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高中教师资格证教案

小编: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联系初中所学《曹刿论战》,学生介绍《左传》,教师补充材料,《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整体把握

1、解题:理解题意,你会想到那些信息?

2、介绍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三、研习课文

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指名学生评论优缺点,概括你所听懂的故事

齐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提出疑难字词。

第二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为什么攻郑?

提示:秦晋围郑,郑国危如累卵。联系时代背景,

这一段25个字介绍了哪些内容?找出重点词:贰、军、于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找出重点词句如“辞” “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已”

讨论: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一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由男生齐读第三段,

本段字词较多,要求翻译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鄙、陪、敢、济、肆、阙

全体同学考虑: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地理到历史,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

(勇)退:烛之武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不计得失,舍小存大,顾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缒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巧)退:既有运筹帷幄、了然于胸之计谋,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辞。

可看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4、学生齐读第四段,解决字词如“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讨论:晋侯在秦军撤退时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秦军?本段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主要考虑到“仁”“知”“武”的道理。

三、精读课文,体会课文叙事特点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四、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成功地劝说了秦君,凭一己之力,解救了郑国,其劝说的艺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主要从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烛之武的一段说辞,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言辞巧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们评在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五、作业

1、尽量背诵

2、归纳文中词性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现象

3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退秦师再次印证了“舌头”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战场。对此,你感受如何?请联系你所了解的史料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题目自拟。

提示:可以结合史料从“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阐述自己对“口才”的认识。具体史料可以联想到毛遂义正词严,说服楚王与赵国缔约;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卫了赵王的尊严;诸葛亮舌战群儒等。

【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秦晋退兵

五 越晋难治 妙

论 亡郑利晋 语

救 舍郑利秦 退

郑 晋人无信 秦

国 晋人无厌 师

教案2 小狗包弟

【学习目标】

1、阅读文本,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2、品味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走出文本,联系作品,感受生活,认识自我。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感情。

【学习难点】 感悟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

【课时设计】 2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讨法与引导法、点拨法相结合;

自主学习与合作研讨相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调查:爱狗的同学有多少?你喜欢狗的什么特点?

――狗,聪明、可爱,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著名作家巴金也养了一条狗,并写了一篇回忆性散文。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散文《小狗包弟》。

二、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绍

1、走进作者(出示幻灯片)

2、走进特殊时代 (出示幻灯片)

3、《小狗包弟》

巴金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因而有了《随想录》。《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

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里,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文革中,小狗包弟的命运会怎样呢?我们来看课文《小狗包弟》。

三、整体把握

(一)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边听边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标好段落数;给陌生字注音;标出关键句和全文的“文眼”(中心句);

2、梳理:全文讲述了几条狗的故事?主体故事是什么?全文结构怎么划分?

3、思考: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二)检查字词:熟悉字词,并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揪回来(jiū) 头破血流(xuè) 满身是血(xiě) 血迹(xuè)

脚爪(zhuǎ) 作揖(yī)租赁(lìn) 倘使(tǎng) 胆战心惊

篱笆缝里(fèng) 解剖(pōu) 堕入(duò) 绿草如茵(yīn)

(三)简要复述本文说了几条狗的故事,哪条狗的故事是主体故事?

――两条狗:1、文革中把艺术家当朋友的狗;2、作者的小狗包弟。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是文章的主体。

(四)理清全文结构,标出“文眼”:

序幕:引出包弟(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眼前)

开端:介绍包弟(2)--------------包弟来历

发展:友爱包弟 (3-5)---------七年相处 回忆

结局:送别包弟 (6-10)---------一朝离别

尾声:想念包弟(11-13)--------真心忏悔 (眼前)

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具体探讨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探 究:

1、作者产生“歉意”的原因;作者因“歉意”而产生的内心痛苦;

2、理解并评价作者表达“歉意”的意义。

(一)阅读“ 序幕 ”部分(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思考: 1、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这一“序幕”部分,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1、在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狗的忠心与人的冷漠、残忍,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2、这一“序幕”部分,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①作为引子,引出作者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文革时期;奠定了散文的感情基调--悲伤。

(二)阅读“主体”部分(2-10):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

思考:

1、小狗包弟有过哪些经历?随着包弟经历的发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2、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用意是什么?

3、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4、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1、包弟的经历-- “我”的感情

被转送给我,亲密接触――――欢快

被追杀,不知如何安排――――忧虑

被送走时――――――――――轻松

被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沉重

被解剖,至今自责――――――歉意

2、①找出写“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几件事?②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③用意是什么?

怕生识趣(它不咬人……叫几声就安静了)

客厅作揖(作几个揖,计糖果吃,引客人发笑) 正面描写

守候亲热(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亲热的样子)

日本客人拍摄包弟

日本女士过问包弟 侧面描写

爱人讨骨头喂包弟

包弟特点: 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

描写包弟聪明可爱的特点,用意是什么?

――包弟越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一家人就越不忍让它离开;作者一家与它情感深厚,对它的离开也就越悲痛;

--也为后来作者深深的痛苦和忏悔埋下了伏笔。

3、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这是为什么?

-- ①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里通外国嫌疑);②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 (“四旧”嫌疑);③当时人人自危,力求自保,无暇他顾(人们划清界限自保)。

--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

4、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这种人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

--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种人对作者则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对于生存在那样特殊时代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我们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体会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5、体会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前: (7)胆战心惊,害怕

(8)暗暗地流泪

(9)睡不好觉

--(个读找出,并解说)文革中,作者无法自保,包弟可能带来的“抄家”和苦难让他害怕;可怕的劫难与可爱的包弟让他感到自己的无助与抉择的痛苦,只有暗暗流泪。

后:齐读第10段,请同学找出作家的内心变化的三个词, “轻松 ——沉重—— 自责” 并解说:

――轻松:

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轻松了。

――沉重:

他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自责:(读一读表现“自责”的句子)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请理解巴金内心的痛苦与自责,一辈子的熬煎!

五、总结课文

读了小狗包弟的故事,感知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在那个特殊时代的厄运,了解到作家内心痛苦的挣扎。

六、作业

教案3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一、导入:

1.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2.复习有关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作品等知识。

在现代散文的长卷中,朱自清的散文独树一帜,引人注目。他以优美动人的篇章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想必那至诚至深的亲情、那生机勃发的自然景象已永驻你美好的记忆中了吧!那就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展示投影):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朱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名作《荷塘月色》。 3.简介《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下面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1)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 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2)用词句美、 语言美。

3)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2.)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3.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秋风中荷花

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4..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5、 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画面很美。

(2)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

⑶品位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

⑷教师分析: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⑸ 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一个拟人。

A.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B.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C.“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C.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 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 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 “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对。 “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 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6)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 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7).出示知识图示。

(8)再次诵读第四段。

(9)作业: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答案:

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两岸是彩绘的屋檐。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教案4 短歌行

教学目标:

1、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掌握诗歌内容。

2、反复朗读,抓住“诗眼”,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体味作者的忧思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激昂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诗句。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抒发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希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下面我们来学习曹操的另一篇言志代表作《短歌行》,看看这诗中,是否也是抒发同样的壮志豪情。

二、解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乐府又有《长歌行》。长歌、短歌一般认为是歌声长短而言。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短歌行》是用于宴会场合的歌辞。

三、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曹操,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终于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孙权、刘备)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典故: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四、 初步感知课文

1、生自读,并明确注音。

2、请一男一女生朗读,生对比互评,师做相应指导,统一感情基调(语调放慢,雄浑之气)。

3、听读,加强学生的情感熏陶。

五、 解读第一段

1,明确诗眼,切入诗歌

师引:一首诗里,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这就是诗眼。那么,如果让同学们在诗中找出一个字,作为这首诗的诗眼,能找出来吗? 明确:“忧”。(板书)

“忧”,作为诗眼,也就贯穿着全诗,体现整首诗的思想感情。那么,作者为何而忧呢?(能否从诗中找到答案?)

明确:“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请生齐读,感受曹操当年的气势。

2、体会“对酒当歌”的心境

师引:“对酒当歌”,这歌唱得慷慨激昂。我们可知道,这是在怎样的场合?(宴飨宾客之时,场面盛大热闹。)在这盛大的场面上,作者曹操感叹:人生几何!——人的岁月能有多少呢?(启发学生回答)

明确:人生短暂,就像早晨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很快就给蒸干了。

人生短得就像朝露,作者苦于失去的日子那么多。在这里,我们就知道,作者的忧,是因什么而忧呢?

明确:人生苦短(板书)

师引:诗人“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慨当以慷——是慷慨的间隔用法,“当以”这里没有实际意义。这是作者为了押韵而调换了语序,实际是慷慨。(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在这慷慨激昂的歌声中,诗人忧愁难于排遣,那诗人以何解忧呢?(明确:“酒”。)

在古诗词当中,写酒的不少,同学们能否举出几个例子?(生发言,师解说)

明确:“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那么,对于曹操来说,酒是不是能够帮他解忧呢?

曹操哀叹人生苦短,忧愁不已,人生在世也就短短几十年,那来个即时行乐不就行了吗?曹操所忧,是否仅仅就忧人生短暂呢?这其中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含义?我们接着看。

3、体味作者真正的解忧之法——贤士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句如何理解?(请一学生参考课下注释回答,师明确)

明确:这首诗原来是《诗经》里的情诗。《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即使我不去找你,你就不可以跟我联系吗)

思慕情人,变成思慕贤才。正是因为你啊,他总喜欢低吟《子衿》这诗章。这里就指出了“忧思难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忧的是贤才不来。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慕之情。(板书:贤才难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话又如何理解?(请一学生回答,后明确)

明确: 呦呦四句出自《小雅-鹿鸣》本是周代朝廷与民间宴请宾客的诗句,鹿喜欢群居,每当找到地上的蒿草,便呦呦地呼唤同伴相聚而食。这里曹操用来再次表达自己对贤才的礼遇。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思想感情。

小结:这就是第一段。在第一段中,诗人告诉我们,他忧的是人生苦短,忧的是贤才不得。那我们就再来感受一下诗人的忧。

请男生齐读第一段,注意体会曹操“忧”的情绪变化。

六、解读第二段

1、体会曹操求贤解忧的慷慨之气。

师引:诗人的忧,是通过他的慷慨之气表现出来的。忧的情绪,肯定会贯穿于整首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下一段。看看曹操的忧,又有何表现。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如何理解?(生答)

明确: “掇”:摘取之意。天上的月亮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把你摘下来?这就奇怪了,作者要去捉月,为什么?(根据生的反应引导)

明确:摘月亮实际上是比喻。明月比喻什么呢?(贤才) 贤才像天上的明月,说明?(求贤而不可得)

为此,诗人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种忧从内心中迸发出来,绵绵不绝。

请一学生朗读下两句,并解释。

明确:“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枉”是屈驾之意。这句是说,希望客人能长途跋涉,从四面八方屈驾前来探访我曹操。 “契阔谈嚥,心念旧恩”作者想象与贤士在一起谈天宴饮,宾主契合,重温昔日的情谊,何等畅快。

师引:既然贤士都来了,还聊得这么开心,作者还会忧吗?忧什么呢?(根据学生反应引导,可联系写作背景。当时曹操是在做什么?——欲荡平孙刘势力。)

明确:功业未就。(板书)(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

功业未就,是求贤不得的深化。也就是无论贤士来多少,都不会感到满足。

2、体味曹操善待贤士的决心、建功立业的大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句为何提到乌鸦?

明确:①联系写作背景,作者是在宴请诸将,畅饮之时,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一时感怀赋下此诗。 ②乌鸦,比喻的是贤士。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化景为情。乌鹊难以择枝的情景,寄托贤才无所依托。以乌鹊南飞的图景比喻贤士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无所适从,曹操劝他们别再犹豫,要善于选择明主贤君。

解读“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确:“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厌:满足。比喻无论多少的贤士来他都不会感到满足,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典故。《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见课下注释)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也表明自己竭诚待贤的决心。

七、总结全诗

纵观全诗,曹操的“忧”源于人生短暂,想要成就功业却苦于贤才难求。他最忧虑的,就是求贤而不得。整首诗实际上就是曹操在招纳贤才,为自己完成大业而努力。

这首诗通篇以“忧”贯穿全文,但是在忧中,却表现出成大业者的慷慨激昂之气。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次朗读全诗,更深地体会曹操的忧思情怀。

全班齐读,把握曹操的慷慨大气,“忧”而奋发之情。

八、拓展与作业

讨论:曹操,是英雄或枭雄?

联系《三国演义》和影片《赤壁》(客观把握历史,客观评价曹操)

写一篇小作文《曹操,我心目中的英雄/枭雄》。

九、板书设计

短歌行

曹操

人生苦短

忧 贤才难求 (招纳贤士)

功业未就

教案5 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

2、问答与拓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上课前,我想提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知道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克尔·杰克逊吗?你们知道他们是哪一个国家的人吗?对,就是The United States。看来,我们的同学们对美国是非常熟悉的。可是,我要问:我们对美国的现状了解多少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的生活状况了解多少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了解美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也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1、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从而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他带给人们的启示是黑人不应该被隔离,而应受到像其他人一样的待遇,而且应该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68年3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2、背景简介(六十年代民权运动)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传单:“你去上班时,请乘出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分开。

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关进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三、朗读课文

1 、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

(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2、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

3、考虑下面问题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8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林肯的雕像前;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四、学生精读课文,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呢?1——6集会的原因和目的。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注意第二节中的排比句及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综述现状悲惨;二、三句:物质上贫困,精神上遭受歧视,生活在自己家园却如流亡者一般。第四句:想把现状公诸于众。其中的比喻——穷困的孤岛:黑人穷困而孤立无援;故国家园:美国;流亡者:没有归宿感)

第二部分:怎样实现梦想?段落是7——16段

斗争的方式和手段:采用非暴力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最终目标:人身安全、平等居住权、平等选举权;

斗争的态度:坚定信心、毫不退缩、坚决彻底。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

17—25自然段,具体叙述自己的政治理想。

26—27自然段,展望美好的斗争前景。

28—32自然段,号召美国人民不分肤色、民族、宗教信仰,共同为实现种族平等而斗争。

五、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课文,揣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回忆所学过的演讲词,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教案6 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 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进入正课:

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三、鉴赏诗歌

1、朗读全诗,整体把握:写了什么情感?(引导学生紧抓题目明确诗歌内容和基本手法)

写秋天的景物,抒发悲凉的情感。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因秋托兴,借景抒情。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题解:《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2、再自读全诗,描述诗意。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

- 秋兴八首(其一)_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3、三读赏析:作为借景抒情的诗歌,

①写了什么景?从哪里看出?景物特点是什么?营造了什么意境?(提示:要抓意象、抓修饰词整体把握)

②抒发什么情感?从哪里看出?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具体说说。(提示:要抓情语、抓背景体味诗人情感)

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参考分析:

①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引刘辰翁评语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评价这一联:“气象足以笼罩,而复有开拓之余地,是绝好开端。”“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萧森”,萧瑟阴森。

②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这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③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④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4、背诵全诗,体会其诗沉郁顿挫的特点。

秋兴八首(其一)

露冷丹枫,秋气萧森

景 波浪汹涌,连接天地

巫山风云,下接地阴 深沉悲壮

故园心 气韵雄浑

情 忧国泪

教案7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标】

1.了解《红楼梦》前五回内容,及在全书的地位作用。

2.学习和运用“点评式读书法”,分析人物形象(林黛玉、王熙凤),并掌握古代小说的欣赏方法。

3.对作品中人物、环境能作出一些评价,对作品中精彩片断进行创作表演,提高分析鉴赏古典小说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2.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通过揣摩人物出场方式、语言、肖像、动作来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课前准备】

1.影像材料:对电视《红楼梦》进行剪辑,形成三个独立的影像材料:《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宝黛初会》。并在课前组织观看《林黛玉进贾府》。

2.音像资料:《红楼梦插曲》《终身误》《枉凝眉》《聪明累》《葬花吟》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曲。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往往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像《三国演义》就曾被搬上舞台、搬上荧屏。而最受人们欢迎的、被演绎的形式最多的恐怕要数《红楼梦》了,有京剧、越剧、婺剧、电影、电视剧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形形色色的人物。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

1.简介中国小说的发展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开始的。至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他在序里提出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白行简写的《李娃传》。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由这里再发展,便成为文人的独立的创作,这一类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者不寻常的英雄,而《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通过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沿着《金瓶梅》开创出来的道路,《红楼梦》问世了,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节选自吴组缃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2.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祖孙三代四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其中四次是在曹寅任内。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曹頫因牵连其间,被抄家,从此衰落,曹雪芹正值由盛而衰的过程,由贵公子降为“寒士”。这种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痛苦的回顾。他对社会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使他写出了揭示封建统治阶段、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

《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了贾府由盛到衰的变化,多方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段的腐朽的丑恶,显示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红楼梦》的影响:“开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也枉然。”(得硕亭《草珠一串》)

3.介绍与课文有关内容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做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做概要的了解。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光怀闺秀”是开篇,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交代贾府人物,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结构

1.播放有关课文内容的光盘,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感性认识宁、荣二府及有关人物。

2.展示CAI课件,使学生充分了解贾府的建筑结构,感知建筑美的特点。

3.学生分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并选代表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可选二名),然后教师适当点拨、评析。

多媒体显示:(1)主要情节:

①初进荣府 开端

②拜见贾母及众人 发展

③初见凤姐(重点) 高潮

④拜见两位舅父(未见) 继续发展

⑤陪贾母晚餐 继续发展

⑥宝黛会面(重点) 最高潮

⑦安排起居 结局

(2)根据情节可分为3个部分:

(3)内容要点(3个“第一次”)

①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

②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

③第一次描写小说主人公宝黛初次相见时的似曾相识,心心相通的微妙关系。

四、课堂练习

古代白话小说中有些词的词义现代汉语已不用了,或发生了变化。试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偏僻 便(biàn)宜 态度 媳妇 形容 老婆 可怜 夸张

偏僻 形容人的思想行为偏激、不端正 夸张 夸耀,自我炫耀

形容某一地区远离闹市、偏在一隅、荒远冷落、交通不便 夸大

便宜 方便 形容 形体容貌

物价低廉;占到不应得到的好处、小利 对人或事物的性状进行描摹

态度 人的神态风度 老婆 老婆子;老年女仆

对人或事物的看法和由此产生的行动;人的举止神情 妻子

可怜 怜惜 媳妇 妻子;已婚的女仆

同情怜悯,形容极少或极坏,不值一提,如“少得可怜” 儿子或其他晚辈的妻子;自己的妻子(北方)

五、课堂小结

作为古典小说的起始课,我们有必要介绍中国小说发展历史的有关知识。《红楼梦》这部代表着我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以其人物繁杂、关系错综、揭露社会现实深刻等诸多特点而著称。对此我们也应作简略的交代,以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是针对课文做的一些有关内容的介绍。

六、布置作业

熟读有关描写宝玉、黛玉出场的段落,揣摩人物形象。

教案8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为: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这段关于辛弃疾的介绍呢?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

——( 1 )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讨论完成)—— (1)看、拍、会、登

(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

“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5、全体女生朗读 ,请男同学激情饱满的朗读下片。

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师: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2、师: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张翰 —— 乐于归隐 _____(正)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______(反)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 1分钟后),大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

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 用典

师: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6、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

师: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教师小结:真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呀!我真的很佩服同学们的理解,很多话是老师想说的,你们都说到了。

五、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也不例外,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下面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

六、对比鉴赏,拓展延伸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师: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七、师生再次跟读这首词。

师:美的艺术我们该反复欣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诗情画意中再次倾听辛弃疾最真实的心跳。

八、小结

这首词立意辽远、意境开阔,它仿佛令我们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像这样的壮观景象,一般的凡夫俗子难得有心领略,而鹪鹩偃鼠之辈则消受不起。在这里我们感谢辛弃疾,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丰富的精神食粮;感谢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爱国情结。

板书:

上片:江月 山景落日 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下片: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运用典故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教案9 《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1)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2)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2、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阅读和分析本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陶冶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祖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远大的政治情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教学难点

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著名作家冯骥才,前几年赴法国访问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在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问道:“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但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请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会怎样回答呢? 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多方启发,让学生充分发挥)。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在三十年代写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时代背景

让我们了解一下,鲁迅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提示,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4 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 1、2 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 3、4 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 5—9 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 5 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 6 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 7 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 8 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 9 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 10 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 1 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 19345 年 6 月 4 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

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怆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僧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z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一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置作业。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礼尚往来 自诩 残羹冷炙 冠冕 (2)完成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

(3)预习课文后半部分,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和理解一系列比喻的含义。

附:板书设计

拿来主义

送古董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画 媚外求荣

送活人


教案10 说“木叶”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难点: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

教学方式 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诗圣”杜甫有一句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其中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呢?天上掉下来的木头吗?(学生回答)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词的鉴赏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把握,今天我们就走进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板书课题)

二 交代预习情况

课前预习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处理了相关的生字词,并对文中的诗词做了大概的了解,同时要求同学们抓住每一段的关键句。在研习课文之前,先给大家补充一些读书的方法:宋朝的心学家陆九渊曾经总结出一些读书的方法,我认为这对于我们现在的阅读理解以及平时读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陆象山文集》

上诗的意思即是:1、读书必须要静下心,心静自然能讲文章理解透彻;2、好好玩味其中的意蕴,所谓的意味深长;3、读不懂得地方可以先行放过,不要走死胡同;相反的,在重点之处则应该仔细思量、考虑。

《说“木叶”》是林庚先生关于诗歌意象的一篇文化随笔,文中篇幅很长,引用的诗词很多,那么我们在接受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应该运用到上面所说的读书方法,整体把握,抓住关键,把书读薄。弱水三千,我独取一瓢而饮。

三 研习课文

下面我们进入到课文的学习,我想让我们的男同学把第一至第三段的关键句子提炼出来,而第四至第六段就交给我们细心的女同学,最后一段最简单就留给老师解决。

(一)两分钟阅读各自任务段落

1、 第一段的重点在哪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提问)

明确:作者引用了大量诗句,旁征博引,提出了需要论述的对象:“木叶”成为了诗人钟爱的形象。

引用的作用:引出话题

2、 第二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有哪几个?它们的关系如何?(提问)

明确:树、木、树叶、木叶、叶、落木。“木叶”就是“树叶”,少用“树叶”,常用“树”、“叶”及“落木”。主要归纳起来就是:用“木叶”舍“树叶”。

3、 第三段的主要对象又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提问)

明确:“木叶”、“落叶”、“树叶”、“落木”等,其实主要是承接上面所提到的几个对象。几者的主要区别关键字在“木”字。归纳起来就是:用“落木”舍“木叶”。它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我们注意“木”字为诗人们所喜欢的原因。

小结:第一至第三段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研究对象,列举了一系列现象,促使读者继续读下去,究其根源。

4、 第四段开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提问)

明确:本段主要探究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引用的作用:以诗歌作为例证。

5、 第五段和上一段有什么关系?作者主要讲了什么?(提问)

明确:“木”何以有这个艺术特征?意即对第一个艺术特征进行解释: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6、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提问)

明确:注意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这里又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那么这一段是总结“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在颜色上具有暗示性。

小结:第四至第六段主要是针对提出的疑问进行论述,找到相关的答案,即“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7、最后一段是作者在分析论述的时候得到的一个结论:艺术形象的领域中,概念相同字不同,其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文章一至三段叙述现象,提出问题,四至六段分析现象,论其本质,由现象到本质,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论证方法。

(二)精钻细研

同学们掌握了抓住文章关键句子于阅读文章的方法,我认为这还不够,我们除了能够宏观把握全文,还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文中的切身之处仔细玩味,这样才能把文章读懂读透,而不是一知半解。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

1、“木”和“树”有什么不同?(提问)

明确:文章举了吴均的《答柳恽》“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进行比较:“高树”没有落叶的形象,“高木”有木叶形象;“高树”饱满,“高木”空阔,落木千山;“木”在这里比“树”显得更加单纯。

补充:比较“空阔”与“空旷”“空濛”。

2、“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

明确: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

补充:比较“疏朗”与“疏落”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疏落:稀疏零落、稀稀落落。例如疏落的晨星

诗句引用的作用:1、引出话题;2、用作例证;3、提高全文文化意味。(总结)

(三)总结:通过从上面两个部分的解读,希望对同学们解读相关的社科类文章有一定得帮助,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整体把握、咬文嚼字。

四、作业布置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在中国的诗词中出现过很多的意象,岁月的淘洗使他们具有了一种特定的意蕴,但是在不同的诗歌中,相同的意象也会用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二,试着结合用林庚的方法去比较“梅”在不同诗词中的用法。注意结合一下几个问题去思考。

王安石《梅花》 1、 王诗中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 主要表现的怎样的人格特征?

陆 游《卜算子 咏梅》 陆词中的梅花与王诗中的梅花有什么不同?具体表现在哪里?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1、毛词中的梅花除了傲雪凌霜的品格,还有什么特点?

2、与陆词比较,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板书设计

说“木叶”

林庚

1、“木叶”成为了诗人钟爱的形象。

整体把握 2 、木叶”就是“树叶”,少用“树叶”,常用“树”、“叶”及“落木”。

抓住关键 3、区别关键字在“木”字,用“落木”舍“木叶”

4、“木得第一个艺术特征:“木”含有落叶的因素

5、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6、“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具有颜色的暗示性

7 、艺术形象领域,几乎一字千里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精读细研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寻幽探微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高中语文课程开发计划案例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