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评析

小编:admin

一、试题特点与评价

2012年中考试题,在考试的范围、内容和考试的形式上,继承了去年的优点,在2011年试卷的基础上保持了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卷包括包括“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三大板块。不同的是,2012年的考卷做了适当的调整,一是杜绝了裸考知识(2011年第16题,单考说明方法指认),将知识及其表达作用结合起来考查;二是文言文首次考查课外文本(《鸣机夜课图》节选)阅读,加大从课内向课外迁移的力度;三是采用选择题与完形填表题,全面考查考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四是设计综合实践题,融名著阅读、对对子、说明方法与诗画赏析。因此,试卷的难度比2011年要大一些。具体看来,扬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1.科学性

一是试卷结构更趋简约。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严格控制试卷字符数(字数5776),试卷长度6页,让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卷,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学生的思维量。二是严格控制选择题和识记题的题量,选择题仅有6题,识记题仅有1题。这样安排以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思维过程得到充分的显示。三是选材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试卷中两篇现代文,一篇是议论文《宁静也是一种生产力》,它针对现实社会中一些人欲望过多、心声浮躁的现象,强调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启发人“安静下来,在中国人本来的生命规律中去发现悠然的欢喜”。另一篇是朱自清的散文《扬州的夏日》,选于1929年12月11日《白华旬刊》第4期。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权威特点与审美个性,加上删改四百字,更适合九年级学生阅读理解。

2.基础性

命题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学习目标的要求,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整个试卷共22题,有70%左右的试题属于基础题,其中大部分题型是学生熟悉的,不为难学生,确保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得出来。基础题的答案或解题思路,都能在课本中找到依据或者相似的方法,引导教师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本次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情况,语文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是必备的,是需要记住的,它是我们获取其他知识的基础,如常见字音、字形的识记辨别、文学常识以及名言佳句的默写等。同时,本次考试更加注重对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除识记外,本次试卷的第一部分“积累和运用”还考查了“成语运用”、“病句辨析”“名著阅读”“对偶运用”“说明方法”“口语交际”等基本能力;第二部分阅读则着重考查了学生“写法运用”“情境体验”“文本解读”“概括综合”“品味赏析”“联想想象”“和”“分析评价”等语文综合能力。

整个试卷中,题目的表述力求简洁平易,不绕弯子,不人为地设置障碍;出题的材料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熟悉,要求考生所作的思考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也就是说对阅读材料熟悉程度的差别不影响答题,因此材料的选择与出题的角度都能体现公正性;在学生容易粗心的地方用标记标出,以引起学生注意,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着想,避免学生在题目的理解上失分,在有些题目中用标小序号标出要点数或留空格数,减低审题难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整个试卷没有单考语文知识术语,没有考偏题、怪题,体现了基础性。

3.系统性

本次试卷注重知识的积累,更注重能力的迁移。如考查基本词汇的掌握,把“拼音”与美文体验(第1题)以及汉字书写(第6题)结合起来考查。再如,在阅读中不仅考查了“品味词句”(第16题,20题)而且从“段落”阅读(第14题,第19题)和“文章”整体把握的角度(第18题)进行了考查。总体看来,听说读写,都有体现,但不考术语,只考应用:知识的运用和转化,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为了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并为高中文言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试卷中设置了高初中衔接的题目。一是文言文阅读的文本转移到课外,二是诗歌与文句分析上升到鉴赏,三是综合实践发展到探究,四是内容理解回归到知识。所谓内容理解回归到知识,是指从时下流行的文本内容、文段内容、句子内容的单纯考查,回归到内容与知识结合的复合考查。该复合考查,是对考查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语文知识,没有语文知识就没有语文能力。所以,本试卷注意到这一点。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包括拼音知识、汉字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章知识、文学常识,其中文章知识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方式、结构方法等。这些知识的考查,都不考查名词术语。如文言知识,不直接要求学生写出意义、用法,能够在语境中进行判断、比较即可。

4.本土性

一是结合扬州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选材,如第2题以文明城市创建,让书香满城成为扬州的城市特色为题材;二是结合扬州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选材,如第5题以运河古道、汉唐遗址、亭台楼阁与铁路机场的相关内容为题材;三是结合扬州的旅游建设、辐射影响选材,如第18-21题以“扬州人朱自清”的散文《扬州的夏日》为题材。

5.发展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考的甄别选拔功能,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的学习以及终生发展服务。本次的语文试卷30%的题目强调了区分度和发展性,为高中服务。试卷中的每道题都有区分度,不同能力的学生在这类试题面前能够分出层次来。命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用刻板、固定的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想,用模棱含混的选择项干扰学生的正常思维,留给学生观察、思考、想像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思维驰骋的平台,为学生创设适合创新的氛围。如综合实践题(第8题的第⑷题)选择“板桥道情”与著名画家林凤眠的《渔翁》,既要概括画面内容,又要概括道情词的内涵,还要求同通过求同找出两者共同之处。再如第17题“你身边也有一些人不够“宁静”,请举例说明,并为他们提出建议”,第21题“ 请把这别有韵味的夏日,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给你的朋友”。不仅要求学生概括与分析文章内容,而且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建议或作出介绍。这样的题目,有利于甄别出语文素养更高的学生,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

6.时代性

试卷内容及时反映当前社会的热点。第2题即体现了扬州“文明城市”创建,第5题体现了扬州2500年城庆和“三个扬州”建设,加强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自然地融于试题里面。

值得一提的是第13题,关注“逆境教育”“励志教育”,“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要求学生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现代诠释。这道题不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情体验来答题,而且引导考生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和道德、人性。

7.公平性

所有题型只与课标、教材、中考指要相关,别无其他。试题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相适应,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着眼于发掘学生的潜能,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在命制试题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地域差异,让来自城里的、农村的学生,生源拥挤学校的和非生源拥挤学校的学生都能够有一个公平发挥的平台,为学生张扬个性提供机会。从拟写的参考答案也可见考试的公平性,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翔实全面,最大可能地提供了考点的判分细则。对开放度较大的题目,也提供了答案示例,供阅卷老师参考,同时要求阅卷老师认真阅看考生答卷,意思对即可给分,增强评卷的可操作性和公平性。

8.创新性

今年的试卷,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所创新。每道题目都是原创题,两篇现代文阅读中,论说文《宁静也是一种生产力》是命题组根据于丹《趣品人生》中同名文章删改的,散文《扬州的夏日》选自1929年12月11日《白华旬刊》第4期。在阅读理解题中,让学生参与到经济建设中,介绍扬州漆器并与名著阅读相结合。

第7题语言综合运用,设置网络讨论的语言情境。内涵丰富,特点鲜明。能过网络跟贴考查口语交际,通过扬州道情体现地方传统文化,通过《西游记》片段考查名著细读,通过对偶仿写考查意境把握,通过诗句题画考查审美能力。

第8、9题诗歌阅读,将诗歌赏析合并了部分题目,减少了题量。在考查内容上也有所革新。着重考查了两首诗的比较,设置了两个问题:甲诗中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对 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

这两个问题分别从相同点和相异点两个不同角度来进行考查,这与往年是有很大区别的。

文言文阅读,由课内为主转向以课外为主,所考4个实词虽是课外的(《鸣机夜课图》),然而都是课内曾经学过的。如“日”字在《送东阳马生说》“日有禀稍之供”中学习过,“苦”字在《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中学习过,“已”字在《鱼我所欲也》“是亦不可以已乎”中学习过,“间”字在《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学习过。

今年的作文题,改变了去年半命题形式(“忍不住 ”),采用多年来不曾采用的双重否定形式(“不能没有你”)。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有利于他们抒写自己的真感受、真想法和真性情。题目外延广泛,“你”不仅指人,也指物、事、理。审题难度低,有利于学生写出风格各异、言之有物的考场作文。同时,这次命题取消了引言导语,因为引语适应于审题有难度的作文题。“不能没有你”不存在审题难度,不宜多此一举用引语。

二、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语文教学强调“活”,强调人文熏陶、思维训练,但必须夯实基础。只有强化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形成、品德的熏陶才有依托。教师首先要能捕捉对学生语文能力形成具有基石作用的、含金量高的知识点,作为常规的、必备的知识目标,其次要优选教学方法让基础知识落到实处。要以课文为依托,搞好知识教学。目前课堂教学中有淡化知识、架空分析之风,这将影响学生严谨知识网络的形成。重点课文要熟读成诵,积累语词与语感,广泛地吸收知识。如常用字词要力求达到“四会”,并通过语境替换学会灵活使用;重要的文化文学知识要使学生熟记,并在拓展阅读中加深印象;规定背诵的名段名句要强化记忆,并通过默写竞赛或专题检测等手段让学生融会贯通;经典文言课文要让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熟练地理解词意,顺畅地写出句意,并了解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感情。重视积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练笔的习惯,正确书写的习惯。

2.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从中考到高考,都加大了语用题的比例,对死知识的考查越来越少。而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要求我们确立“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如学生非常熟悉比喻的修辞方法,也能准确指认,但要求学生仿造例句,补写出一个比喻句,结果所写比喻句大都无思想意义,本体和喻体之间无相似点。而语言表述语病多,表达不明确不简洁的问题都比较突出。这充分说明学生对知识没能融会贯通,更没有举一反三、迁移运用,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刻意设置情境与语境,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形成运用能力。其他诸如语境写话、成语选用等等题型,都是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抓住一切机遇让学生接触新语境,以旧知解新题,加大语言运用训练的密度,提高语用题解题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3.注重拓展阅读,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理解、分析、欣赏能力。

从历年的中考阅卷可以看出,阅读理解题依然是学生失分最高的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中的薄弱环节。要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出发,注重阅读教学,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适当加大课外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因为语文能力的核心、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形成必须依赖较宽的阅读面,仅靠课本上的几十篇文章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拓展阅读必须得到重视。一是教师要有扩大阅读的意识,注重精选文章,有计划、有辅导、有检查地安排精读;二是学校要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搞好学生阅览室、图书室建设,让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三是校决策层和语文教师要有这个见识和勇气,在有限的课时和课外时间内挤出时间安排学生读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拓宽学生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表达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应考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能力,思考问题能从多侧面,多角度去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的过程及表达训练。

4.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学生取材、立意、行文的水平。

作文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循序渐进的训练,即使是临近中考的强化训练也不能放松。特别在学生存在问题比较大的选材、立意、行文等方面,应进行专项的强化训练。训练中要注重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选材立意要求“真”。要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入手,选取对自己触动最大、有真情实感的素材来落笔。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写出的文章才亲切感人,反之,离开生活去胡编乱造,抄袭他人的生活经验,甚至通过“耸人听闻”来体现主题,这样的文章失去生活本来的鲜活与自如,读来令人生厌。当然,我们不强求“实有其事”,允许局部的移植甚至想象,但必须实有其感,感同身受,文章才能富于感染力。有的学生不从生活中去回顾、捡取素材,却将一些道听途说的材料拿来穿凿附会,细枝末节失真,感情流露苍白,语言便也空洞无物。二是,训练中要在行文的细致有情上下功夫。从此次考试看出,学生的通病是语言大而化之,具体生动不够。叙事描摩的功夫不过硬,架空概说,没有血肉,生发出的感悟议论也就显得虚空、苍白。此外,加强作文指导,注重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鼓励学生发挥写作个性,能在作文中较好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教师要安排好专题和训练序列,扎扎实实让学生过好取材立意关和铺叙描写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语文素养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没有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和毅力是学不好语文的。老师们!让我们一道“苦耕春前片片土,笑采秋后粒粒珠”吧!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