。

作者为什么怀疑呢?提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说明作者的怀疑不来自他对敌人的轻信和幻想,“向来”一词强调了这种认识的深刻和一贯。但他“不料”和“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说明现实的黑暗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想象,以“不惮”和“不料”写认识和事实、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了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凶残下劣比作者想象的更甚,因此鲁迅先生惊诧了,怀疑了。作者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也是这个意思。下面再用“况且”、“更何至于无端”等词把怀疑之情再推进一步。这样从正反两方面把怀疑的理由写得十分充分,句末的反问表示了极端愤慨的心情。

4、下面由学生朗读第2、3、4自然段,并回答,第2段的段意是什么?第3、4两段都是一句话单独成段,意在强调什么?

教师作点拨说明:

第2段以事实来否定怀疑。前两句指出事实,后一句用“况且”把意思推进一层,用“不但……简直”的句式指出不但是杀害,而且是虐杀,极写敌人的凶残,的确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3、4两段一句话一段,非常醒目,第3段强调敌人不但凶残,而且下劣,第4段强调反动文人不但阴险,而且无耻。

5、面对这样的事实,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由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样几点:把惨象与流言对举,概括了什么,突出了什么;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最后一句用了什么句式,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想法?

提示:“惨象”句和“流言”句形成了对仗辞格,概括了反动派的凶残和走狗文人的无耻,爱国青年横遭杀害的惨状;“已使”和“尤使”构成的递进关系,突出了流言更使作者愤慨。因为流言更有欺骗性,它为杀人者掩盖罪行,开脱罪责,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使杀人者逍遥法外,使革命者受到通辑,使受弹饮刃的爱国青年遭到诬陷。面对这样的“惨状”和“流言”,作者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出离愤怒”的别一种说法,由极端的愤慨升华为理智的思考,因而认识到“惨状”和“流言”是哀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对于“默无声息”的现状,鲁迅用选择句式指出两种前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看似客观,实则号召人们在沉默中爆发,求得中华民族真正的前途。鲁迅是在号召、在期待人们起来斗争,那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用投影幻灯打出鲁迅先生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中的一句话作为注释,以帮助学生理解:“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可见这最后一句,是鲁迅先生对人民奋起抗争的战斗的号召。

板书:

抒发悲愤之情,号召战斗。

这第4节由初闻噩耗的惊诧、怀疑写起,揭露敌人超出想象的凶残下劣,抒发了悲愤的感情,发出了战斗的号召。

6、下面学习第五部分。在学生默读后提出思考点,详写刘和珍等惨死的过程,意在说明什么?

提示:

意在歌颂三个女子临难不惧,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壮烈情怀。(在《刘和珍生平》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刘和珍中弹后,“对赶来救助的同学说:‘你们快走吧,不要管我了’)”可作补充说明,这也是对敌人超出想象的凶残下劣的揭露,因为,不仅有枪弹,还有棍棒的猛击。这是“谁也不能料到的‘罗网’”。罗网,即捕鸟的网,捕鱼的网,用在这里的意思是:段祺瑞执政府3月18日屠杀青年学生,犹如张网逮鸟、下网捕鱼一样,完全是有预谋的诱杀。据当时报纸披露,执政府于3月17日夜开会,进行部署,还预备了数十具棺材。段祺瑞还对卫队旅军官说:“你去告诉卫队旅官兵,(杀了人)我不但不惩罚他们,我还要赏他们呢!这一群土匪学生……”当然,这样说,也是对反动文人诬蔑青年学生是“暴徒”的无耻谎言的揭露。

追叙这一段惨案发生的经过,作者悲愤交加。接着用一组排比句表示了对烈士的无限痛惜之情。写刘和珍、杨德群之死、张静淑之伤用了内容相近、结构相似的句子,表达了深切的哀思,特别是写刘和珍的三个句子,突出了她的“始终微笑”,强调了“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流露了一种他脑海中永存刘和珍始终微笑的面容,不相信不愿意她死、却真的死掉了的极度伤痛之感。由这种极度的悲愤,爆发出作者对反动派的抨击和揭露。“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可问学生:“这”指代什么?“这”指代的内容可有两解:“这”指代“三个女子从容……”,那么后面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可从正面理解。“这”如指代“文明人”“枪弹的攒射”,则后面的话是反语。两解都可以。不管从哪方面说,这句话都是对三个女子临难不惧之歌颂,对敌人凶残屠杀的揭露。下面的“伟绩”与“武功”显然都是反语,是对敌人辛辣的讽刺。作者说“三·一八”的“几缕血痕”“抹杀”了“武功”和“伟绩”,那是有意把中外反动派“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行与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相比,而段祺瑞执政府的残暴无耻远远超过了他们。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用形象的写法,讽刺中外反动派的恬不知耻。是的,日本帝国主义炮击国`民党,反倒提出“抗议”、“最后通谍”,段祺瑞执政府残暴地屠杀了学生,反诬学生是“暴徒”……。“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一句的删节号表示中外反动派的历史的现实的罪行罄竹难书,中国人民对他们的仇恨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忘记。

由学生概括第5节的段意:记叙刘和珍等被害经过,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比历史上中外反动派的更甚。

最后让学生默读第4、5、6三节,总结这三节的主要内容:赞扬爱国青年,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凶残下劣,抒发了极度悲愤的感情。

二、布置作业

预习第6、7两节。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阅读分析第6、7节。

2、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二、学习新课

1、由学生读第6节第1段,并讨论鲁迅对徒手请愿的看法,回答时要紧扣课文。

教师明确归结:鲁迅不同意徒手请愿。“时间永是流驶……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一层说明徒手请愿意义寥寥,因为“街市依旧太平,”徒手请愿不能触及现存的统治秩序,不能改变当时那“似人非人的世界”。如果说请愿有作用的话,“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有恶意的闲人”,是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下面一层用煤的形成作比,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血战前行”的历史,只有不畏惧流血牺牲,历史才能前进,而且是无数人流了大量的血,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不过“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的”,意即徒手请愿者流了大量的血,却只换得个“街市依旧太平”的结局,于历史进步无补益。

2、鲁迅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目的何在?告诫爱国青年们要用别的斗争手段。比《记念刘和珍君》晚一天写的《空谈》中,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深刻。

用投影幻灯打出下列文字: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鲁迅沉痛地告诫青年们,要用“别种方法的战斗”促使那“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鲁迅总结教训的用意所在。

3、下面由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并回答第2段的段意:

教师点拨:第2段指出了烈士的血不会白流,影响一定会扩大。第2段开头的“然而”是承接上一段徒手请愿意义寥寥而言的。“血痕”,是爱国青年流血牺牲的形象化的说法,更是爱国青年在流血牺牲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的形象化的说法,说它“不觉要扩大”,是指这种崇高精神的影响一定会扩大。“不觉”是指这影响是阻挡不了的。这影响有多大呢?文章用了一个词:“至少”。这是和上一段的“至多”对应的,“至多”极言徒手请愿意义之寥寥,“至少”,指影响远不止此。“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实际上,“庸人”、“苟活者”、“真的猛士”,不都受“血痕”的影响吗?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驶,“血痕”在不同人的心中颜色是不一样的,而在“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中,“纵使时光流驶”,也会“洗成绯红”,这里的“绯红”,是和第2节的“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的“淡红的血色”对应的,突出了“亲族,师友,爱人”会永远记住烈士的崇高精神,会永远记住这笔血债,要求敌人用同物偿还的意思。下面引用陶潜的诗,表达了鲁迅发生自己的感情,并以此作结。

4、由学生回答第6节段意: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影响。

5、由学生读第7节第1段,并回答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教师明确指出,从“我已经说过……流言家竟是至如此之下劣”,这几句话是第4节、第5节的照应和总结,“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是如是之从容”,这一句既照应了第5节的第2自然段,又开启了下文的议论。这一段作者写了三种人,分别用“凶残”、“下劣”、“从容”给以形容,用“这样”、“如此”、“如是”分别指出其坏或好的程度,用三个“竟”表示坏或好的程度都出乎作者之意料。这三个句子句式整齐,作者用这样的排比句强调地指出:敌人的残虐凶险,即使在“禽兽中”也“未曾见”,所以超出了作者的想象,而中国女子的优秀与崇高也使作者感到惊心动魄。

6、学生朗读第7节第2段,分析其含义:

提示:这段文字共三句,第一句是赞扬中国女子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第二句用“至于”这个连词和上句连接并把意思推进一层,歌颂中国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崇高品质。特别要指出,从“至于这一回”到“消亡的明证”是一个单句,其主干成分是:“事实为明证”,“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在这单句中是“明证”的附加成分,理清了第二句的结构,意思就清楚了。这第二句的内容既照应了第5节第6段的记述,更深刻地指出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是任何反动派也消灭不了的。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用“阴谋秘计”压抑她们,勇毅精神消亡不了,“三·一八”惨案中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足可证明这一点。那么今后,这种革命精神将更加发扬,这于“将来”意义重大。所以第三句总结上两句的意思,“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于此”。这一段三句话,第一句第二句是承接关系,连接的词语是“至于”,第三句是前两句的总结。下面由学生归纳此段段意:歌颂中国女子的伟大,指明烈士牺牲的意义。

7、第3自然段,把这个意义具体化了:烈士的精神昭然于世,苟活者“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她们的“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底”将“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最后一段回应开头,“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一句,再次点明写作意图。

可见第7节的意思是:总结全文,指出烈士牺牲的意义,鼓舞人们奋然前行。

那么第6、7节的意思应该是: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

8、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提示:这个中心,贯穿于文章的始末,悲愤的感情渗透于每一节中。第1、2两节,通过交代写作目的,表达了极度的悲愤而又难以排解的沉痛。为什么会这样?第3、4、5三节作了回答。刘和珍是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富有斗争精神,又温和善良、坚毅乐观、目光远大的好青年,杀了她这样的青年,就是毁了中国的未来,因为“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无花的蔷薇之二》)。而敌人的残虐凶险、下劣无耻又远远地超过了作者的想象,“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无花的蔷薇之二》)在赞颂和揭露中,作者一腔悲愤的洪流都倾注在字里行间了。第6、7两节通过总结教训和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再次颂扬爱国青年的崇高精神,指明它巨大的鼓舞力量,深远的意义。对烈士的歌颂是那样的深挚而热情,对她们的牺牲又无比的痛惜。

综上所述可见,文章的前两节犹如序曲,中间三节是记念文章的主体,后两节是主体内容的升华,又回应开头,犹如尾声。在每节文章中,强烈的悲愤一以贯之,正如许广平所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正是这强烈的一字一泪的悲愤之情,才把方方面面的材料凝聚起来,形成整体,所以的线索就是这悲愤交加的感情。

9、关于的表达方式:

由中心思想和线索可知,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可见,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由此产生了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什么特点?以此问激起学生讨论,教师来引导。

提示:这特点应该是两方面的:第一、无论是记叙或议论都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第二、记叙常和抒情或议论结合。要求学生举例分析说明。

三、布置作业

1、分析《记念刘和珍君》的第3节和第4节的表达方式,此题笔答。

2、复习重点字词。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记念刘和珍君》练习试题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大学生以人民为中心的心得 班主任培训领导总结(精选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