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精品教案43

小编: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飞速发展的,还要不要发扬愚公的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常识简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箕畚(   )  始龀(   )  穷匮(   )  高万仞(   )

孀妻(   )  智叟(   )  一厝(   )  荷担者(   )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   )(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   )

2.常识介绍

(1)作家作品:列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本文就是一篇有浪漫主义神奇色彩的寓言故事。它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文体知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四.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疏通文字。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并画出朗读有疑问的地方。

2.听读录音,要求,注意朗读有疑问的地方。(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自读课文,(同桌合作朗读,有问题的地方互相纠正)

4.学生独立学习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译出大意。(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5.整体感知: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故事。

【明确】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搬走两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2)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什么地方写“移山”的结果?

【明确】明确全文的脉络

故事背景——介绍两座山(面积、高度、地理位置)  故事开端——愚公率众移山

故事发展——愚公驳斥智叟                        故事结局——移山愿望实现

(3)按照要求找出下列句子

《愚公移山》中表现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反驳智叟的观点的句子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 河曲智叟亡以应            

(4)愚公的精神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明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五.自学检查,成果展示

(一)通假字

1.指通豫南。              “指”通“直”,直到。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4.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5.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6.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二)一词多义

1.方      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2.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3.固      汝心之固【顽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

4.亡      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5.其      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            其妻献疑【他的】

6.之      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7.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8.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在哪里】        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9.而      面山而居【表示修饰】    何苦而不平【表示承接】  而山不加增【表示转折】

(三)词类活用

1.吾与汝毕力平险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

3.面山而居                  名词用为状语,面向着。

4.聚室而谋                  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

(四)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三夫”后置。)

2.宾语前置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焉”提前)

3.状语后置 告之于帝。(状语“于帝”后置。)

4.被动句       帝感其诚。(译为: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5.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

六.合作探究,品评鉴赏

1.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何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明确】这两句话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大,意在存托愚公形象的高大。山越大,越显出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也就越显出愚公的形象的高大。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作了铺垫。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家里人是怎样的看法呢?

【明确】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

其次是愚公妻“献疑”: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最后是意见一致,立即行动。

3.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明确】

(1)在“遂率子孙……”句的句首省略了主语,主语应该是“愚公”。(共5人)

(2)首先,“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其次,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

4.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说说有哪些不同?

【明确】

(1)性质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却首先是反对,他的“笑”是讥笑,特别是一个“止”字,它是“阻止”。智叟说话的语气也很强硬,“甚矣,汝之不惠”这个倒装句,充分表露了他的反对情绪。“甚矣”——“太过分了”,是脱口而出。

(2出发点不同。愚公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出于对完成移山任务的关心,重点是商讨移山的具体问题,句子的着重点在“且焉置土石”(回答时也着重在这一点)。智叟则不同,他是讥笑,压根儿反对。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的说话存在着不切实际的故意夸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还不能拔起山上的一根草),这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不同。

(3)气氛不同。与家人的论争气氛热烈和谐,与智叟的论争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气氛不同。反复朗读愚公的一席答话,要求读出气势。而愚公与家人的论争,实际上是一次“民主讨论会”,统一思想之后立即付之行动。

5.这场论争反映了什么呢?

【明确】反映了对待困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智叟——逃避困难。

愚公——①艰苦奋斗精神;②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③发展变化的观点。(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6.故事的结局是天神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

【参考】

(1)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结局不仅没有损害愚公的形象,反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把两座大山背走,这个神话结尾烘托了愚公的形象,说明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

(2)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3)这种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由于古代生产力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和自然的矛盾很难克服,只能以幻想的方式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七.自主总结,疑点追踪

1.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

【明确】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要点有:(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2)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3)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就是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人提出“移屋说”,意思是说愚公“移山”不合算,还是“移屋”合算。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已经是一种诡辩,不合理的。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寓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

2.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参考】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嫦娥”探月卫星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3.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这儿的“愚”,没有讽刺的意味,他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就像社会上有些人说“雷锋傻”,雷锋在“智叟式”的人物眼里是“傻”,实际上他是崇高伟大,愚公也是如此。这儿的“愚”不但没有讽刺意味,还有“贬词褒用”的作用,从“愚”字中透露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智叟”的“智”有讽刺的意味,是“褒词贬用”。

八.课时小结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我想,愚公精神的实质就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和毅力。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人人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嫦娥”卫星的发射成功?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人人都自私自利,哪里会有雪灾地震后人们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人人知难而退,哪里会有咱们国家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求我们的梦想!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人物形象分析

愚公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他有长远眼光,有坚强的毅力,思想坚定,有奉献精神。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他自以为是,傲慢、武断,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

用意:作者反用其意,是带有明显讽刺意味的。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用智叟的“智”反衬愚公的“愚”,加重了对比色调,并增加了讽刺的色彩。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精品教案23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农行学党史心得范文(21篇) 发展对象转预备党员表态发言范文(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