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教学反思范文

小编:

《荷叶圆圆》教学反思_篇1: 是一篇童话,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当作荷叶的小伙伴,在荷叶上做着可爱的动作,语言富有童趣。在教学中我抓住小伙伴的一系列动作,“摇、眨,立、展开,蹲、歌唱,笑、游来游去”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充分调动他们的情绪,再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变静为动。童话总能给学生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因此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说假如你此时就是一滴小水珠躺在荷叶上,你最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那只青蛙蹲在荷叶上,你会唱什么?不仅引导学生学着“呱呱呱”的叫,还可以让学生想象青蛙唱着《拍皮球》等小朋友爱唱的歌曲。给学生一双想象的翅膀,让语言文字变得有声有色。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课堂语言要有趣味性,要煽动孩子们的情趣。如在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时,如果你说“同学们我们来分组读课文”孩子们无动于衷,换一种方式说“下面我们请同学们分别来当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读课文中描写它们的段落”。孩子们马上兴奋起来。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需要有感染力。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导向性。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摇篮”一词,我提出的问题是“同学们摇篮是什么?”教室里鸦雀无声。于是我又问道:“同学们见过摇篮吗?知道摇篮是干什么用的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见过。”还有个同学说:“老师,我知道摇篮是摇小宝宝睡觉用的。”可见,教师的语言应该给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

《荷叶圆圆》教学反思_篇2: 《荷叶圆圆》是一篇培养学生朗读及想象能力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在教学时我主要想通过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到荷塘的美,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进而通过洋溢在课文里的童真、童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把这种情感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总观本节课我主要侧重对孩子三方面能力的培养: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做到有感情朗读。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由于本课篇幅较短部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已基本熟读能背了,所以课上着重练习孩子的有感情朗读,想让孩子们读出感情就得让他们走进文本,理解文意,喜欢文中的角色,我以动画的形式播放了课文朗读,从他们聚精会神的表情上我知道他们已经喜欢上了这篇课文;然后让他们模仿电脑老师的语气再将课文完整自由地读一遍,把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此时孩子们已经有了表现读的欲望,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展示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表演读、抓关键词读等环节中。

其次,培养学生想象及表达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学生想像:“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请小朋友用‘是’说句子,说说荷叶是小朋友的什么?”或者“荷叶是其它小动物的什么?”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在此环节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有的学生不能说完整话:如提问:“荷叶是小蜻蜓的什么?”“停机坪”。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课文积累词语及古诗

荷叶舒展着、荷花盛开着.流传至今有关荷花的古诗词很多,例如《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把这些相关的古诗词放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更易孩子的理解和记忆。《语文标准》中也提到了“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这一要求,而且规定了中小学生必备的古诗词篇目。我觉得能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并能灵活运用的话,对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很有帮助。

虽然注重了学生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但这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每个环节的过渡语不够精彩没能把每个知识点很好的连接起来吸引住学生;抓关键词读应该放在后面而不应在刚开始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还不够熟悉时就让他们试着背诵;还应提醒学生说完整话的等。

《荷叶圆圆》教学反思_篇3: 荷叶圆圆》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文章语句优美,轻快活泼,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充满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结合我班孩子的特点,在教学上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拓展思维,激发想像。

现代化教学技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创设了情景,更促进了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在引入课题环节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网上收集到的夏天的美丽的图片,以刺激孩子的感观,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片,兴奋的情绪一下就上来了,这为后面的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小水珠一段时,理解“小水珠把荷叶比作摇篮”是一个教学难点。因此我让孩子观察图片上的水珠在荷叶中的位置,联想微风吹来时就如婴儿在摇篮中的情景,在孩子们饶有兴趣的观看中、想象中,本课的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二、激发兴趣,创设氛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我在课堂上时刻谨记这一点,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乐学的兴趣,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课的一开始,展示多彩的图片,给孩子多感官的刺激,为学生创造一个活泼生动的乐学氛围。指导朗读时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保留他们稚嫩的意见。最后的拓展让孩子海阔天空畅所欲言,表达自己想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创造欲望。课堂上,孩子们个个踊跃发言,爱读、想说、敢评,个个兴趣盎然。

三、注重朗读、 培养能力。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学习书面语言的有效途径。根据语言优美、内容通俗的特点,我在课堂上贯穿了“以读为主,感情体验”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件、图片,让孩子们认真观察,通过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表演读……多种形式的读,在移情心理作用下,孩子们换位感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喜欢荷叶的心情,并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同时在朗读中我注重孩子的自身感受,让孩子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在朗读小水珠一段时,有的孩子认为小水珠很可爱,有的孩子认为小水珠很开心,不同的感受使他们的朗读也不同。课堂的实践证明,这样做,一方面孩子在读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读中体验了思想感情,孩子们从课文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另一方面,在读中培养了孩子的朗读能力和爱读情感,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课堂是没有百分百的完美的,这节课中,也留下了遗憾:1、总的来说,孩子读书是由读得不熟练到读得流利到较有感情,但是课堂上读的趣味因该再浓一些,读书还是浮于表面,没能引领孩子在原以的水平上更深的提高,如何让孩子整堂课始终能饶有趣味地读,让不同层次的孩子以不同的发展,值得我细细琢磨。2、在设计课时我在设计学习小水珠时的拓展(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会看到什么呢?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想到什么呢?)在课堂没有体现出来。3、在课堂设计上我设计了听、说、读、写、拓、赏六个环节,结果由于时间处理不合理的关系,写的环节在课堂中未能体现出来,拓的环节拓得不够深入。

“路慢慢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课堂的改革,目标是明确的,道路是漫长的,在这条路上,我将与各位同仁互相勉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教学反思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消防拉练心得体会300字(优质5篇) 万科企业财务分析报告(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