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外国诗两首》教案及练习

小编:

《星星变奏曲》、《外国诗两首》

二. 重点、难点分析

《星星变奏曲》

1. 了解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 引导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 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 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外国诗两首》

1.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三. 新课讲解

(一)《星星变奏曲》

1. 朦胧诗:

朦胧诗派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是其代表人物。朦胧诗派的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星星变奏曲》就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2. 朗读诗歌并整体感知: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找出诗歌中相似或反复的诗句,说说异同。

“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和“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构成反复句。

前一诗节是肯定结构,而后一诗节是否定结构。

(3)划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说说它们的象征义。

前一诗节:星星、湖、萤火虫、春天、诗、蜜蜂、睡莲、鸟、白丁香、火、旗子等——温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征。

后一诗节:夜、寒冷、冰雪、苦难的诗、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等——冰冷、可怕、残酷——黑暗的象征。

(4)把握感情基调。

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寒冷残酷的现实的厌弃和憎恶。

3. 问题研究:

(1)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变奏曲”?

本诗前后两个诗节在结构上基本一致,但诗歌在意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上,形成强烈的对照,这就是变奏曲。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4)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①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②“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③“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4. 小结: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本诗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巧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一气呵成,诗人以“星星”象征光明,塑造一系列最美好的东西,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但诗中的“星星”又有特定的情境和意义,它的光芒,不同于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这正展示现实与理想相背离,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光明的理想。

(二)《外国诗两首》

1. 《蝈蝈与蛐蛐》

(1)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仅25岁。

(2)朗读并分析诗歌:

①这首诗在构思上的特点:

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②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③尾声:

“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鸣叫”,理解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的联系: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的特点,从而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2. 《夜》

(1)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2)朗读诗歌,归纳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以动写静) 静谧、美丽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3. 小结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一诗虽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

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娇阳(jiāo) 凝望(níng) 颤抖(chàn) 僵硬(jiāng)

B. 疲倦(juàn) 憧憬(chōng) 覆盖(fù) 微漾(yàng)

C. 沉浸(jìn) 栖息(qī) 银波(pō) 昏晕(yūn)

D. 消逝(shì) 朦胧(méng) 静谧(mì) 闪铄(shuò)

2. 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①③④②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③④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家乡像跨上骏马,日新月异地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B. 小王的衣服做得真好看。

C. 他整个一生对人类的解放事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D.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4. 下列句子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感谢你们的热情邀请,我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光临指导的。

B. 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同学要及时醒悟,努力改邪归正。

C. 您的意见提得很好,我们一定想办法改进。

D. 大会主持人对发言的人说:“你说不清楚就不要再说了。”

5. 下列用词造句有误的一项是( )

A. 轻描淡写:文学创作中的题材,有的需要浓墨重泼,有的需要轻描淡写。

B. 脍炙人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C. 虚怀若谷:刘伯伯虽然知识渊博,著述很多,可仍然虚怀若谷,平易近人。

D. 因地制宜: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6.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蝈蝈与蛐蛐》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创作的十四行诗,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B. 俄罗斯诗人叶塞宁的《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C.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光明的理想。

D.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既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二)阅读:

[文段一]

天空 于坚

天空永远流着

从这个世纪到那个世纪

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

在鹰和闪电的上面

在神的上面

天空日夜流着

没有岸

没有帆

也没有波浪

星星和萤火虫 晓雪

远天的星星

有时只像萤火虫那样

但它毕竟仍然是星星

近处的萤火虫

有时会像星星那样

引人注目

但它终归只是萤火虫

1. 读过《天空》之后,你能试着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对“天空”的感受吗?

2. “诗者,思也”,你认为《天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考?

3、《星星和萤火虫》采用对比手法,通过“远——近”、“星星——萤火虫”的对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4. 比较《萤火虫》和《星星和萤火虫》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试写一段赏析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

[文段二]

雨中曲

都市里生活的人,对于雨常常态度暧昧。闷热时下场透雨,赶到了凉快,赞两句“好雨”!但大多时不以为然,甚至常常抱怨下雨的诸多不便。尤其是骑车的人,雨的光临往往置他们于狼狈的地步,我就遇到过两次。

一次是在春城昆明,从云南大学里会了朋友出来,半路上突然下开了大雨。铜钱大的雨滴,砸在脸上,辣辣的。眼前一片白茫茫的的水帘,躲不开,仗着年轻气盛,索性直冲了过去。路旁的行人潜在屋檐下,指点呐喊,不知是幸灾乐祸还是羡慕我的英勇。总之,尽管淋得透心凉,却不感到损失了什么。这是我遇雨的第一次“壮举”。

第二次是两年以前,和一位同行到某刊组稿。那家杂志社因原址拆迁造楼,搬到了郊外。我们出门时天色就晦暗了,及至完成任务归来,雨就不客气地落了下来。一路上把我们淋得个不亦乐乎,最后只能摘掉眼镜,穿着背心,在雨中蹬着自行车。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天地间依然是白茫茫一片,我们的自行车像海上的鱼雷快艇般疾驰着,豪壮与狼狈兼而有之,确是难得的又一次巧遇。同行的伙伴是位小有名气的诗人,好像当时从雨中还觅得几行诗句,不知后来发表没有。

两次雨中驱车的经验,使我悟出了一点点道理。即在未雨绸缪时,心中常存着幻想或侥幸,以为仅仅是零星小雨,不碍事的。及至雨大了,总想找个地方暂避一时,这种苟安的心情也属正当。可惜往往到此时你的衣服已半湿,路途已过半,感到不如“豁出去”为好!这才胆粗气豪起来,大有睥睨一切的英雄气概。此时举目望去,田野无人,大道无车,仿佛天地宇宙间特意为你安排下洗尘的豪雨。襟怀顿感开阔,不由得信口哼点什么,来庆贺自己探得了雨中奋进的三昧。每看见偶有一步三挪、生怕淋雨的过客,总要投以高傲的一瞥。这一瞥所包含的轻蔑与怜悯,如果此人有知的话,足以使他无地自容。却偏偏忘却了自己先前的踌躇,真应了一句古谚:掉下河的人不怕雨大。

细论来,我这被两场豪雨淋出来的感触,委实平淡而浮泛,解嘲多于认真。但我却真见过遇雨不惊、悠闲自如的人。那是在云南的边疆小城芒市。

那是个“街子天”,芒市异常喧闹,街市上摆满了土特产,任你尽情地挑选和欣赏。其热闹的程度,并不亚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甚至还多了许多乡野气息。

可是,雨也要来凑热闹。于是一场慌乱,一阵喧嚣,浮尘不见了,只留下一些零星的果皮草屑,而雨却迈着急速的脚步,快乐而放肆地在马路上走动着。人民的慌乱是可想而知的,但我却看到不远处一队斑驳的色带在缓缓移动。近前才看清,原来是一行身着彩衣的傣家少女,挑着各自的物件,排成雁阵,从容地走着。她们的身段婀娜,神态自如,风摆柳般挑着担子,浑似表演着孔雀舞的演员!雨对于她们,好像根本不存在似的,她们那种安然行进的优美姿态,实在难以形容。总之,我被她们吸引住了。一打听,才知道她们是不躲避雨的。傣族人对于水十分酷爱,认为水是吉祥的象征,是洗涤万物的灵泉,因而雨淋到身上,非但没有城里人的惶恐,反感到一种身心的陶醉!雨在边疆,在善良的傣家人中间觅到了知音,寻到了密友,发现了自己在物质意义之外的精神价值,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不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吗!

都市的雨又下起来了。不知此时此地的雨,与当年飘落在边陲的雨,是否来自同一片云朵。我相信在这块开阔的土地上,雨是一视同仁、一往情深的。因此,我愿意再一次果敢地冲入雨中,把自己被都市喧嚣的烟尘污染了的身心,爽快酣畅地洗涤一番!

雨,下得更大些吧!

1. 从全文看,应当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雨中曲”?

2.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都市里的人和边陲小城的傣族少女对雨的不同态度?(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来回答)

3. 第5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怎样理解“我这被两场豪雨淋出来的感触,委实平淡而浮泛,解嘲多于认真”?

4. 比较下面原句和改句的表达效果,说说原句比改句好在哪里?

原句: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不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吗!

改句: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

5. 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 农民说:春雨贵如油。作家李健吾说: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是意兴盎然了。本文作者说:雨,下得更大些吧!面对雨,你会有什么感想呢?请以“雨”为话题,或讲述一个小故事,或描写一个场景,或生发一段议论。(可以不拟标题,100—1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B 2. C 3. D 4. C 5. D 6. A

(二)阅读:

[文段一]

1. 永恒、深邃、神秘、博大、宏大、肃穆、庄严、包容……均可。

2. 诗人仰望天空,沉浸在对天空的敬畏之中,对时空永恒、天地肃穆庄严产生深深的景仰之情。(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 表达了诗人宁愿做永恒的星辰,不愿当渺小萤火虫的人生态度。

4. (略)

[文段二]

1. 人类对雨的颂歌。

2. 对比。突出傣族少女遇雨不惊、悠闲自如的情趣。

3.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我”淋雨是被动的(大雨之前心存侥幸,及至雨大又想苟安,苟安不得才想着“豁出去”),和傣家少女雨中的从容和陶醉相比感触是平淡而浮泛的。“解嘲多于认真”是指“我”对淋雨的感触和对雨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浮浅的层面,不像傣家人深得雨的奥妙。

4. 原句用反问句式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改句只是一般性陈述,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5. 表达了作者渴望雨的到来,希望用雨荡涤灵魂的思想感情。

6. 略。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幼儿园预防地震安全教案小班 幼儿园防地震安全知识教案(五篇) 副校长先进事迹材料(模板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