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小编: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小说写得比较含蓄,而且用了嘲讽的手法,高一学生是看不懂的。他们完全可以误解本文的主题是“赞扬战士为了保卫祖国,不怕伤痛”,还能找到“理由”:1、标题的典故,2、文中对大炮的歌颂,3、对烈士纪念碑的向往。最多有点感受的是“战争太残酷”。教师的讲解如果依样画葫芦,(网上的一些教案,多是抄来抄去,重点不突出,说得也不清楚,依样画葫芦)教学的结果必定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连教师也说不清楚的灌输而已。我觉得教学中的重点,一是要让学生对作家及创作思想有清楚的了解,二是对本文这种含蓄嘲讽的写法要了解,三才是小说的人物和其他了。

本文是教学板块的第二篇,有第一篇奠定了基础,加上对本文的深入了解,达成有关目标是不难的了。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及创作思想,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认识战争的摧残性和毁灭性。

2、了解本文的特点,学会欣赏嘲讽的手法,学习心理独白的写法。

3、学习小说的人物分析,了解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安排:第一教时学生自习思考,第二教时赏析讨论

预习思考题:

1、本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2、作者想表达一个什么思想?

3、怎样理解小说的标题?(标题原来的典故和意思,在本文有作者什么用意)

4、“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读书期间怎么样?受伤迷糊中有哪些思想认识碎片?由此,他是属于哪一类人物的典型?

5、人物有怎样的悲惨遭遇?悲剧的根源在哪里?

6、本文运用了嘲讽的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几处来说明。

7、说说你对本文“心理独白”这种描写手法有什么认识。

8、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9、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10、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分析。

第2教时教案

一、正常导入

二、整体认识

学生回答:(先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讨论,再在班级交流)

1、本文写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

2、作者想表达一个什么思想?

第1题答案: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地点:战地医院。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人物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想知道自己伤得怎么样,在迷糊中最后终于逐渐弄清楚。

第2题答案:表现战争的摧残性和毁灭性。

三、了解作家作品,深入理解

1、德国的良心——海因里希·伯尔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出生于德国科隆市,祖先原是英国的造船工人,16世纪前后迁居欧洲大陆。父亲是以雕刻宗教用品为职业的细木工。伯尔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是家中的第八个孩子。他幼家境困难,童年是在十分艰难的境况下度过的。1937年,伯尔在科隆国立文科中学毕业后,在波恩一家店里当学徒,22岁时又回到了科隆,考入科隆大学德国语言文学系学习。同年9月,二次大战爆发,伯尔被征人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4月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战后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并在他哥哥的木匠铺做工,在科隆市统计局任助理员。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同年应邀参加文学社团“四七社”活动。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战后的德国文学是在废墟中开始重新建立起来的,因此,伯尔作为新一代的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年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小说通过一个名叫安德烈亚斯的士兵在二次大战中的遭遇,特别是他在这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杀的恶战中的思想活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愤怒谴责的立场。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总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通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他认为“战争是无聊的”,它像“伤寒病”一样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但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启动了德国人民认识战争的灾难。上个世纪70年代后,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那·勃罗姆》(1974)为其赢得世界声誉。

伯尔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自、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心独自。

1972年,伯尔由于“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做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还先后获得过德国语文学院乔冶·毕希钠奖等十几种文学奖,他还先后担任过德国笔会主席(1970)和国际笔会主席(1971—1974)。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作,伯尔已成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欧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2、作家背影

伯尔生在一个既产生了黑格尔、马克思、爱因斯坦,也孕育了歌德、席勒,还有巴赫、贝多芬的民族,又产生了希特勒纳粹的民族。也是这个以理性著称的民族,在20世纪将人类拖入了两次巨大的灾难之中。身为一位艺术家,伯尔的思考方式是感性多于理性,道德多于概念。这位艺术家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优势,他一贯的批评态度被同样地感性称呼为“道义法庭”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 伯尔的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他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也批众传媒和教会。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正义的良心”。1985年伯尔谢世时,联邦总统亲自抬棺为他送行。伯尔去了,但下了无尽的精神遗产,他不但属于他的故乡,他也是属于世界的。

四、深入理解,正确赏析

学生思考讨论:(先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讨论,再在班级交流)

1、怎样理解小说的标题?(标题原来的典故和意思,在本文有作者什么用意)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读书期间怎么样?受伤迷糊中有哪些思想认识碎片?由此,他是属于哪一类人物的典型?

3、人物有怎样的悲惨遭遇?悲剧的根源在哪里?

第1题答案:小说标题的典故: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牺牲。希腊人为纪念这些阵亡的战士在温泉关立碑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故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我们在此地阵亡,至死忠于他们的命令。”小说的标题用了省略号,省略号有省略“至死忠于我们元首的命令”意味。这就把充当炮灰和为正义献身混淆在一起,一嘲讽法西斯的愚民教育,二嘲讽人民的受害愚昧之深。

第2题答案:“我”是一个受法西斯愚民教育毒害很深的德国青年。“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比较准确的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①从对炮声的感觉:不是憎恶战争,而是欣赏战争,在为战争唱赞歌,说明“我”中毒太深;

②希望自己刻上校史:分不清善恶,省略号说明根本不知为什么上战场,麻木,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③在校吸烟,百无聊赖的度时光,没有一次能把花瓶画得象样,能把字描好:有点玩世不恭,不满学校单调的生活;

④多次因疼痛而叫喊,并未引起对战争的思索和悔悟;最后发现自己的伤势并念叨“牛奶”,似乎有一点对和平生活的眷恋。试想如果他没有受伤,在战场上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定是一个冷血的法西斯杀人机器。

第3题答案:当然战争也给了狂热的“我”以毁灭性的打击:本该学习的年龄,却去充当炮灰;学美术的,却失去了双臂和一腿。根源是希特勒的独裁统治,德国人民的麻木崇拜。

(希特勒歪曲尼采思想并利用其思想实行独裁统治和武装侵略,真正的灾难是思想统治,引导思想崇拜的人,等同恶魔,一旦崇拜者与被崇拜者因为崇拜而迷失方向,必将引发难以预见的持久的灾难,希特勒和法西斯就是这样的恶魔。 文中的“我”很年轻,社会阅历不足,本该认真学习,却糊里糊涂的去打仗,受了那么重的伤,却依然是糊里糊涂,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人物,在我们感叹他个人悲剧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有种更大的悲剧呢?想想一个希特勒,几撮纳粹,能成什么气候,但问题是人民为什么参加纳粹,为什么为纳粹卖命,这是社会悲剧。)

五、欣赏艺术手法

讨论回答:(先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讨论,再在班级交流)

1、本文运用了嘲讽的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几处来说明。

2、说说你对本文“心理独白”这种描写手法有什么认识。

第1题答案:标题含义的嘲讽,欣赏炮声的嘲讽,学美术断双臂和一腿的嘲讽,廉价容易得到的纪念牌的嘲讽,香蕉上写字的嘲讽等。

第2题答案:按照潜在的意识写,跳跃的画面穿插,可以表现意识的模糊,人物的不清醒状态。

六、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第1题答案:《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第2题答案: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第3题答案: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七、师生小结

八、作业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2年酒店保安部年度工作计划(8篇) 最新大班小动物告别会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小动物告别会教案设计意图(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