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课堂实录

小编:admin

下面是有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苏州园林》课堂实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这里有一张苏州园林的投影图片(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尽量用课文中的原话,谈谈这张图片所体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

(两分钟时间,同学们仔细看图,然后作答)

生:我从这张图片中看出“高树低树俯仰生姿”这一特点。

生:我看出了“常绿树和落叶树相间”这一特点。

生:还有“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生:还有“苏州园林的布局绝不讲究对称”。

师:上面几个同学的发言不错。那么,能否再说说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图片看,左边是一座亭子,右边是一幢房子,这说明它的布局是不讲对称的。

师:从同学们发言可知,你们已初步地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来进一步细致地讨论一下,本文是怎样准确而生动地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自读,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今天这堂课我们要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使讨论更集中,条理清晰。我把同学们的问题作了如下归纳:

1.词语的运用

2.苏州园林的相关知识

3.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手法

4.本文重要语句的理解

5.本文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的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质疑时尽量按这五个问题的先后顺序来谈,使我们的讨论更集中,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大家说好不好?

生齐:好!

师:好,哪一个同学首先提问?

生:我的问题是,课文开头说,“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中的“似乎“和“务必”是否可以删去?

师:这位同学问的是词语揣摩方面的问题。大家说说看,先说“似乎”。

生:我认为“似乎”不能删,因为作者在这里表示的是推测。

师:你怎么知道这是推测?

生: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作者没法直接听他们说,只是推测。

师:好,你接着说。

生:“既然作者表示的是推测,在这里当然要用“似乎”来表示了,这样写,更令人信服,表意更严密,更准确。

师:他说得很好。那么是否可以去掉“务必”呢?

生:“务必”在这里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去掉它体现不出这一点来。

师:很好,“务必”在这里对游览者的观察点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作者在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时,连用两个看似矛盾的副词,通过联系语境仔细体味,我们发现这不仅不矛盾,而且使表意更为准确。这个问题暂时讨论到这里。下面哪一个同学接着提问?

生:课文第8段中“有墙壁隔着”的“隔”与“有廊子界着”的“界”能否互换?什么叫“隔而未隔”和“界而未界”?

师:请同学们先查一下字典。“隔”和“界”各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到了。“隔”是“遮断、阻隔”的意思,“界的意思是“相交的地方”。

师:“界”是名词,在文中它作动词,意思是什么?

生众:是“划分相交的地方”。

师:那这两个词的区别在哪儿?

生:(茫然)

师:(将书立放在讲台桌上)同学们看这是“隔”还是“界”?

生众:“隔”。

师:(用粉笔在桌上画了一条线,指线问)这是“隔”还是“界”?

生众:“界”。

师:能说出它们的区别了吗?

生:“隔”是用实物挡着,有阻断的意思;“界”是划出一条线,没有完全被隔断。

生:“隔”无法穿越,“界”能够穿越。

师:明白墙为什么要用“隔”,而廊子为什么要用“界”表示了吗?

生:因为墙是起隔断作用的,而廊子没有从根本上隔断。

师:这一结论的正确性我们能否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生:书上说“廊子大多是无所依傍的”,也就是说廊子是可以穿越的。

师:好,明白了两个词的区别,我们再来研究一下什么叫“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呢?

生:本来墙是起隔断作用的,但因为墙上有花窗,能够透过花窗看到墙那边的景致,就成了“隔而不隔”;本来廊子是起分隔景物的作用,但因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即“界而未界”使本来隔开的景物融为一体,使景致更深了。

师:很好。对于生8提出的这个问题,哪位同学还有疑点?

生众:没有了。

师:我们再提下一个问题。

生:我不明白苏州园林的布局为什么故意避免对称。

师:这个问题涉及园林知识。大家对照课文,认真考虑,找一找苏州园林的布局不讲究对称的原因。

生:书上说,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但是为什么美术画不讲究对称呢?这涉及了我国绘画理论方面的问题,请大家拿出刚才发的参考资料,从中查一查美术画不讲对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学生认真查阅资料)

生:材料中说,中国绘画忌平板和散乱。园林的设计也一样,如果讲究对称就显得呆板。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运用有关资料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了。说得对,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正是体现在它的不对称上。我们是否可以提下一个问题了?

生:文章为什么说“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是不足取的?

师:注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是“不足取”的吗?注意看书。

生:不对,是说从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不足取”。

师:对,同学们看书还需要再仔细些。能否反向思考一下,怎样就“足取”了呢?

生众:从西方园林的角度看就足取了。

师:那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再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认真查阅资料)

生:材料中说,西方园林崇尚人的外形,崇尚几何布局;中国园林则崇尚人的内在,形成人格化的自然山水园林。西方古典主义园林强调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强迫自然接受均称的法则”,形成的基本特点是: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形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圆规矩。一句话,强调人工美。中国园林则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在尊重、崇尚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创造和谐的园林特点,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地。

师:这位同学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发现西方人与中国人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西方人讲人工美,喜欢修剪树木,中国人讲自然美,不对树木进行修剪,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地。(板书: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所以说,“修剪得像宝塔似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不足取的。”我们再提下一问题。

生:文章为什么要将假山和池沼放在一起说明,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大家想想看,互相讨论一下。

(同学相互讨论、启发,开始若有所悟)

生:自然界中主要的物质就是山水,要想把园林布置得和谐自然,就要有山和水,因此假山和池沼放在一起说明更自然,更符合生活实际。

师:说得好,我再补充一点:从苏州园林自身特点看,山和水的关系也是唇齿相依的,归纳起来,可用三句话概括,(出示小黑板)即“水随山转,山卤水活,因水成景”。既然园林实际如此,说明时当然就不好分开了。看来我们平时思考问题还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呀!

好,这个问题就到这里,我们研究下一个问题。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说园林的布置在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觉得身在山间”?

师: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要理解两个词的意义。先请同学解释一下什么是“胸中有丘壑”。

生:“胸中有丘壑”的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师:“其中”指的是……?

生:山水风景。

师:对!“阅历”是什么意思?

生:“阅历”指“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的”。

师:在文章中是什么意思?

生:指的是设计者见过的山水风景。

生:这样设计出的园林最能体现大自然的特点,使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身在山间。

师:对,这句话是为说明假山的堆叠怎样才能具有艺术性的问题,条件是设计者和匠师们要有丰富的阅历,头脑中要有山水的形象,情感上富有情趣。我们再提下一个问题,好吗?

生:苏州园林为什么极少使用彩绘?用彩绘不是更漂亮吗?

师:对呀,用彩绘不是更漂亮吗?

生:彩绘是人工的东西,苏州园林讲究自然美。

师:对。自然美、人工美各有千秋,只是风格特点不同罢了。那么,哪些园林必用彩绘?

生众:北京皇家园林。

师:再仔细读课文,体会一下这一风格的景观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生:会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师:安静闲适的感觉岂不太单调了?

生:花开的时候,就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了。

师:为什么不让各种建筑也明艳一些呢;

生:这样会冲淡自然的色彩,破坏自然之趣。

师:对了,不用彩绘就是为了不破坏自然之美。××同学,你对这个问题是否理解了呢?(生点头)我们接着提问。

生:真正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设计师们不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这种追求是否有些不切实际呢?

师: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美是相对的,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师:是否因对做不到绝对完美就不会追求完美了呢?

生:绝对完美是做不到的,但不能停止追求完美。

师:对,这正像一句广告词所说:“没有最好……”

生众:“只有更好。”(众笑)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探讨的是同课文相关的园林知识问题,我们一起讨论并查阅资料解决了这些问题。园林知识是丰富有趣的,大家还可以通过课下查阅各种书报继续学习。这堂课对这类问题的探讨先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对本文写作方面的疑问进行研究。

生:在《中国石拱桥》中,作者赞扬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为什么这篇文章没有提呢?

师:这位同学对叶老先生提出批评了,大家怎么看?

生:本文要说明的中心不在这里。

师:这篇文章没有赞扬劳动人民的智慧吗?

生:赞扬了,因为园林设计者就是劳动人民。

师:作者具体怎么赞扬设计者的呢?

生: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师:对,作者没有直接赞扬劳动人民,但通过对苏州园林的赞美间接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这就告诉我们,一篇说明文中心的揭示可以通过议论直接点出,如《中国石拱桥》;可以蕴含在说明的字里行间,如本文。我们再提一个问题。

生: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就写出了《苏州园林》一文,这样写文章会不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师: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作者尽管没有游遍所有的苏州园林,但是有代表性的园林一定都去过了。

师:是这样的。作者根据什么来写的呢?怎么写的?请同学们看一下刚才发的参考资料,这是叶老的儿子叶至善先生介绍这篇文章背景的文章,大家细读一下,看看叶老是怎样写成此文的?

(学生查资料,并交头接耳,然后发言。)

生:文章中说这篇文章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作者从小在苏州长大,好几处有名的园林他都熟悉。

生:叶老参考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还有195幅精美的照片。

师:很好,我们利用参考资料又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这些都说明“苏州园林”不是凭空编造,而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另外,从全文看,作者紧紧扣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有条有理地给予具体说明,具有典范作用。

好,我们再提一个问题。

生:整个文章写得都很好,为什么结尾却那么仓促?

师:对呀,结尾为什么那么仓促?注意,这篇文章是为什么写的?

生:这是一篇为摄影集写的序。

生:我认为这样结尾简洁干脆,并不仓促,而且更能给读者以学习、思考的空间,更好地读这本摄影集。

师:很好,下一个问题。

生:作者为什么不像《中国石拱桥》那样具体举几个例子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呢?

师:对呀,为什么没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呢?

生:因为这是一篇摄影集的序文,最好的例子要去摄影集中找。

师:对,再具体的例子也不如自己去看图片。

生:可是老师,举几个例子不是更好吗?

师:大家怎么看?

生:在一篇说明文中,用不用举例说明方法要根据内容而定,本文要说明的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而这一特点难以用举例加以说明。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特别是能运用写作手法服务于写作内容这一规律来认识,分析问题,很好。还有问题吗?

生众:暂时没有了。

师:同学们,经过大家质疑、查阅资料和互相探讨,我们已初步解决了《苏州园林》一文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这说明同学们开始做学习的主人了。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苏州园林》课堂实录的全部内容。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反恐防暴演练方案及流程视频(优质5篇) 纪委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汇总(5篇) 2023年不购买保险承诺书(汇总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