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学反思

小编:

《蒲公英》是一篇童话故事,以优美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道理,同时也讲述了一个自然常识,像蒲公英这类植物在泥土里才能茁壮成长。

蒲公英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讲,是及其常见的植物。教学《蒲公英》这一课时,我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认读“蒲”,再说说蒲公英的样子。有学生说:“蒲公英长得很普通,就像一棵草。到了春天,它就会开出黄色的小花。”另一学生补充道:“有点像向日葵。“我接口道:“是呀,它长叶、开花、结果。谁知道她花儿谢了以后是什么样儿?”孩子们都知道,但不能正确的描述。于是,我出示课文的第一节,让学生图文对照,了解“花瓣”“花托”“绒球”“小降落伞”所指的部分,学生很快明了了。在学生读通这两句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洁白”、“可爱”、“小降落伞”、“”蓝天白云、“随风飘荡”,想象成熟的蒲公英种子脱离妈妈的怀抱后,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向广阔天地的愉快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觉得这样的咀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学生养成准确、清楚、具体地表达语言的习惯。

本文是要求复述的。首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搞清故事的开端、

发展和结局,以此作为复述的线索。其次,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书,如自由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理解太阳公公嘱咐的内容,以及两颗小种子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体会文章的寓意,情感上和太阳公公、小种子们产生共鸣。最后,用上阅读时所抓的那些重点词语,尤其是把太阳公公嘱咐的话作为抓手来复述课文,已达到积累和丰富语言的目的。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