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小编:admin

下面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和发布的《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3.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及凭借有关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训练学生捕捉文中细节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及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感

教学方法 提问法 研讨法 朗读法 引导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班同学有没有特念旧的?比如说有没有现在还保留着上小学/初中,或是更早以前的东西。(找两位同学)

我呢,上大学,找工作,家搬来搬去,可一直保留着一个小鞋盒,里面放的都是我小学时集的糖纸。有喔喔奶糖全套。搬家扔了很多东西,可这盒糖纸我一直保留着,因为一看到这些糖纸,我就回想起当年得到一张新品种时的那种简单的快乐,回想起收集糖纸时的执着。尤其是在生活越来越忙碌的今天,更显得珍贵。

我们每个人或在现实中,或在内心里都或多或少的保留了一些东西,它能勾起我们对过去的回忆。对于明代古文家归有光来说一直留在他心里的是这么一间小屋子。由此他特别创作了一篇文章《项脊轩志》,请大家翻到111页,今天我们就来一同走进归有光心中的这间小屋。(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情况

同学们昨天已经预习过了,我要求大家必读两遍,选读一遍,第一遍不借助任何材料自读课文,这一遍能读懂80%的同学请举手,好。第二遍结合课下注释细读课文,并把字和词的解释搬到课文当中去,把不懂的地方划下来。这一遍能读懂80%的同学请举手,好。看来这篇文章在字词方面对我们大家而言是有一点障碍的,不过没关系,我们慢慢来。第三遍选做,结合手边的工具书或其他资料细读课文,这样做了的同学请举手。有一部分同学做了,非常好!学习最喜主动,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难题,不仅记得牢,而且更有收获。

三、情线

1、大家自读了课文,那么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抒情散文

2、我们学过抒情散文吗?学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

3、鉴赏散文就要从散文的特点入手,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形散而神不散”

4、不散的神就是散文中的一根情线。在预习的过程中你注意到这篇文章的情线了吗?

5、找一找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字词或句子。

可喜——可悲

6、这句话的位置在文章的中间,语意上有转折,由喜到悲,通常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什么句?过渡句。

7、那么可喜是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描述的?第一段

8、可悲呢?此句之后

四、分析“可喜”

1、先用研讨法疏通文意

请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研讨。研讨法是很好的,过去我们同学常常提出了一些老师都没有留心到的问题,我们一起查找答案,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提高。

2、齐读

2、 可喜什么?

珊珊可爱

3、 思考:小屋可爱在哪里?(板书)

文章先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之后的明亮、优美与情趣。轩内积书,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都营造了一个和谐清雅的小天地,而居于这小天地中心的,正是作者自己。他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4、 富有诗意地诵读描写项脊轩周边环境及在轩中“兀坐”“啸歌”的文字(个人读,各自读)

五、探究:有人把项脊轩和陶渊明的归园居对举,大家想一想在项脊轩读书的归有光感受到的是恬淡闲适吗?

1、补充背景

作者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自幼苦读,7岁入学,9岁能文,14岁应童子试,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35岁乡试中举,以后8次会试都落选,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病死于任上。

2、关注细节“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兰花象征幽居隐士,它“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故也常被视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而竹子呢?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所以竹子也是高风亮节的代名词。

最能暴露震川心迹的当属那些桂树了,因为桂花象征是荣华富贵。从晋朝开始,人们已经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了。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宋代杨万里也有诗曰:“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后来词人洪适在自己的诗中又对桂花作了高度评价说:“谁为花王定等差,清芳瑞合佩金犀……只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子乡”,由此桂花便定格为一种特定的意象。至今在江南的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每当考试之年,应试者及其家属亲友都用桂花、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寒高中之意。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惜墨如金的归有光为什么会在本段之中不厌其烦地大写特写桂树桂影,写完白日桂树的盛景还不够,还要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的场景之下,布置了“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近景镜头。这分明就是那个“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的读书郎想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之脊梁的人间告白!

从这种意义上讲,第一段的文字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惊才风逸,壮志烟高”的少年先扫一室,后扫天下的乐观情怀;可是透过纸背,我却看到了一个落拓学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无边寂寞。关于这一点,那“寂寂”的庭阶可以印证,那“三五”的夜月可以昭示,那“人至不去”的小鸟也可以申明。

再品此文,“项脊”二字赫然触目。它固然含有怀宗追远之心,又有表示书斋狭小之意。但联系归有光生平,以及他的自号“项脊生”,我却看出了一种悲壮与苍凉,读出了他想“腾其姓氏,悬诸日月”的那份担当、责任与使命。

六、作业

1、按要求归纳文言基础知识

2、改写“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要求:保持作品意境、基调、主题等要素基本不变

融入自己的理解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者和作品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公交车上的文明大全(19篇) 新闻联播稳中求进心得体会(优秀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