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9

小编: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体“表“的特点,了解时代背景,

准确地掌握文中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反复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课文陈情于表,情深理切,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一、 导入课题: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 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 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整体感知,重点研习文本。(出示教学目标1、2 3)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词句:

⑴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和在词义: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茕茕孑立 床蓐

猥以贱微 生当陨首 责臣逋慢 犹蒙矜育 过蒙拨擢 宠命优渥

期功强近 终鲜兄弟 除臣洗马 刘病日笃 更相为命

⑵注意以下加点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以: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表以闻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⑶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

慈父见背 二州伯牧所见明知 形影相吊 晚有儿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闻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愿乞终养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不胜…之情 臣之辛苦

⑷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3、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

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死母嫁(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抚养(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4、熟读第二段。

5、指导背诵第三段。

孝治大道(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不矜名节(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祖母病笃(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不能废远(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6、熟读第四段。

7、解题:讨论: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

引导: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什么呢?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那么,李密的这个奏表,题为《陈情表》,“陈”是陈述的意思,“情”注解没有,那是什么呢? 提示: 情:1.(事实);

2.(孝情、忠情);

3.(忠孝之道)。(投影)

三、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检测:检查背诵课文一三段.

二、 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出来。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 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3、思考讨论: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引导:这个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 事?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4、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道理,实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情理不言而喻。(投影)见上图

5、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

6、小结: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 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三、作品评价

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引导: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 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导:2、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①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② 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四、布置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

板书设计:

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为状 动之以情→

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实情、孝情

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晓之以理→

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忠孝难全,

先孝后忠

教学反思: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长亭送别》教案7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奖学金申请书(优质20篇) 精选书店探店心得(案例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