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望岳》《春望》《石壕吏》导学案

小编:admin

【小编寄语】“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现代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查字典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这篇关于课文《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导学案,方便大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学习导引】

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唐代诗人,素称诗圣他不但在诗歌创作上才华横溢,成就卓绝,他还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者《杜甫诗三首》让我们感受到这位大诗人与祖国和人民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血肉之情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几首诗,品味含蓄的语言,感悟诗歌的丰富内涵

【学习目标】

1.领悟诗意,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2.背诵诗歌

【基础知识精讲】

课文全解

一<背景材料

1.关于《石壕吏》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2.关于《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代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在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3.关于《春望》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诗人赴奉先县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泸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解至长安;因他官职卑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趁隙逃离长安,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当时的朝廷所在地——风翔县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二<课文剖析

1.重点精讲

(1)《望岳》的艺术特色

杜甫曾到过泰山之巅,但没有为此写诗这是三十年后他在《又上后园山脚》这首诗里提到的:“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曰观”即日观峰,位于泰山之巅的东南方,是游人观日出的最佳处以杜甫的才情,既已在此“矫首望八荒”,再写几首决非难事,可他为什么不写呢,我们无妨做点推测——用后人的眼光来看,这大概是因为《望岳》一首已经写尽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确实不需要再写了我门读这首诗,在领略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特别是读到它的末联,更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进一步感受到泰山的俯瞰群山的气概,对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也就洞若观火了正因为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2)《石壕吏》的艺术构思

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不宜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可见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

2.写法精讲

《望岳》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直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写实“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及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北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向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自京畿鄜<廊坊至于歧<陇都曾遭到叛军的侵扰,百姓惨遭杀戮诗人家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3.难点精讲

有人认为从诗中看不出老妇人最后是被吏人捉去的,这自然是误解“独与老翁别”一个“独”字便点明了老妇已被捉去投宿时老汉夫妇双双迎接,临去时却剩下老头一个(这时老翁已悄悄回家),那老妇被捉还用说吗?如果老妇未被捉去,那婆媳二人自应高兴,幽咽的哭声又从何而来呢?又有人认为“天明登前途”是指老妇前往应役,也不对这句正和开首“暮投石壕村”作照应,投宿的是杜甫,登途的也是杜甫

问题全解

为什么说《石壕吏》是杜甫创作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

《石壕吏》是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作品,达到了如高尔基所说的“现实之客观的描写”的地步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将主观的评价寓于客观的叙述之中这首诗中,作者是在场的,却始终是没开腔,只是如实地据事直书,让事实本身去说话,通过事实体现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有吏夜捉人”,这是客观叙述,但同时也就包含了作者的主观批判用不着说差吏怎样凶暴,兵役怎样黑暗,而这些都自在其中假如说“点兵”或“征兵”,那就要削弱批判的力量捉人就是捉人,老实不客气的说法,正显示了杜甫的态度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也是一样用不着说差吏怎样可恨,老妇怎样可怜,而可恨和可怜也都自在其中

第二是用自传体《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但就它记载的是作者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个生活片断这点来看,也可以说是作者自传中的一页,一篇日记杜甫在这里所以要用自传体,是为了便于把自己放在这一事件的见证人的地位来证明所讲的是他亲见亲闻的事实,从而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果只是单纯地从结构的角度来理解“暮投石壕村”“天明登前途”等句,说是以投宿起,以告别终,有首有尾,交代清楚,那还是皮相的看法

第三是利用人物对话这在《石壕吏》中占着主要的地位,是全诗最精彩最动人的部分对话本身是否写得成功,就看是否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石壕吏》中老妇的那段对话可以说是非常之精当<成功的老妇在当夜说过不少的话,杜甫概括成为十三句这十三句,可分三层来看“三男邺城戍”五句是第一层老妇最初以为差吏总不能没有一点良心,所以一开口便诉说已送出三个儿子,不应再捉人,语带哀求,情感也是沉痛的“室中更无人”四句是第二层差吏既不讲情理,哀求已告无效,怎样办呢?骗他一下,让他知道要捉也无人可捉吧为了骗取差吏的相信,把话反说得特别肯定,同时把家中人口仿佛一个不漏似的摆出来,好瞒了那个有被捉资格的老汉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妇这时的心情已由悲痛转为愤恨(“有孙母未去”一句,意思只在说明家中还有个媳妇,因为丢不下孩子,还没走有人把“去”解作改嫁,有人认为指去服兵役后说固无据,前解也似乎不近情理一则“二男新战死”,再则这一地带连“中男”都拉光了这个“去”字没有必要去咬定)“老妪力虽衰”四句是第三层,也是老妇最后的话差吏还是不走,也许他在想:没有男人有女人怎么办?这时老妇转而恨起胡人来了,都是他们不好,以至弄到这步田地,自己的三个儿子已有两个丧在他们手里,消灭他们,倒也应该但再一想,老汉去不得,一家不能没个男人;媳妇也去不得,去了孙子得饿死要去还是自己去吧于是心一横,挺身而出由于悲痛之极,心情转趋平静,所以这几句话说得很坦然,很理智虽说出于无可奈何,但其中含有爱国精神,也是不容抹杀的浦起龙说:“偏云力衰备炊,偏不告哀祈免,其胆智俱不可及”(《读杜心解》卷一之二)这话也是有见地的为了显示老妇思想情感的发展,和与这相适应的语调的变化,杜甫有意识地押了不同的韵脚由于语言的个性化,这段对话就显得特别生动,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第四是力求概括含蓄,不说废话一篇论杜诗的艺术性的文章中举出唐彦谦的《宿田家》诗和《石壕吏》作对照,别的且不说,只从诗的一开头便可看出这一特点唐诗开头是:“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用了四句写投宿,下面才说到“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而杜甫只用“暮投石壕村”一句,紧接着就点出主题:“有吏夜捉人”非常概括,非常紧凑唐诗用四句写投宿,没有必要,因为和主题无关,越长越显得松懈,不易集中读者注意力

所谓含蓄,也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含蓄,在《石壕吏》中有时表现在一个字上例如“暮投石壕村”,“投”字便非常含蓄不仅说明了投宿这件事,而且描绘了投宿者在一种急遽的情况下来投宿的形象这样,也就暗示出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头,行路人有更多的“落日恐行人”的感觉又如“如闻泣幽咽”,“如”字也非常含蓄一方面说明了老妇已被捉去,因而年轻的媳妇只有独自啜泣——也许因为家中住有客人(杜甫)而不便号啕大哭吧;另一方面也显露出诗人自己以无限关切的心情侧耳细听的形象这句诗也同样是在如实的客观的叙述中包含了作者主观的同情的

最富有含蓄意味的是诗的最后两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在人家里住了一夜,眼看着人家的老伴被捉去,临别的当儿,就这样心安理得地径自走了,连一句安慰话也没有吗?可是,你叫诗人怎样说呢?这诚然是伤心惨目的事,但又正当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你又能说些什么呢?这一家人的命运是看得见的,你安慰安慰又有什么用?所以,从这两句看来似乎很冷漠的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诗人的一种难言之痛和吞声之泪读完这最后两句诗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更高涨,我们的想象更驰骋开了,并没随着诗的完结而完结

《石壕吏》的表现手法,主要的便是这样杜甫在这首诗中为什么要用这些手法?这和诗的内容题材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都有关一方面客观的事物本身就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使他有可能这样来写;另一方面,如果对兵役公开表示反对,那在当时是不行的

【学习方法指导】

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是学习的重点,学习中可以按“读——品——背”的顺序进行,多读多背,以读代品,学习诗歌重在朗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这是朗读诗歌的第一步;体会大意,把握基调在读好字音和节奏的基础上,要领会诗歌的大体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感情,从而确定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和语速来朗读,是高昂,还是低沉;是欢快,还是忧伤;是宜快,还是宜慢等;领会意境,读出感情读诗,必须感情投入,一边想,一边读,进入诗歌的意境;反复吟诵,熟烂于心

【拓展训练】

《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练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诗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矛盾双方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练,全诗120个字,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课文《杜甫诗三首》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高一上册《再别康桥》课文赏析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迎接元旦微信祝福语精彩短句(大全8篇) 2023年初中班级管理计划(汇总9篇) 最新螃蟹的作文100字(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