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学案例3

小编:

多视角阅读 个性化感悟

——《皇帝的新装》教学案例

建议思考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思维活动。

课前思考:

就《皇帝的新装》的故事而言,学生是很感兴趣的,但是要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学习、分析本文,培养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则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必须创设一种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可以有效地使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培养。

案例描述:

猜 想 故 事

上课伊始,我对学生们说:今天上课请大家先把语文课本放到抽屉里,全班同学都带着疑惑的眼神照着做了,有些同学还嘀咕这是怎么回事。我接着问:“大家有没有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说:“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不过,首先,我想跟大家一起边听故事边猜想。”

随后,我便叫事先准备好的语文科代表朗读,其他同学听并猜想,猜读时,到了一个新的开头,不急于往下读,而叫学生试着想像:

例如:读到“为了穿得漂亮”,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都漂亮到了什么程度。

读到“来了两个骗子”,可以想像一下,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

读到“都看不见这衣服,”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会怎样想,怎么办。

读到“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可以想像一下,这个老大臣看到骗局会有怎样的表现。

读到“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可以想像一下,这个官员看到骗局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读到“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皇帝看到骗局又会有什么表现。

读到“第二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可以想像一下,宫内宫外看着光身子的皇帝将会怎样,结局会怎么样。

学生表现的极为踊跃,纷纷举手猜想自己心中的故事情节。

猜读想像这一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想像力。随后,“我以这篇课文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那么文中的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呢?讨论后,明确,骗子——行骗,皇帝——受骗,两位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子——揭骗。这样通过疏理情节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课文内容。

皇帝和骗子

以猜读想像为契机,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评价故事中的人物。于是,我说:“下面,我请同学们来评评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学生有的翻书,有的沉思,慢慢地有些同学举起了手。

有的说:“这是一个愚蠢之极的皇帝,他手下的大臣阿谀奉承,丑态百出。”有的说:“这个皇帝大爱慕虚荣了,所以才被骗。”有的说:“这是一个昏庸的、不可救药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有的说:“这是一个虚伪的皇帝,他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却不敢说出来。当他意识到百姓讲的话是真实的时候,他还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对于皇帝,大家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的,而对骗子则肯定会有争议,于是我问: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你如何评价骗子?

有的同学马上说:“因为皇帝极其喜爱新装,所以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用织新衣来骗他,可见骗子的狡猾。”而有个同学说:“老师,我对骗子的看法和大家的看法有点不同,我觉得这个皇帝整天只关心新衣服,不理朝政,骗子这么骗他,可能是希望皇帝能吸取教训,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同学话音刚落,全班就议论开了,有认为说得对,也有认为说得不对,并各自从书中找到依据。赞同者说:“骗子骗皇帝,以毒攻毒,好!”“骗子如果是坏的,那就应该把他们绳之以法,而课文结尾却没有这样写,可见作者也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反对者反驳:“骗子不值得肯定,从主观上说他们行骗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课文当中对骗子的细致描写中就可以看出。”学生的热烈讨论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对于学生的这些独特感受,我充分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问题,对文章要有个性化的理解。得到老师的赞赏,学生的学习兴致自然就更高了,他们积极思考,对于刚才的回答又作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比如有一学生说:“其实这个皇帝也挺可悲的,一个这么简单的骗局就能骗了他,证明他的智商极低,他想知道哪个大臣称职的愿望不仅没有实现,还在自己的国民面前丢尽了脸,偷鸡不着蚀把米,可悲啊,”另一学生对于大臣、老百姓不敢说真话这点表示自己能理解,他说:“如果当时他们说了真话,明摆着要引来杀身之祸。人应该要珍视自己的生命啊,所以还是以后再想办法见机行事比较好。”类似的这种“出格”之言这里不再一一枚举。

说 真 话

“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不敢说真话,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情况?”当我把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一下子安静了,随后,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赞赏地点点头,学生说:“如有一次我做了坏事,由于害怕老师的批评,撒谎。”话闸一打开,学生马上活跃起来,有的说:“有一次考试偷看,为了不让同学耻和笑老师的批评,而不敢说真话!”有的同学甚至联想到社会上的弄虚作假的事,如:领导检查、假冒伪劣等等,不一而足,我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接着,我话锋一转:“请问同学们,如果你当时在皇帝游行的现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一下有关说真话的话题。”有的同学马上站起来说:“如果我当时在场,那我肯定不敢说,因为那明摆着是要杀头的吗!识时务者为俊杰。”有个同学反驳说:“我不怕死,我会大胆地说出来!因为做人要诚实。”经过一番争论,后一个同学的话还是获得了大家的普遍赞同,有个同学还用了“头可断,血可流,英雄气概不能丢”这样诙谐的语句,引得大家的一片掌声。我也适时地进行小结: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皇帝回宫后

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讨论后,于是,我便引导学生续写故事,我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皇帝回宫后会怎样?那两个骗子的命运又如何呢?请你们拿起笔,大胆想象,续写这个故事。”学生非常高兴,纷纷地进行写作。我在巡视时,发现有的说皇帝回宫后被活活气死了,有的说两个骗子逃走了,有的说皇帝改邪归正了,有的说皇帝还是老样子,不思悔改……真是五花八门。随后,我又指名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续写,并当场师生一起点评。最后,再布置下个星期的班会课,进行课本剧表演。

课后反思:

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因此,学生和课文的直接对话是阅读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本课的教学中就用猜读、多角度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趣盎然地去读,概括人物性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而续写故事、课后演课本剧则是让学生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潜力。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语文教学如何充分发挥语文的思维、情感优势,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语文的个性化阅读,确实是语文新课程教学值得好好探究的问题。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皇帝的新装》教案27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幼儿园十二月工作计划及重点(二十篇) 根据写作文 根据一张照片写作文6篇(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