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学案

小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学案

【学习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字词;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领略作者的情怀;3、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增加古文积累量。

【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诗人,进步的思想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浪淘沙词九首》其九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就是其中的一首。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

2、“说”、“铭”

“说”、“铭”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记事、抒情,以表达作者的志向或见解等。此类文章有《爱莲说》、《师说》、《马说》等;“铭”分两类:一类是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勉励自己的文字;另一类是埋于地下记录死者生平事迹,即墓志铭。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注意句末的韵。分为座右铭、器物铭、墓志铭、居室铭、山川铭等。

3、文言虚词“之”

A、作助词,a、相当于“的”。(故时有物外之趣)b、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的后面,不表示是在意义,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不翻译出来。(久之,目似瞑……公将鼓之……)

B、 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语的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C、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 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② 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又砍几刀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2)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儿”、“那”、“那儿”、“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① 渔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非常惊异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事。

陋 室 铭 刘禹锡

【自主学习】(15分钟)

1、预习检测

(1)了解作者

①本文作者 ,字梦得,号 ; 代著名诗人。其诗与白居易齐名。人们非常熟悉诗人所写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竹枝词》中的名句: ,《浪淘沙》九首中的名句:

。本文选自

②陋室即简陋的房子,是作者被贬和州时住的房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 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陋室铭( ) 德馨( ) 鸿儒 ( ) 案牍( ) 苔痕(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有仙则名 ② 有龙则灵 ③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④ 谈笑有鸿儒 ⑤ 往来无白丁 ⑥ 无丝竹之乱耳

⑦ 无案牍之劳形 ⑧ 可以调素琴

(4) 找出本文的对偶句:

2、借助工具书结合课后注释疏通文意,翻译全文。

3、放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特色,力求读出韵味。

【合作探究】15分钟 (各小组从下列问题中任意选取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可多不可少。)

1、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细读品味。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3、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

4、本文结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

5、短文结尾“何陋之有”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文章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

7、为什么说“陋室”不陋?作者这样说是否矛盾?

【展示提升】10分钟

1、规定内容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环节的结果,相互补充,优化答案)

2、自由展示(背诵、默写、质疑……)

【反馈巩固】

1、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追求,激励自己的学习。

2、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根本原因是:

爱 莲 说 周敦颐

【自主学习】15分钟1

1、预习检测

(2)将下列横线上的内容填写完整。

①本文作者 ,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世称“ ”。著作有:

②“说”是古代一种 的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写法上不拘一格,自由活泼,篇幅不长,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蕃( ) 淤泥( ) 濯( )清涟 不染( ) 亵玩( ) 噫(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可爱者甚蕃 ② 出淤泥而不染 ③ 濯清涟而不妖。

④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⑤ 予谓菊 ⑥ 陶后鲜有闻

(4)短文第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句与下文构成一种什么关系?

2、借助工具书结合课后注释疏通文意,翻译全文。

3、放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特色,力求读出韵味。

【合作探究】10分钟

1、小组合作从下列问题中选择若干个进行探究,准备下一环节的展示。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2)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3) 作者将莲花誉为“花中君子”,请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品质?

(4)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展示提升】10分钟

1、各小组选派中心发言人汇报本组所选的问题以及探究的结果。

2、自由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反馈巩固】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本文写作特色。

《陋室铭》:(1)作者写陋室不是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写山水开始,用山水作比喻,引出陋室,这种方法叫比兴。这里的比兴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2)作者没有直接写陋室的“陋”,而是写到陋室造访的鸿儒、作者闲暇时抚琴、阅读经书等活动与“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表明了他对那些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厌恶,愿意过一种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生活的情趣;(3)结尾用类比的手法借诸葛亮的茅庐,扬子云的亭子和孔子的话,表明自己愿意做一个向他们那样的人的远大志向。

《爱莲说》:(1)短文语言凝练优美,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借菊花、牡丹反复衬托,既突出莲花的品性,又表达了自己在污浊尘世间保持高洁品行的情怀;(2)借三种不同的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出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突现自己崇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高洁品德。这是典型的

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写花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

2、完成下列反馈自测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0分)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甚蕃( )

德馨( ) 淤( )泥 洗濯( ) 清涟( )

隐逸( ) 亵( )玩 鲜( )有闻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是陋室( ) 鸿儒( )

无案牍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 )

三、根据诗文内容填空(10分)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

2、《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

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译: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陋室铭》复习指南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健美操学期教学总结(6篇) 2023年校园运动会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