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编:

“合在一起成新字”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第2课第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

《合在一起成新字》是一篇富有儿童趣味,简短易读的儿歌,教材初步向学生渗透透汉字的造字规律和表意功能,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识字,启发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学情

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享受到了学习中字词带给自己的快乐,他们能够积累识字的方法,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但他们对文字的奇妙演变及造字规律不熟悉,不过,孩子们喜欢读儿歌,乐于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综合素质在逐步提高。

教学目标:

(1)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从、舌、甘”。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积累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传说汉字是一个名叫仓颉的人造出来的。他根据事物的样子创造了许多字,比如说:“日、月、田……”可是后来,他发现这样还不够,很多东西画不出来。怎么办呢,有一天,他发现外面特别明亮他就想:太阳和月亮是最明亮的了,就把日和月合起来叫“明”吧。他看见一片尖尖的草叶,又想,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字吧。用这样的方法,他又创造了许多的汉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文字。

板书课题:2、合在一起成新字

请同学们举起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比一比谁最认真。

【设计意图】

孩子们喜欢听取故事,生动的故事情境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对新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很自然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过程中。

【评析】

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一定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汉字是那么鲜活有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课的学习活动之中。

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1、范读,听老师是怎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

【设计意图】

让学生整体感知儿歌的内容,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把无声和书面语言转化成生动的有声语言传递给学生。

【评析】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教师的范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环节的范读为后面的孩子顺利读文起到了铺垫导航的作用。

2、布置自读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轻声读儿歌,用铅笔画出你读不准或是不认识的字,然后多读几遍,想办法读准它,也可以向老师求助。

【设计意图】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识字,同时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这样于无形之,使孩子们体验到自主识字过程成功的快乐。

【评析】

这一环节中,教师提出的要求很明确,使学生的自主识字过程有方法,有步骤有目的,有效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识字。

3、检查自读

(1)课件,出示13个要求会认的字。(带拼音)

自读、领读、互读、齐读

有哪个字的读音你想提醒小朋友们注意吗?

如:我想提醒大家注意“森”字,因为它是平舌音,请大家随我一起读。

(2)去掉拼音,将生字的顺序打乱。

自读,遇到读不准的字,可以看书上的拼音,问问同学,问老师。

拿出小卡片,请你当小老师检查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有问题你可以帮助他,读得好,你可以表扬他,好吗?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请同学们将生字卡片摆放在课桌上,老师说哪个字的读音,请你找到它举起来给老师看,并且大声读出来,然后再把它收在小口袋中,可以吗?

(3)交流识字方法

这么短的时间内,你们就认识了这么多的字,老师佩服你们!愿意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小朋友吗?

学生充分交流,教师注意倾听,鼓励运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并给予指导评价,注重引导,尤其注重指导运用“独体字合在一起成新字”的识字方法。(适时运用教学课件)

(4)指导写字:

从、舌、甘、

【设计意图】

检查识字这一环节,我注意夯实学生的识字能力,遵循汉字以音、形、义扎实的将三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自主合作、探究,获取新知,积累识字方法。

【评析】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突破本节教学重点的过程。教者注意教给学生方法,充分激发了识字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的能力,同时教者巧妙地从13个生字中,选取了要求会写的3个字进行写字的指导,使教学环节顺畅自然。

4、图文结合,读通儿歌

刚才小朋友们的表现让老师见识了你们个个都是识字大王,愿意展示你朗读的本领吗?

自读、指名读文。

观察插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

通读全文的目的在于将生字放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识字真正为读文服务,并且通过图文结合扎实识字过程。

【评析】

这一设计,将识字读文有机融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体验到识字带给自己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利用插图,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从而初步感知汉字的造字方法、规律。

【整体设计意图】

以学生为主,在游戏中,活动中自主识字,加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识字环境,避免识字枯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设计中努力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需要老师逐步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因此我注重教师的有效引导。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儿歌,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汉字的奇妙及造字的规律,积累识字的方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整体评析】

纵观这节识字课的教学设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以评析:

一、合理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识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活动、变枯燥为生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得当,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用形象有趣的动画演示了独体字 “日”“月”组合成“明”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用课件、图片建立了事物和词语之间的联系,使识字、学词和认识事物巧妙融合。

二、重视朗读,读书贯穿始终且形式多样,效果良好

新课程的识字课,设计了生动的语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韵律感也很强。管莹老师重视让学生朗读、诵读,适当进行感悟语言和积累语言的训练,而不是简单地把生字抽出来,脱离课文进行枯燥的识字教学,把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语文感悟、语言训练等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特点:识字、阅读能力不够强的情况,以学定教,采用范读、自读、齐读、指名读、同桌合作读等多种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与汉字反复见面,巩固识记。

三、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识字,识字教学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识字由原来枯燥无味的机械记忆变得生动而有趣,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图文对照识字、语言环境中识字、 “送字宝宝回家”等游戏活动,使识字活动由单一变得丰富,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生字的认读、检查也是形式多样,如采用学生自己认一认、全班一起认一认、同桌互相认一认、教师重点查一查等多种形式,力求使识字教学面向全体,扎实有效。

识字教学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先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时借助汉语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认读,再借助拼音认一认、去掉拼音认一认,打乱顺序认一认,回到文中认一认、做做游戏认一认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由这节课想开去,针对识字教学提出存在的问题,以期引发大家的思考。

有专家提出语文教学要“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否也该如此呢?单编的识字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识字、写字,我们是否可以在理解、感悟、拓展等方面再简略一些,媒体的运用再精当一些,节省出一定时间,再多给学生一些自主识字、认真写字的时间,在识字、写字方面做得再扎实、有效一些呢?

《小树谣》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语文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课文共有三节,第一节讲的是春天小树发芽了,第二节讲的是小树开花了,第三节讲的是小树对小鸟唱的歌。课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树在春风里长大,希望自己长成大树后让小鸟在枝叶间筑巢。课文以朴实的语言,简明的节奏向我们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色,同时,结构的反复,叠词叠句的运用,让孩子们读起来琅琅上口。

识字仍是教学重点。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自主识字的方法,但是,仍要坚持在阅读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的效率。另外,学生喜欢春天,理解课文内容不是难点,如何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味,激发学生对春天和大自然的喜爱、对树木的保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谣、摇、芽、召、唤、唱、歌、等、狂、倒、温、暖”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引导学生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教学挂图、引导学生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一提起春天,我们就会想起无数优美的词语和诗句去赞美它,你能说说描写春天的诗句或词语吗?

2、谁来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3、出示挂图:春天来了,沉睡了一冬的小树发芽了,它在高兴地唱着歌呢。小树在唱什么歌呢?这节课就来学习第2课《小树谣》。理解“谣”即歌谣。

【设计意图】“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的课堂,用眼去欣赏,用心去感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评析)本单元的课文是围绕“多彩的春天”这一专题编排的,课文内容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春天充满生机的景象。导入环节能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春天,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悟,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培养了孩子们观察生活的能力。

二、 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忙,多读几遍读准确。

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字,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4、指名读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出示字词卡片,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5、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6、师读每节第一句,同学们接后边的句子。

7、玩点名游戏,点到哪位同学就请他读一小节。

8、男孩读一小节,女孩读二小节,合读三小节。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的检查总是平常、乏味的事情,设计中变换各种形式让学生读词、读文,如同桌互读、看字卡读、师生合作读、点名读、男女生配合读,多种形式花样翻新,改“平常”为“创新”,改“乏味”为“趣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评析)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惯常”细节,能在其中增添一些变化,也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

三、 再读感悟

1、理解一、二小节。春天来了,小树有什么变化?小树心情怎么样?边读课文边看图,找找小树的变化。指导朗读,体会小树的喜悦心情。

2、重点学习第三小节。指名读这一节,思考这小节讲的是什么?

3、画出小树对小鸟说的话,反复读一读。

4、小树长成大树,会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用处?抓住“召唤”一词,理解小树愿意为小鸟遮风挡雨的思想。

5、小鸟听了小树的话会说些什么呢?展开想象说一说。

6、小树不仅能为小鸟遮风挡雨,它还有很多用处,谁来告诉大家?(如果有同学表现出对树的厌烦,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切不可盲目批判。)

7、树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引导学生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8、多可爱的小树啊!它不仅关心、爱护着小鸟,还让我们呼吸着新鲜空气,我们更要好好地爱护小树

9、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阅读就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而生本对话才是阅读教学的中心。教师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真实地再现文本,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当好对话的组织者角色,巧妙的问题设计能带领学生一步步走近文本、走进文本,激发思维,放飞想象。

(评析)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过程,拥有对话的性格,但对话不同于毫无目标地畅谈。这一环节中,教师组织对话目标清晰,组织有序,层层推进,归还学生学的权利,学生自然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内心。

四、 回归整体

学了课文,你懂了什么?

板书设计:

2、小树谣

绿 红

嫩芽 树梢 花蕊 花苞

长成大树——小鸟筑巢

【整体设计意图】 本课是一首充满了童趣的诗歌,根据儿童诗歌的特点,本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生活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读书,主动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诵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读书、想象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小熊和小鹿”教学设计及教学意图

教学内容:

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小熊和小鹿》第二课时(102~104页)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通过人格化的手法,借助于孩子们喜爱的情境讲述了小熊和小鹿讲诚信、守信用的事。这个故事很有童趣,通俗易懂,符合孩子的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答应过别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时做不到,也要及时通知对方并做出解释,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守信用的责任意识。

课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小熊听说去奶奶家,高兴得不得了。第二至四自然段讲小熊想起答应了小鹿一起去种树,便没有去奶奶家。第五、六自然段讲熊妈妈走了,小熊在家里等小鹿,等了很久小鹿也没来。第七、八自然段讲小鹿生病住院了,他让爸爸告诉小熊,说声“对不起”;小熊表示理解,并说明去看望小鹿。第九自然段讲熊妈妈赞扬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课文配有三副形象生动的插图,有利于学生将语言文字与直观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了解,体会词句的意思,感悟文中角色的特点。

课后有四道练习题。第1题是朗读练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第2题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思考练习,以训练其思维能力。第3题是句子练习,先体会“都”在句中的意义,然后照样子说带“都”字的句子。第4题是写字练习。

学生分析:

的教学内容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理解上不会有较大难度。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能力强,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精美的课件和插图来帮助孩子们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将语言文字与直观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了解,体会词句的意思,感悟文中角色的特点。由于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孩子,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守信用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实际中体会什么叫“守信用”,领悟出做一个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养成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情趣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孩子们,一列小火车满载着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生字宝宝向我们开来了,看看谁能把它们从火车上请下来,帮助我们学习?(学生认读上节课学习的词语)

高烧 没关系 爸爸 赶紧

商量 答应 小熊 小鹿

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课(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名读课文,请哪位同学们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的那些言行说明他们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涵

(一)品读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读,提问:妈妈要带小熊去奶奶家,他高兴吗?从哪儿能看出来?

2、你什么时候也会乐得直打滚儿?试着读出小熊的高兴(强调:直打滚儿读法)

3、齐读第1自然段

(二)学习2―4自然段

小熊这么想去奶奶家,为什么又没去呢?

1、指名读2―4自然段,其他人划出对话。请同学们汇报.(强调:答应)

2、妈妈是怎样和他商量的?小熊又是怎样说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3、指导朗读 :“我不能去奶奶家了”“不行”应该怎么读?指名读。

4、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注重读,特别是学生自己的读,通过读来培养学生的理解、感受、感悟等多方面能力,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感受小熊当时的心情,能让自己入神入境.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情感、情调,所以要有不同的读法读出不同的味道。】

(三)学习5―6自然段

指名读这段内容思考:

1、(课件出示图2)妈妈走了,小熊一个人坐在凳子上等小鹿来。你看,小熊两眼直直地盯着墙上的闹钟,听着嘀嗒嘀嗒的声音,开始,他会怎么想?

2、可是,闹钟走了一圈,小鹿;闹钟又走了一圈,小鹿还是;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去奶奶家都回来了,小鹿仍然。这时,小熊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都回来了,可小鹿还没来。 )3、小熊感到失望极了,你也曾有过失望的时候吗?说一说。

4、试着读读第6自然段,提问:怎样才能读出小熊的失望呢?

【评析:通过图文对照,让学生更能感受小熊的期盼和焦急的心理,便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7―8自然段

小鹿为什么没有来找小熊?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七、八自然段,谁愿意来读读呀?

1、小熊明明失望极了,那么生气,为什么会对小鹿的爸爸说“没关系”呢?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新 课 标 第 一网

2、默读小鹿爸爸的话,说一说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师生分角色读7、8自然段(师饰小鹿爸爸,生饰小熊)

4、故事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是呀,答应过别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时做不到的话,也要及时通知对方并作出解释。

【设计意图: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阅读教学主要目的是不仅让学生能读懂文章,还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会读书,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边读边想,抓住懂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他们以后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析:这段的教学主要是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化,抓住课文中对话的语言特点进行教学,让课文贴进生活,语文教学不但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该环节给予学生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做到以读代教,读中感悟,让学生受到要做守信用的孩子的教育。】

(五)学习第9自然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理解赞许

2、完成练习题3: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我们都爱踢足球。

都 。

三、拓展练习,加深理解

提问:你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吗?说一说。

四、写字指导:出示:想、赶、注重知道心字底的写法,认识走字旁。

(师板书后巡视指导,强调拿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你和我一样都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两个守信用的好孩子,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请同学们课后写一写。

板书设计:

小熊———不去奶奶家—— 在家等

21、 和 讲信用

小鹿———发烧了不能去——去通知

【整体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年级阅读课的第二课时,依据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让学生自己充分地读,通过读来培养学生的理解、感受、感悟等多方面能力,来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语感。,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本节课,我通过 “复习生字、情趣导入——细读课文、感悟内涵——拓展练习、加深理解——写字指导——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注重学生个性感受和个性经验,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古朗月行》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3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古朗月行》是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原16行,课文节选其前4行。诗句的意思是:年幼时不认识月亮,称它为白色的玉盘。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镜子,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云间。作者以神话般的想象,赞美了月亮的神奇与美妙。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学生对生字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古诗描绘的情境可能感悟不深。不过,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

1、认识“朗、识、玉、盘”等4个生字。会写“玉、识”等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背诵课文,从读中感受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学期,我们学过叶圣陶爷爷写的一首描写月亮的儿歌,大家还记得吗?谁能背诵一下?

2、儿歌中,叶圣陶爷爷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月亮?他把月亮比做什么?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月亮的诗歌,题目是《古朗月行》。(板书课题)

4、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在这首诗中李白描写的是自己小时候看到的月亮。李白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呢?他又把月亮想象成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儿歌导入新课,不仅巩固了旧知,而且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评析】导语设计亲切自然,新课伊始,便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借助拼音轻声读文,读准字音,并圈划出生字。

2、生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同桌互相检查。

【设计意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育理念。

3、采取开火车读等方式认读生字检查、巩固生字。

4、生大声自由读古诗,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5、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随机纠正字音。

【评析】初读课文,目标明确。教师提出读书要求,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读的要求由轻声读、大声读再到指名读,由读准字音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的层次不同,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三、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小朋友们已经把古诗读准确、通顺了,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和小李白一起去观赏美丽的月亮。

1、学习第一句诗。

(1)、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描述画面。(电脑出示画面:一个古代的小孩在看着晴朗的夜空里一轮圆圆的月亮。)

(2)、小李白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他把月亮比做了什么?请小朋友动笔画一画诗中哪两行诗是描写这幅图的?

(3)、谁愿意读一读第一句诗。

(4)、指导朗读: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盘。是啊,小李白以为月亮是白玉盘呢,多有趣啊!怎样才能把它读好呢?

(5)、范读、练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形象、直观的表象是学生理解古诗的桥梁,此环节把多媒体课件当作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既引起学生对古诗理解的兴趣,又能把图文结合起来,只要学生能通过看图,划出与之对应的诗句就能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古诗的意思,不必作过多的解释来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2、学习第二句诗。

(1)、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白玉做成的盘子。看看这幅图,月亮更像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描述画面(电脑画面出现圆圆的月亮中倒影着亭台楼阁,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慢慢飘动。)

(2)、请小朋友们在书中划出描写这幅图的诗句。

(3)、学生结合图画读第二句古诗。

(4)、指导朗读:小李白又以为月亮是梳妆用的镜子,飞到蓝蓝的云上了。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都来美美地读一读。

(5)、练读、指名读。

【评析】教者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仅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并把课文本身所蕴含的活泼、欢快的韵律美表达出来。

四、整体感悟,熟读成诵。

(1)、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盘。又以为它是梳妆用的镜子,飞到蓝蓝的天上了。下面咱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老师读,划出停顿和重音)。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比赛读。

(4)、学生评议。

(5)、背诵古诗。

(6)、学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在图文结合感悟意境的基础上,学生已不是毫无目的、空泛的读诗,而是让学生根据语言和意境的联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达到熟读成诵,使学生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评析】这样图文结合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感情朗读,让孩子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五、指导写字

(1)、分析结构

(2)、大屏幕放大田字格中的字,学生观察,说出关键笔画的位置。

(3)、叫师范写,边范写边强调关键笔画的位置。

(4)、学生书写,评价,再写。

【整体设计意图】

古诗词往往用字凝练,意境深远,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对于刚学古诗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学习古诗词,重在读,不在“懂”。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也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古朗月行》以神话般的想象,赞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教学的关键是让通过想象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设计繁琐的分析、频繁的提问,而是通过以读代讲,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尽量让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审美乐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朗读训练贯穿于整个古诗教学中。由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到感情朗读、熟读成诵,让孩子们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我喜欢玩儿的游戏

教学内容:

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65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以“我喜欢玩儿的游戏”为话题,话题选择来源于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孩子有话可说。教材同时配有一段提示语和一幅情境图。提示语和蔼可亲,娓娓道来;课间活动的情境图,能快速唤起孩子美好回忆,为孩子们积极地参与、生动地表达做好铺垫。

一年级孩子正处在小学低年段,有很强烈的参与欲望,表达的积极性很高;但大多数的孩子还不能说几句连贯的话;在别的伙伴表达的时候,其他的伙伴还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还不能作出相应的评价。

教学目标: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语言文明,态度大方。

把游戏过程说清楚。在说游戏、议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评价的能力。

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教学准备:

学生课间活动的画面;课间音乐。

教学过程:

一、 播放音乐,出示画面

1. 播放课间音乐,出示学生课间活动画面。

孩子们,快听,音乐响起来啦!小朋友们都到操场上来做游戏了。

2. 说说他们都在干什么?(学生表达所见,教师规范语言。适

时引导孩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所见。)

【播放学生熟悉的课间音乐、出示孩子熟悉的课间活动的画面,激起学生表达的热情;学生表达画面所见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表达,培养孩子讲普通话、说完整话的良好习惯。】

二、 创设情境,交流游戏,鼓励评价,互动交际

1.“棒棒糖”电视台要到咱们学校采访课间活动,谁能把自己课间活动的游戏说清楚,接受电视台的采访?

2.平时,你和同学们在一起喜欢玩儿什么游戏?你们是怎么玩的?

3.引导孩子主动交流、鼓励孩子多角度评价。

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踊跃发言;

教师相机指导孩子从“表达的是否清楚、完整”、“表达时态度是否自然大方”、“是否有表达的自信心”等方面进行评价。

4.教师小结并提出希望。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教学中设计“电视台来采访,请孩子做介绍”这一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强烈愿望。在孩子介绍自己和伙伴的做游戏过程时,教师引导孩子从多角度进行评价,既达到了把游戏过程说清楚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孩子倾听的习惯、评价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场景模拟,活化交际

1.和常在一起玩儿的小伙伴坐到一起,说说玩儿过的游戏,互相补充。

2.小组推荐一名“说游戏能手”。

3.模拟演练

(1)教师佩带记者证,扮演电视台采访的记者。

哪个小组的“说游戏能手”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玩儿过的游戏?

学生代表到台前与“记者”交流,教师引导孩子见面时、分别时有礼貌地问候与道别;同时以“记者”的身份对没有听明白的地方进行咨询。

(2)学生佩带记者证,扮演记者进行采访。

学生介绍,“记者”学生评价,班级伙伴评价。

4.教师组织孩子评选“最佳说游戏能手”、“最佳记者”。

5.交流心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本环节的设计中,以师生表演、生生表演的形式,增加学生练说的机会,扩大学生交际的面与量,为学生人际交流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

四、总结收获、激励孩子

1.总结谈话

2.提出希望:我运动,我快乐!

【整体设计意图】

《我喜欢玩儿的游戏》是孩子们熟悉的生活话题,如何让孩子将这一熟悉的话题说清楚、说完整、说生动,同时让孩子在说一说、评一评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是教者这节课努力要达成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为此,开课即让孩子在音乐声中、在熟悉的画面中进入情境,让孩子要说;然后,教师创设“棒棒台来采访”的情境,让孩子主动说,学习说;最后,教师创设模拟情境,扮演记者,再请孩子当记者介绍喜欢玩儿的游戏。就在这一个个情境中,规范孩子的语言、引导孩子文明的态度、鼓励孩子多角度的评价,为“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的目标的达成打下基础。

【评析】

课标中要求口语交际“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教师每一节课持之以恒的努力。坚守理念,持续努力,孩子的人际交流的素养才会螺旋上升。王老师正走在路上,这让我欣喜。

毋需置疑,口语交际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者不仅注意创设情境,而且交际情境的设置不处在同一平面,步步深入,渐渐提高。播放孩子课间活动的画面,让孩子想说;棒棒台来采访,引导孩子主动说;教师扮演电视台记者,采访“游戏能手”,让孩子会说。在不同的情境中,教者始终不忘规范孩子的语言、培养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礼貌应对的习惯,为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螺旋上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熊猫》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语文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一年级下册第36、37、38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这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介大熊猫是动物园里最吸引人的动物;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大熊猫可爱的外形;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大熊猫小的时候和长大以后不同的生活习性;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大熊猫最爱吃什么。整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再加上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参观或看电视或看图片等,对大熊猫十分熟悉和喜爱,因此也一定会喜欢学习这篇课文的。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写好4个生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学习新部首“人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观察,并通过学习和观察,了解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大熊猫的图片和资料,制作生字卡片。

2、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及大熊猫生活方面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激趣导入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大熊猫的资料,可以是图片,

也可以是文字,还可以是自己参观时或从电视上看到的都可以。

2、师:(边播放课件边满怀激情地)关于熊猫的知识,大家知道得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被我们称为“国宝”的大熊猫。看!活泼可爱的大熊猫向我们走来了。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角色,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设计意图: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便于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同时又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课件的展示及教师的解说,不仅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多么可爱的大熊猫呀,你们想不想和它交朋友?可是,它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是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用笔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想想自己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自己是运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还有哪些字不认识。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例如“胖、圆、活”可采用熟字加上或换上一部分的方法,“数”是个多音字 ,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读准字音,在本课中读第三声。其他的字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组词或联系生活实际来识记。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之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所以,在识字环节,我组织学生通过自主识字、合作交流、集体大交流的方式,,来达到动静结合,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5、反馈识字情况。

(1)带拼音读生字。让学生通过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读准字音。

(2)摘掉拼音帽子,让学生读生字。

(3)把生字放到词语中,读准生词。

三、仔细观察 写好生字

师:同学们可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宝宝,其中有四个生字宝宝还没和我们亲热够呢,它们还想让我们会写它们,大家愿意吗?(课件演示把“巴、黑、皮、全”四个生字变成红色。)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田字格中的这四个字。

2、教师重点指导“黑”字,然后放手让学生揣摩、练习其他的字,交代“全”字是“人字头”。

3、互相检查、反馈写的字,师生共评并加以修改。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因此我加大了对写字的指导与检查力度。]

四、朗读课文 学会观察

1、请同学们数数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同桌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朗读情况。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大家来评议。

3、组织学生反复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课文是怎样写出了大熊猫的样子很可爱的。

4、组织交流描写大熊猫样子可爱的词语和句子。如“胖胖的”“短短的”“ 圆圆的”,并且再引导学生说出类似的词语。

5、指导学生读出大熊猫的可爱。

6、播放大熊猫的生活录象片,感受大熊猫憨厚可掬的形象,学习用课文中的语句来描述片中的大熊猫。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以读促说,是我一贯所坚持的做法。学生通过读,理解了语言文字,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语感,积累了语言,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整体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始终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为主线,因此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眼中的熊猫;在识字环节让学生充分地交流自己的识字窍门;在读书环节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就这样,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了,写字习惯养成了,词语积累了,语句运用了,总之语文的素养慢慢地提升了。

语文百花园五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张娜 评析:刘壮

教学内容:语文出版社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77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本次“语文百花园五”中“语海畅游”这部分内容是基础知识练习,安排了“认读26个字母”,主要是想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26个字母,为以后音序查字法和学习使用电脑打下基础;“汉字真有趣”主要是想让同学们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学会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自主识字的能力;“词语接龙”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扩词,积累更多的词汇。

学生:一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记字能力,也积累了一些词汇,所以对于发现问题,收集信息也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感性思维丰富,想象力强,喜欢挑战的特点,我安排了游戏,逛花园的情境等希望他们能在愉悦中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目标:

1:认读26个字母,学会根据字的特点记字的方法,增加词汇量。

2:在情境教学中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巩固基础知识。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闲暇的时候到公园里玩会让我们的心情倍感舒畅,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同随着一群可爱的小蜜蜂到百花园里玩一趟放松放松,你们说好吗?(板书:语文百花园五 出示课件:小蜜蜂采花蜜)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爱动的特点用“玩”字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语海畅游:

师:让我们跟随小蜜蜂来到花园的第一站“键盘花园”吧!(课件出示:电脑键盘)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随意认读字母。

游戏:1,师按顺序读字母,个小组开火车轮流到前面找相应的字母,谁找对了谁就得到一多花,看哪组最棒。

2,老师随机读,看谁先找到相应的字母。

3,找朋友游戏:老师指键盘中的大写字母,同学找手中的小写字母,看谁最快。

最后拍手合唱字母歌。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了这样的游戏,使孩子对枯燥难记的字母认读产生了兴趣,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汉字真有趣

师:小蜜蜂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好学,决定带我们到更好玩的地方去逛一逛,让我们快来吧!(出示课件:汉字花园)

出示汉字:床,底,房,国,回,问,间,过,进

师:现在小蜜蜂想请你们帮一个忙,他们有点迷路了,希望你们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

(出示课件:小蜜蜂身上有拼音,找到相应的汉字。)

生:认读生字,开火车读,指名读。

师:你们在观察这些字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汇报。

师:让学生再读生字,利用汉字的共同之处记忆。

师:让学生利用汉字组词记忆。

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吧!你们真的很棒!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创设了情境,组词,反复诵读等手段让孩子们充分动口,动眼,动脑相结合识记汉字。同时通过帮小蜜蜂找家的活动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四:词语接龙

师:孩子们辛勤的蜜蜂看到你们这样助人为乐非常高兴,所以他想带你们到另一个好玩的地方做更好的游戏,你们看,他们来了!(出示课件:词语接龙)

出示例子:

师:说明游戏规则

生:分四组开始游戏,看哪组接龙成功。

师:另选“发,害”做练习。

师:加大难度,可以选一字全班接龙,老师也参加到游戏中来。

[设计意图]:通过接龙游戏增加孩子的词汇量,让他们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五:教师小结。

今天的小蜜蜂的收获可真不小,采了好多的蜜,你们的收获也不小吧!我们要学会观察,学会分析,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的!

[整体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思考的催化剂,所以我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极其兴奋的状态下点燃思考的火花,使智力在智力活动中得到发展。

2:开展活动,培养能力。

本节课中我主要想通过找兄弟,帮小蜜蜂找家,词语接龙等游戏让孩子在玩中体验乐趣培养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动手,动口,动脑想结合,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尊重主体,放飞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要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我所设计的游戏,情境也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收获的喜悦。

“小熊和小鹿”教学设计及教学意图

教学内容:

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小熊和小鹿》第二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讲述了小熊和小鹿都很守信用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答应过别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时做不到,也要及时通知对方并做出解释。

课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小熊听说去奶奶家,高兴得不得了。第二至四自然段讲小熊想起答应了小鹿一起去种树,便没有去奶奶家。第五、六自然段讲熊妈妈走了,小熊在家里等小鹿,等了很久小鹿也没来。第七、八自然段讲小鹿生病住院了,他让爸爸告诉小熊,说声“对不起”;小熊表示理解,并说明去看望小鹿。第九自然段讲熊妈妈赞扬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课文配有三副形象生动的插图,有利于学生将语言文字与直观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了解,体会词句的意思,感悟文中角色的特点。

课后有四道练习题。第1题是朗读练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第2题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思考练习,以训练其思维能力。第3题是句子练习,先体会“都”在句中的意义,然后照样子说带“都”字的句子。第4题是写字练习。

一年级的孩子虽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于语言的认知和学习尚停留在初级阶段,感悟理解能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和挖掘。作为执教者,首先要带着学生以学会生字词,读准字音、能够流利朗读课文为基础,然后再通过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的过程中进行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达到育人目的。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什么叫“守信用”,学做诚信、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3、 学习书写“爸、赶、起”三个汉字。

教学准备:

课件 诚信小故事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两位新朋友(板画小熊和小鹿,出示课题),它们两个是什么样的孩子?你愿意把它们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吗?那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请咱班读音最准确、声音最响亮的小朋友来读一读本课的词语,谁有这个信心?

出示词语:

小熊 小鹿 奶奶 答应 种树 商量

孩子 高烧 赶紧 对不起 没关系 守信用

(指名大声读,矫正音准)

【设计意图:作为低年级阅读课的教学,字词学习始终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那么承接上一课时刚刚学完生字词,安排读准词语的训练,既巩固了上节课所学,又为后面的课文朗读打下基础。】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以简笔画导入、以复习字词的方式引领学生回顾课文,给人感觉虽简单朴素但却具有实效性】

二、理解课文,朗读感悟

1、你觉得小熊和小鹿都是什么样的孩子?(守信用)

2、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1)、默读,边读边画出能够体现小熊和小鹿守信用的词句。

(2)、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品悟以下句子:(学生在汇报朗读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感情朗读,体会用什么样的语气)

①、“突然,小熊想起了什么,对妈妈说:“我不能去奶奶家了。我答应了小鹿,今天一起去种树。”(重点词:答应)

(师在指导体会这段话之前,抓住“我不能去奶奶家了”引导回顾小熊之前得知去奶奶家的心情,即第一自然段,通过对关键词句“乐得直打滚儿”、“美滋滋地”“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的朗读训练,感受小熊的快乐心情。接着,再指导读出“我不能去奶奶家了。我答应了小鹿,今天一起去种树”的心情。)

②、“不行,我答应过在家等他。”

(指导学生体会虽然因奶奶家去不成而有些失望,在妈妈和他商量让他明天再去种树的情况下,小熊却依然坚决地履行和伙伴间的约定,指导读时要让学生自己感悟,读出坚定的语气。)

③、“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都回来了,可是小熊还没有来。”

“等啊等,等了很久”是多久?想象一下,小熊当时的心情怎样?(失望极了)

“失望极了”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能用“失望”说一句话吗?(指名造句)生活中的你有没有遇到过的因别人的不守信用而让你感到失望的事情?

那么,正当小熊等到失望极了的时候,他的伙伴小鹿是怎样做的呢?

④、“小鹿今天发高烧,住院了。他让我来说声‘对不起’。”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小鹿也是一位守信用的好孩子)

齐读最后两段。(重点词:对不起、赶紧、没关系。体会伙伴间要学会理解)

原来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出示“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齐读)新课 标第一网

出示书后第3题:(用“都”说一句话)。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都爱踢足球。

——————都——————————。

3、小组练习出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段读)

(1)、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多字;

(2)、一边读一边体会小熊的心情;

4、分角色朗读课文(全班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词语、句子的含义,从而学习语言、体会语言、感受语言带给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教育。那么如何引领学生科学有效地在读中学文并且不露痕迹地避免从头到尾地琐碎分析?因此,我从课后第二题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是守信用的好孩子?”这个问题入手,通过让学生默读标画的方法找到小熊和小鹿守信用的语句,引导学生分析品读四处重点语句来明确故事的脉络发展,体会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这期间教师要紧紧围绕“守信用”这一中心着力贯彻“以读入文”、“读中悟情”、“熟读学文”的思想,通过指导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和熟练朗读,来达到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目的。】

【评析: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般大都以逐段分析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以上环节教师打破了那种老套的模式,而是采用由一个中心问题的思考引向课文内容的发散式学习的模式,从而避免了禁锢学生的思维,也留给教师自己一个可以发挥的空间。】

5、补充资料,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师配画面朗读)

【诚信故事一: 《诚实的花朵》

有一个国王因为没有孩子,就想找一位诚实的孩子做王子。他对前来应招的孩子们说:“今天给你们一粒种子,三个月后,看谁能给我种出最美丽的花,谁就是王子了。”三个月过去了,聪明的或伶俐的孩子们捧着一盆盆五彩的花儿,前来参加最后的竞争。只有一位小孩盆中空空、泪眼涟涟:“尊敬的国王,我每天辛勤的浇水,细心的施肥,即使睡觉,也把花盆搂在怀里,但是,我却什么也没种出来……”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诚实的王子呀,你不会种出任何的花草,因为我给你们的,都是炒熟的种子呀!”

故事中,孩子靠诚实做了王子。......

诚信故事二:《守信用的小男孩》(可建议学生课后阅读)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

孩子们,听了这两个故事,你们喜欢故事中的这两个小男孩吗?是啊,诚实守信是做人最重要的美德。就像小熊和小鹿那样,说过的话一定要算数,即使因为一些事情不能及时兑现自己的话,也要及时解释。同时,对于别人不是有意的“失信”,我们在了解情况之后给予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美好、和谐的大家庭之中。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广泛阅读基础之上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阅读量做基础,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是需要一定量的阅读强化。因此,在语文课上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的相关课外故事,或通过教师的朗读,或通过课外推荐,均可收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效果】

【评析:《新课标》指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安排拓展阅读的环节,以小故事的形式出示相关课外资料,既满足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求知欲望,又较好地体现和完成了本节课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三、指导写字

出示“爸、赶、起”,着重指导“爸”和“赶”字,认识“走”字旁。

(师板书后巡视指导,强调拿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安排此环节的目的是课堂教学的需要,因为首先第一课时的识写字教学不可能都在一课时内全部完成;其次,科学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的课堂,这也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大量的读文学习之后,每节课抽出一定量的时间用来进行写字的训练,既是一个良好课堂教学机制的运用,又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评析:“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是语文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统一在一节课之中,让学生充分掌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师把写字训练各占用较小的时间比例分散在两个课时之中,减轻了低年级字词教学的占据较大比例的过重负担,降低了学生学习字词的难度。】

四、课堂小结

【整体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年级阅读课的第二课时,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本节课,我从如何能够有效进行语文阅读课的角度出发,通过 “复习字词导入——带问题听读思考——默读标画——朗读悟情、体会中心——拓展阅读、升华中心——写字训练”等听说读写的训练,努力让学生在一种愉悦宽松地氛围中学语文、用语文,感悟语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评析:有效教学一直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所大力倡导的课堂教学,而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段开展语文阅读课教学显然是一大难点。怎样既要考虑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又能使语文基础知识的字词学习落到实处,的确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下一番功夫。本节课,郑老师在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前提下进行了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上课伊始以其精炼娴熟的简笔画导入,先是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进行回顾铺垫,接着是指名读文,其他同学带着中心问题思考,然后是汇报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精读重点句展开评析和阅读课文故事,随后安排的拓展阅读的环节把课文故事的精髓推向高潮,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感染。最后的写字训练安排也是对初入学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训练。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以“读”为主线,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课文内容的学习,整个过程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没有过多斧凿的痕迹,为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思所想留有一定的空间,又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总之,本节阅读课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一节比较实用的语文阅读课的常态教学模式,值得推荐。】

葫芦岛市连山区进修学校

快乐的小青蛙

教学内容:

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23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快乐的小青蛙》是有趣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教育意义深远,内容浅显生动,学生很感兴趣。学习本课,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遇到困难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的让学生领悟课文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识字教学多样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用喜欢的方式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井、为、因”三个字。学习新部首“方框”。

2、了解课文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这只聪明、勇敢的小青蛙。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 引入课题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你们听!水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

学生答。

2、出示青蛙图片,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青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只快乐的小青蛙。

【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信心,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为什么说这只小青蛙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呢?相信通过以下的学习你一定会找到答案。

1、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把新的生字圈出来。不会的可以和同学、老师请教,用喜欢的方法记住他。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用喜欢的方法识字,突出人文性。】

2、生字宝宝看到了大家学的很认真,它很想知道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他的。

3、全班汇报,说出识记生字的方法,并给生字宝宝找朋友。(拼一拼、换一换、减一减、猜字谜、生活中识字、顺口溜、提醒易错字音。)

4、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通过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抢读等方式强化识字。

5、生字宝宝高兴的把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多种形式读)

6、生字宝宝说:“你们读的棒极了!它又悄悄的藏到课文里,再读课文,感知内容。”(互相正音,重点强调“为”读第四声)

【语文课标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此环节有效地引导学生互帮互学,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让学生当小老师,形成生生互动。】

7、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你怎么看出这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

学生答:(掉进枯井、不急不慌)

出示图片,理解“枯井、不急不慌”谁愿意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1、学习新偏旁“方框”。

2、出示“井、为、困”三个字,指导读、给生字找朋友,强调多音字“为”。

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在书后面的田字格完成生字。

5、学生互评。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已经和小青蛙相识了,那么你们应该向它学习什么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伯、吧、点”3个生字,学习新偏旁部首“四点底”。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读中感悟,小青蛙为什么掉进井里还有心思唱歌。

3、学习了小青蛙乐观地对待困难,积极想办法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小青蛙的勇敢与聪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这只快乐的小青蛙,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它的表现怎么样?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23课《快乐的小青蛙》

【让学生回忆课文,再现情境,使学生集中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读中感悟 体会情感

1、再读全文 , 整体感知。

2、学习课文2~6自然段

你们知道是谁救了小青蛙吗?大声朗读课文2~6自然段,找一找大象伯伯向小青蛙提出了哪几个问题?

指名说,出示句子:

a是谁在井里唱歌呀?

B你掉进井里,怎么不哭,还有心思唱歌呢?

3、研读问题a

大象伯伯带着什么表情向小青蛙提出这个问题?该怎样读这句话?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图片,图文结合,说一说这一段中“奇怪”是什么意思?应该带着什么语气读大象伯伯的话呢?谁来读?(多种形式读)

【结合插图理解重点词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课文的情境。】

(2)学习第三自然段

继续观察图片,说一说小青蛙带着什么语气回答大象伯伯的话呢?为什么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呢?快来读吧!(多种形式读。)

4、研读问题b

(1)学习第四自然段

看见小青蛙这样着急还不哭,大象伯伯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一次该用什么语气读呢?谁能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练一练可以加上什么样的动作才更形象呢?

引读。大象问:“……”

【以读为主,学生通过自主理解、体会、设计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提高了能力。】

(2)学习第五自然段

对于大象伯伯的不理解,这时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从它的话语中我们知道小青蛙深信一定会有朋友来救它,那么这句话要带着什么语气读呢?出示句子(强调“自信、一定”重读)谁来体会一下小青蛙这种坚定的信念。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困难会怎么办?说明了这只小青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青蛙?就让我们在读中感受吧!出示句子。

【发挥学生想象力,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情感体验。】

5、学习第六自然段

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小青蛙为什么要唱歌?大象伯伯是怎样夸奖它的?观察图片,共同朗读第6自然段,感受小青蛙得救的喜悦心情。

6、你喜欢这只小青蛙吗?为什么?

三、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做评委,评评谁读得好,提出意见。

【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普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环节不仅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评价朗读,主要是让孩子们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正确对待别人意见。】

四 、演一演

1、 小组为单位试演。

2、 推选优秀表演者,全班展示。

五、指导写字

1、学习四点底。

2、出示生字,观察每个字在田子格中的位置。

3、在书后田字格中完成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评议。

六、总结

学了这么一课你们有什么想法?

七、板书

快乐的

勇敢的 小青蛙

聪明的

评析:

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导入时以猜谜语的形式出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本课的愿望。识字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在交流、倾听、互评中领悟方法,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遵循一年级学生特点,采用游戏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提高了学习兴趣。阅读教学中能够以读为本,学生通过自主理解、体会、设计动作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人文性。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3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调整岗位职责请示报告(专业18篇) 2023年《护航》心得体会大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