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童趣》教案

小编:

教学目标:

1

、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

、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3

、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培养珍惜生命,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2

、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3

、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教学难点:

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法学法:

导读、品读、探究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板书课题。

1

、齐读李白的《长干里》思考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儿童的什么?

资料:长干里

李白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疑。

“竹马”是小孩子跨在竹竿上当马来骑,这种游戏表现了小孩子丰富的想象和天真。

2

、作者、作品介绍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进行展示。

沈复,生于

1763

年,

卒年不详。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清代散文家。他一生长期做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能文善画,著有《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原书为六卷。书中记叙了夫妻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和各地游览见闻,记叙了自己大

半生的经历,欢娱处和悲苦处两相对照,真切感人。

3

、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文言

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4

、检查预习: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

教师强调朗读要求,然后学生带问题读课文。

⑴这是一篇文言文。可能学生会在语言上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但要注意读时要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字音准确;所谓“腔圆”,就是上发音饱满。(字音)

⑵朗读要注意抑扬顿挫。(停顿)

⑶朗读还要读出感情。

2

、学生齐读后,完成注音:

童稚(

zhì

藐小

(mi

ǎ

o)

项为之强

(ji

ā

ng)

(y

í

)

鹤唳

(lì)

(yí)

凹凸

(āo tū)

为壑

(hè)

癞虾蟆

(l

à

i)

(há) (ma)

土砾(

庞然大物(

páng

凹凸

(

ā

o t

ū

)

(h

è

)

3

、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

作/青云白鹤/观。

(6)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

蹲其身,使/与台齐。

(8)

见/二虫斗草间。

三、合作学习,探究质疑

1

)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

a

、自由朗读课文;

b

、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c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d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2)

教师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句子直译六法

a

扩:单音词扩成现代汉语双音词。

b

换: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

c

留:古今通用的专用名词。

d

删:句首尾的语气词、连词、副词。

e

调:特殊句式调换顺序。

f

补:省略内容或关联词补出来。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巡视,参与讨论,加以点拨。


四、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分小组分段落完成译文并完成以下题目。

1

、词语积累

(

)

张目(睁大眼睛)

藐小(细小)

(

)

其(它的,指

藐小之物

。)

(

所以

)

时(常常)物外(超出事物本身)

私(自己,我)

拟(比作)于(在

)

之(助词)

或(有时)

昂(抬)首(头)

(

脖子、颈项

)

(

强,通

,僵硬。

)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

慢慢地

)

(

)

观(景象)

(

果真

)

(

鸟鸣

)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

自己

)

(

)

(

兴趣

)

(

原来是

)

(

)

(

)

(

用鞭子抽打

)

(

赶、驱逐

)

(

它,指癞蛤蟆。

)

明察秋毫:

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

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夏蚊成雷:

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2

、文言文虚词积累:

的用法:

1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之,的。

)

(2)

首观之,项为之强。

(

之,指蚊子。

)

(3)

使之冲烟而飞鸣。

(

之,蚊子。

)

(4)

驱之别院。

(

之,它。指癞蛤蟆。

)


自编口诀:之的用法有多种,位置变化意不同。动后代词名前的,名动中间不翻译。

五、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理清文章结构,背诵全文。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

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及时反馈。

二、提问预留的两个问题,明确答案。

①围绕“物外之趣”

②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三、合作学习,探究质疑。

1

)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

a

、自主思考,探究结果。

b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c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2)

完成以下问题的探究。

①、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

(“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②、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观

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 ——观察的收获 )

③、阅读第

2

3

4

段,想一想:只是“明察”“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

(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④、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

(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⑤、

“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将癞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而不是将它处死?

(珍惜生命,热爱小动物;处置有度

;不忍心。)

⑥、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

?

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⑦、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

四、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五、总结反思:

《童趣》是一篇饶有兴味的文章。作者的奇思妙想引发我们很多美丽的联想和想象。其实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是在联想、想象甚至幻想中产生的。少年儿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我们应当把它充分开发出来,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多姿多彩。同时希望同学们能逐渐引起对文言文兴趣,多多积累文言词汇,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请以

童年

为话题说一句优美的话。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翻译课文

2

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

板书设计:

自然景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

草丛、虫

蚊、土砾

联想和想像

森林、野


兽、丘壑

怡然自得


癞蛤蟆

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

大快人心

(

鞭打、驱赶

)

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

2

、学习本文语言的质朴美。

学习重点:

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

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指导点拨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出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录相片)。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明确学习目标:

1

、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

)渲染(

)闲暇(

)奢望(

呵责(

)蹂躏(

)猝然(

)眺望(

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

获益匪浅

盛名

蹂躏

呵责

猝然长逝

迷醉

沉醉

2

、整体感知:

课文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相结合)

品味思考:

、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韧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俭朴

重大发现

保持安静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著勤奋)

3

、探究研读:

1

.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

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神,

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4

、拓展延伸:

(投影显示资料)

在缅怀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伟大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

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

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

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

--

这是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意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

--

证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

--

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

困难情况下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

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本文语言的质朴、真诚。

.

学生自由谈谈对文章语言的看法。(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点拨:文章语言的质朴、真诚,表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师总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我们已经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教学反思: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世说新语》导学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精选果树实训心得体会大全(18篇) 写人物我的好朋友作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