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31

小编: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语:

谈到朱自清,我们很容易便会联想到曾经学习过的他的一些文学作品,比如说……?(《背影》《匆匆》《春》《荷塘月色》……)教师可对作品进行简单介绍。

在我们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先生被公认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可和古典散文相媲美的名篇的散文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抒情散文《荷塘月色》(板书题目)

二 作者以及相关背景介绍(可先让学生就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朱自清的情况进行相互交流、补充、介绍)

朱自清,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卓越的散文家。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我们所要学习的这篇《荷塘月色》最初发表时间是1927年7月,当时的作者正担任清华大学的中国文学教授,住在清华园西园。本文中所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内。

大家也许都知道,在1927年的时候,正是国内大革命失败的时候,蒋介石为了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不惜以众多共产党员和人民的尸体作为踏脚石。一时间,中国大地被笼罩上了一层白色恐怖。中国民众与革命先驱都为中国找不到出路而苦闷彷徨着,我们的“民主战士”朱自清也正处于这种情绪之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写和生动写照。

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或教师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2 学生自读。

3 选两个学生上台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乘( )凉 煤屑( ) 踱( )着 点缀( )

颤( )动 霎( )时 敛( )裾( )

媛( )女 蓊( )郁 袅( )娜( )

弥( )漫 倩影( )

独处( ) 妙处( )

空( )隙 天空( )

一脉( )相承( ) 脉脉( )含情( )

4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5 教师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可和朱自清以往的其他散文相比)

明确:《春》:节奏明快,富含朝气

《背影》:包含我对父亲及父亲对我的深情

《荷塘月色》:用纯美,优雅的语言写别致的景色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语

上节课我们主要是初步了解了有关《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基本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正式学习这篇经典的抒情散文,看看它究竟经典在什么地方。我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读,读的时候请大家思考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二 分析课文。

1 学生自读。

要求:①找出表明作者游踪的词语: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回家门。

②划出直接表明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见书)

③归纳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颇不宁静—寻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

2 理清作品思路

说明:《荷塘月色》的空间和心理的结构都是圆形的。

从《荷塘月色》的外结构即空间结构来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路到荷塘然后又回家门,依照圆形空间顺序描绘这次的夏夜游。

从内结构即心理结构来看。作者的情感思绪从不宁静,寻求宁静,得到宁静再到失去宁静,同样是呈现一个圆形。

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作者深深了解,作为在社会中存活的人,是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呢?曹操、李白等人尚可借酒排忧,但喝下之后才明白“酒过愁肠愁更愁”。因此在作者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他“乐得暂时忘记。”但是,不管喝酒也好,宁静也好,超脱也好,这些都只是暂时的、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是要回家,获得片刻的宁静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到喧闹中去。

三 具体分析课文

1 提问: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哪句话?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加点字板书)

2 提问:你们认为作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呢?

明确:①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愤激

②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担忧

③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教师总结: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这句话在这篇散文中称为“文眼”,放在篇首,为整篇散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有了“不宁静”才会寻求感情的“派遣”。这样才想起日日走过的本不起眼的荷塘,也因此引起下文的继续。

3 提问:本文中还有没有其他的语句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思绪?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教师点拨:可以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文眼、上下文,抓住关键词理解。

明确:①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像超出平常的自己……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课文第3段)

这整整一段作者都在抒发自己的情感。他感慨自己平日里的身不由己,整段话流露出他对现实对环境的不满之情和孤独寂寞的心情。现在,在这个没有其他人的夜里才能暂得宽余。“且”字表明这种只是暂时得到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以及暂时逃脱的喜悦的心情。

②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课文第6段)

“但”含有转折的意思。本来荷塘四面蝉蛙鸣叫,是何等的热闹。可是再热闹的场面还是不能感染作者那依然难以摆脱的绵绵不绝的愁绪。一个“但”字风回路转,将作者从暂时寻得的解脱中拉了回来。同时,这句话也照应了文眼的“不宁静”。

③这真是有趣的事情,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课文第7段)

作者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忽地返回到灰色的现实中,这时作者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自然是无奈、失落之情溢于言表了。

④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满塘盛开的荷花令本来就很敏感的作者更是触景伤情,想起生长的故乡来。“到底”一词流露了作者对故乡江南的依恋。作者自大学毕业之后,先后到杭州、台州、宁波等地任教,到清华之后,更是常常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今晚”,作者寻求佳境意在摆脱困扰自己的“不宁静”的心情,回忆往事怀念过往,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是不可能的。

四 课堂小结

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在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月色,反映的正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就是想要摆脱自己“心里的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间安宁的心境的反映。由这种情绪所决定的荷塘,呈现的必然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下节课,我们就来正式欣赏一下在作者口中赞不绝口的荷塘美景。

第三课时

赏析课文的画面美

一 导入语

《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所描写的荷塘只是清华园中一个极其普通的荷塘。然而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这个本来普通的荷塘,却变得秀美静谧,美得令人神往。难道是朱自清先生的笔是传说中的马良神笔?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些许疑问走进荷塘。

教师提问:我们由文章的题目可以知道,本文主要描写了两种景物,分别是“荷塘”“月色”,那么文中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

明确:4、5、6段

二 学生朗读课文4—6自然段,读后说说对“荷塘月色”的感受是怎样的。

教师提示:写景,必须抓住景物的特征,并且运用一些文学技巧来写。力求将景物描写的形象、灵动。那么,朱自清先生在这三段中又是怎样进行景物描写的呢?下面,我们将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围绕以下几个问题交流一下:

这一段描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体现了景物什么样的特征?

描写时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技巧?

(讨论完毕后,请各小组推选代言人代表本组在全班交流发言)

第四段:

1 主要写了“月下荷塘美景”:荷叶、荷花、荷香、荷韵(具体见书)

2 写景技巧:

动静结合。作者先写荷叶,再写在绿叶中盛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些都是描写静的画面。但只有静的画面还不足以突显美景。紧接着,作者捕捉到微风吹过后的叶动花颤的情景:“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作者描写的动的画面。动静结合,更是形象的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不写一个“月”字,却处处见“月”。这月色在哪里呢?它就融化在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后的对荷塘的具体描写之中。作者夜游是在深夜。如果是黑暗的环境中,即使再美丽的景色我们也会看不见。所以,那田田的叶子、袅娜的花朵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的映射下而形成的。

第五段

1 主要写了“荷塘上的月色”。

提问:“月色”是虚无飘渺的难写之景,作者又是怎样对“月色”进行描写的呢?

明确:作者借荷叶、荷花以及荷塘边的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具体见书)

2 写景技巧:

虚实结合。第5自然段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里是实写。那么哪里是虚写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虚中见实,实中见虚。贴切地表现出了在朦胧月色下荷花荷叶飘忽的姿态。写出了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衬托手法。如果只是单写月光,那么这一段的景物描写就比较单调。所以,作者又着力描写月色下的投影:有“参差”的“班驳”的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月光和黑影、倩影交错相映,将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而繁杂的图案。

第六段:

1 主要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出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2 写景技巧:

浓淡相间。本段开头写月光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都围住了。“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而杨柳的“丰姿”就在这迷蒙的雾气中显露出来。这里作者着墨较浓。然后,作者再写从树梢上隐隐约约可见的一带远山,树缝里透出的一两点路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声,这些只是作者随意的点染,是淡写。整个段落浓淡相间的勾勒出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量词的运用较好。“一片荷塘”“一团烟雾”“一带远山”“一两点路灯光”等等,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

第四课时

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一 导入语

在《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不仅画面美得令人心醉,它的语言同样也很美。那么,它的哪些词语,句子令人感觉优美呢?

(给学生5分钟时间勾画。选几位同学朗读勾画的词语和句子。)

二 教师提问:我们在刚刚的勾画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在这篇散文中有很多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现在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见书)

分析:1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荷叶的风姿。作者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两者不仅在形态上很相似,而且作者借由“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被风微微吹动的动态美。用比喻修辞手法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和形象性。

2 连用了3个比喻修辞手法。分别描绘了在淡月辉映下的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丽的本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3 把“清香”比作“歌声”。这句话运用的比喻手法比较特殊。作者写的是闻到的荷花的香味,却将它比作是听到歌声。这种修辞手法我们称为通感:利用各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用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手法叫通感。在我们这句话中,本来写荷香,但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用声音的飘渺悠扬来描述、表现香味的幽雅淡远,启发人们从舒缓飘渺的歌声中去体会荷花香的那种时断时续,时有时无的特点,将难以描写出的感觉具体化了。

4 写出了微风吹过荷叶时传送的快速。

5 写出了月色淡而净,有动感,一泻无余的特点。

6 写出了荷叶与荷花在月色下的特点:奶白色而有娇艳欲滴的实感以及轻柔飘渺的姿容。

7 写月影,灌木的黑影给人阴森恐怖的感觉。

8 写出了月光,树影明暗糅合的特点。在这句话中,作者将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相比较,同样是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把难以捉摸的光和影变化成了跳动、悠扬的旋律,

使意境更加温馨,幽雅。

9 写淡月下树色的阴暗迷蒙,渲染了荷塘四周幽静的气氛。

10 写出了在灯光的映照下月色的朦胧、迷人。

三 课堂小结

作者以艺术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的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展现的是荷塘月色令人惊异的美。而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

在这几节课中,我们领略了《荷塘月色》的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但作为美文,《荷塘月色》的美不仅仅只有这三种美,它是多方面的美。希望同学们能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美、体会美。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飞向太空的航程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