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高考阅读能力突破靠积累非突击

小编: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阅读能力突破靠积累非突击 

当大众还在热议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时,许多高考学生已开始担忧高考会“加料”了,于是争相“恶补”莫言作品。此事源起之前的一则消息——语文出版社已敲定将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编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作品都入教材了,高考是不是会涉及呢?昨日,记者采访了沈阳二中语文组组长,沈阳市名师于宝山,他对这一现象的利弊进行了论证与分析。

诺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采访中,于宝山告诉记者,诺奖揭晓之前,许多学生对莫言并不了解,对他的作品更是一无所知。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学生们,感兴趣的是青春文学、偶像文化和快餐文化。大多语文生都喜欢韩寒、郭敬明,他们的作品不能说不好,但不可否认,青春文学相对比较浅薄,认识人生、社会的含量很少。“可以说,莫言获奖是推动中学生阅读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以往,学生们对那些挖掘人性的东西没感觉,而诺贝尔奖是世界公认的奖项,通过莫言获奖能让学生们认识到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从描写人性和理解社会、人生的角度去把握。 ?”“今天的孩子们面临更多元的社会现实,思想比过去的孩子复杂,理解能力应该更强,不担心读不懂。不能全懂也不要紧,有时候阅读是一种感受,能够有所感触,只要能有所思考,就很有意义了。 ?”于宝山说。

阅读能力要靠积累非突击

诚然,莫言获奖对中学生阅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否应该将其当做高考的方向去把握呢?对此,于宝山表示,现在莫言作品的确很热,引起了学生和家长不小的关注,包括二中也有不少学生在看。

读莫言的作品,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有选择性。选取莫言比较有代表性、有深度的作品,譬如《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等,建议学生们带着“好奇心”去读,可通过阅读了解莫言的写作风格和“魔幻现实主义”, 也可适当了解一下何谓“狂欢化”语言和“残酷叙事”,既能培养阅读兴趣又增长知识,如果像读考卷那样,好文章也会变得枯燥乏味;二是点到为止。莫言的作品象征意义丰富朦胧,不易驾驭,无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更没必要下大工夫将莫言作品当做高考方向去把握。一来高考是否涉及莫言作品还未定论,二来阅读还有个吸收的问题,如果滥读一气却吸收不了,只能是虚耗了光阴,对课业紧张的高中生而言实在得不偿失。

老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去阅读。如果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去“恶补”,这种“功利备考”的方式不但糟蹋了好作品,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记者了解到,还有一些学生担心高考会要求默写莫言的文章。对此,于宝山说:“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比较小,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阅读水平,而不是死记硬背。 ”

暂且抛开莫言的作品不谈,仅就阅读而言,于宝山对高中生又有什么样的指导和忠告呢?于宝山表示,高中生首先要将手里的语文教材读懂、吃透,这是阅读其他作品的资本和前提。

此外,可以重点读一下中外名著,鉴于名著都是大部头的,可将其拆开来阅读,每次读一两个篇章,尽量做到有计划、有目标,不要把阅读当成负担,要当成一种消遣的方式,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在不经意间养成的,只要读进去了,就会有收获。再者像《读者》、《青年文摘》这样富含哲理、内涵的杂志也可适当读一读,总会带给我们思索与启迪。

于宝山说:“阅读从来就不是突击能解决的问题,文学素养要靠积累,综合能力更要靠积累。俗话说的话,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只有读多、读通了,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水平和应试能力。 ”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高考语文复习必读:如何抓现代文阅读?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最新投诉物业公司(模板19篇) 2023年华为市场计划书(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