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信任》中的诚信教育

小编:

《诚实与信任》中的诚信教育

诚实和信任即诚信,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苍白的话题,但同时那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如何让学生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努力去做一个诚信的人,更是要好好的引导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活的田地。因此,老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学生的心中是诚实的,可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却又不能给它表现诚信的机会。没有一个对他期待的眼神,没有给他一个适当的期待值,于是这种优点就会得不到壮大的机会,最终被杂草所覆盖。

学校教育是一块纯净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像《诚实与信任》课文这样的德育教育的机会,在课堂上把握教育接凑的脉搏,给学生以实在的引导,切实的教育。

一、要以文本为依托,透过语言文字去感悟“诚信”的意义。

正是因为本文蕴含着一个重要的道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自然会成为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但是,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不能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所以,我认为,在设计教学时,应该突出语文课的学科特点,不要过多的讲道理,而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感受,由文本出发,找到与生活的结合点,去获得教育。虽然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这些朴实的语言尤其值得让学生去读——默读体会,朗读悟情,分角色读明理。

二、紧扣题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得。我们在教学中不要让问题过于细化、泛化。是否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

1、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讲了件什么事?

2、为什么以此为题?

3、能不能换个题目,能不能把课题变为“信任与诚实”?

这三个问题是有层次的:由了解文章大意——体会文章中心——理解“诚信”的内涵。

三、将文本和生活相联系,让文理叩响心灵。

“诚信”不是教出来的,应该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内心准则,衡量它的标尺是道德。

在指导学生读了课文之后,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拨动学生心灵的弦,让这个故事震动他,让他和文本产生共鸣。我认为引导学生走进文中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是你或你的家人开车撞碎了人家车的反光镜,在那样的情况下,会怎样做?”、“假如你是小红车主人,当你看到这张字条时,你会怎么想?”(刚才大家也谈到了这一点,我很赞同!)想象的依据是课文,补白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会文”。这样的设计之后,还是应该回归课文,再读读对话部分,这样一来,才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个回环,“读进去”再“读出来”,读书明理!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诚实与信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循证医学心得体会(大全5篇) 2023年民警警衔晋升谈心谈话记录(通用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