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

小编: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 掌握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精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毛泽东《题庐山仙人洞》诗:“天然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欲见美景须要一定的体力和毅力,才会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情怀啊!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王安石登山有什么感受。

二、了解作者及文体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宋神宗时实行变法,后因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受阻。他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退隐后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文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散文雄健峭拔,诗歌清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今存《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

“记“是指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它取材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记下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其特点是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生动,记叙翔实。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有带抒情色彩的,如《小石潭记》等。

三、背景材料

公元1051~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神宗至和元年)4月,他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这年7月以追忆形式写了这篇说理散文。

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有前洞后洞,前洞较浅,后洞幽深,究竟多深,通向何处,不但王安石“好游者不能穷“,至今也未有人走到底。

四、阅读课文

(chán)禅院

(pū)仆道 前仆后继

禅 仆

(shàn)禅让 (pú)仆人 风尘仆仆

五、翻译课文

一词多义

有碑仆道(道路,名词)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刻,动词)

(1) 道 (2)为

何可胜道也哉(说,动词) 于人为可讥(是,动词)

非常之观(平常,寻常,形容词) 有穴窈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3) 常 (4)然

常在于险远(常常,副词) 然视其左右(然而,连词)

古今异义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序数十一)

(2)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义,……的缘故;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词类活用

(1)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2)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3)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 名词作动词,命名)

(4) 火尚足以明也(“明” 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5) 则或咎其欲出者(“咎” 名词作动词,责怪)

(6)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 形容词作动词,弄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文字;“名” 名词作动词,识其本名,说明白)

(7)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六、分析课文

1、内容结构

第一段,考证“华山”得名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甚众 ——盖音谬也

第二段,记游后洞 未极夫游之乐

第三、四段,由游生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及作者

2、具体分析

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第3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第4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第5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3、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

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七、练习(略)

八、作业

背诵全文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白居易《琵琶行》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主任委员就职表态发言稿(热门21篇) 最新高中元旦文艺晚会节目 高中元旦晚会活动策划(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