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课堂节录4

小编:

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 如同在赏一幅幅画。教学中, 我和学生一同走进江南的冬景, 欣赏江南的美景, 感受江南的悠闲。本文就学生所鉴赏的课文第七段做了课堂实录。

师: 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会把我们带到如诗如画的意境中。课前已经布置同 学 们 从 文 中 选 一 幅 你最 喜 欢的画面 , 说说 自 己 喜 欢 的 理由。现在, 大家可从 景物、手法、细节描写、具有表现力的词语或作者的感受以及你的体会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 1 : 我特别喜欢第七段。首先,作 者 选 取 的 景 物 都 具 有 典 型 的 江 南特色: 河流边的三五人家、河上的长桥、远处的小山、树枝槎桠的杂 木 树林、门前的乌篷船、茅草屋以及 屋 里的 酒 客 。 所 有 的 景象都笼 罩 在 微雨中, 一幅画面于是跃然纸上, 有 着 江南特有的恬淡与雅致。尤其是这细细的密密的绵绵的雨, 使整个江南水乡都笼罩在朦胧之中, 恍如一个世外桃源, 很有味道。其次, 我还对文中的酒客做了这样的想象: 他手中的酒, 一定不是酒性很烈的白干, 而应该是绍兴老酒—— —女儿红之类; 喝的时候一定不是直着脖子, 一饮为尽, 而是浅斟慢酌。这样才符合江南人的特点,体现江南人的悠闲自在。比起北方人的豪爽 与 刚 烈 , 多 了 几 分 柔 情 与闲适。

生 2 : 我从这段读出了作者精巧的构思。作者并没有一股脑儿为我们铺开江南的景象 , 而 是 用 作 画 的 手法, 一层一层、一笔一笔、 一点一点地把我们 引 进 有 小 桥 流水人家的那种温 馨 的 幻 境 , 手法 很 像 画一幅水墨画。他思考全面, 观察有序, 下笔准而有度。他先写村子, 再写长桥, 然后写远阜, 最后写树枝, 从近到远, 在空间上作了延伸。再着力写近处人的活动与门前的小船, 对于远处景物作者就用那绵绵细雨作衬托, 远的朦胧, 近的 清晰, 显现了画画中虚与 实 的 关系。这样远近虚实完美结合, 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可谓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学生鼓掌)

师: 你学过美术?

生 2 : 是的。

师: 难怪你从作画的角度解读这段优美的文字, 读得如此到位。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这样评 价 郁 达 夫 的 游记: 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 画 不了浙皖的山水。可见, 作者笔下的山水就是一幅幅山水画, 而且是非常优美的山水画。其意境就如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生 3 : 如果说从整体上看这是一生 3 : 如果说从整体上看这是一幅水墨画的话 , 画 中 还 有 一 处 是亮的, 那就是 “茅屋窗中画上的一圈 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 作者最后加上去的这 “一味红黄” 给整幅画增添了 光辉, 使之更有明暗的对比, 富有层次。

生 4 : 我还觉得作者似乎是边作画, 边与人交谈, 在交流中把我们 带进江南的冬天, 冬天的江南。你看,“你试想想” “你说够不够悠闲” “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 ‘暮雨潇潇江上村’ 的一首绝句吧” , 这些句子好像就是在问我们: 这样好不好?这样够不够? 这样有没有把江南人的悠闲都画出来了? 在交谈中, 我们就随同作者走进了水墨江南。

师 : 在 大 家 的 品味中, 我 还 仿 佛看到了文字背后站立着的作者, 看到了正在作画的郁达夫。那是个温文尔雅的江南男子—— —平等、 温和、 细腻,戴着金丝眼镜。我们仿佛就站在他边上, 看着他拿着画笔, 边画边点边聊。

生 5 : 我最喜欢的是这段中“若再要点景致进去, 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 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 天垂暮了, 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 屋 窗 中 画 上 一 圈 暗 示 着 灯 光 的月晕” 这句。微微的小雨点缀着江南的河港, 吹到脸上的是湿湿的风, 游客在河港旁的茅屋中暂住, 天色昏暗了, 主人点上一盏油灯, 昏黄 的 灯 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 有点发红, 手 边是一大碗酒。笑声, 在空气中传得老 远 老 远 …… 这 样 的 文 字 让 我 身 临那个下着微雨的冬日夜晚, 听见雨水打在柴草上的声响, 一切都是如此平和而安详。

生 6 : 我最喜欢“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 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 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 。 信手一个 “洒” 字, 就给画面添上了如烟似雾的朦胧背景, 而 这 “ 白雨” , 下得既不拘束, 也不豪爽, 而是充满了洒脱飘逸。

生 7 : 这段文字中江南的 “悠闲”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认为江南的冬景之所以这么迷人, 不仅仅是因为他特有的柔美与润泽, 更多的是因为在这冬景中洋溢着的那种悠悠然的情味。

师: 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也觉得江南最令人陶醉的, 最令作者这一江南人不能忘怀的恐怕就是“悠闲” 二字。你先说说这 “悠闲” 引起了你怎样

的共鸣?

生 7 : 作者拿着画笔, 为我们缓缓展开的一幅画卷, 先是村子, 然 后是长桥、 远阜、 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再然后, 乌篷小船便出现了……随手拈来的闲适的景象, 说得远些, 类 似陶渊明因淡泊名利而隐居的田园, 使人有了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的心境; 说的近些, 便像极了双休日我们放学回家, 躺在自己床上的那种满足。

生 8 : 这种悠闲, 也不仅仅体现在这段文字中, 我觉得整篇文章都流淌着闲适。比如冬日早晨老人孩子曝背谈天, 那是我们很熟悉的生活。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 和爷爷一起坐在屋外, 靠着墙壁晒太阳的情景, 温 暖的阳光下, 爷爷会用他硬硬的胡子茬刺我的脸, 空气中有时还会飘来甘蔗湿湿甜甜的味道。比较现在的生活,那是多么温馨又悠闲的日子。( 学生鼓掌)

师: 那么, 这江南的冬景, 实际上主角还不是景, 而是人, 是 江 南人 悠闲的生活、 悠闲的心态?( 学生点头同意) 是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这样的江南, 这样的风景, 养育 了 这样 的江南人。曝背谈天的、 郊外散步的、 三五 人 家 会 聚聊天的、茅 屋 里 饮 酒 的……展现的都是这种悠闲。 “悠闲” 便是贯穿全文的 “神” 。大家还有什么感受?

生 8 :“一切景语皆情语。” 江南是孕育作者生命的摇篮, 是作者获得真性情的沃土, 所以, 作者在抒写江南的冬景、描绘江南人的悠闲时, 我还读到了作者心里涌动着的对 这 方水土这方人的热爱。因为爱, 江南的景也就具有了梦幻的美; 因为爱, 文章才更具迷人的魅力。

生 9 : 我还注意到了文中 “说不出的悠闲” 这 “说不出” 三个字, 觉得这与老舍在《想北平》中所说的 “对它的爱, 我说不出” 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 : 美 学 家 说 : 一片自然风 景 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在这片风景中, ,我们不仅走进了江南人的心灵, 也走进了作者郁达夫的心灵: 他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江南, 用自己的灵魂去热爱江南, 用自己的情与爱去抒写江南。那么, 请大家为这幅画取个恰如其分的标题吧。

生 9 : 微雨寒村图。生 10 : 微雨缀寒村。

生 11 : 水墨江南。生 12 : 冬霖闲卷。

师: 大家觉得哪个最好?

生笑: 都好。

师: 都很好, 真是难以取舍。

生 12 : 我认为我取的最好, 既概括又有意境。

师笑: 何以见得?

生 12 :“冬”是季节,“卷”是画面,“霖” 是背景,“闲” 是意境。

师: 好。如果说, 是郁达夫引领同学们走进了江南水乡, 我觉得是同学们引领我走进了 “冬霖闲卷” , 品读了如诗如画的 “水墨江南” 。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劝学》(节选)导学案8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如何写人大代表述职报告简短(2篇) 最新创业计划书800字模板(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