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于永正教学经验集

小编:admin

于永正教学经验集

于永正教学经验集

1999年12月初,我随教育部组织的“特级教师讲学团”赴广西南宁讲学时,一位青年教师问我:“于老师,您年轻的时候有没有体罚过学生?”我说:“我年轻的时候不懂教学,体罚过学生,而且不止一次。”我的回答竟使他惊诧得张大了嘴巴。晾诧的表情中还带有一些感动和慰藉。意思很明白——啊,没想到于老师竟如此坦诚!哦,原来于老师年轻时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在某些方面甚至还不如我们啊!

事情的确是这样的。

我刚参加工作时,教一个三年级班的语文和数学,并担任班主任。我的抽象思维能力差,上学时数学没学好,教到“多位数的读写”时,着实难为了我。我读的时候,必须先“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地查一遍,然后才能读出来。一位小朋友对他的同位说:“于老师自己都不会读,还教我们呢!”这话很快传到我的耳朵里。就在当天,上数学课时,我对全班学生说:“听说我们班有位数学家,现在请他读几个数。”说完,我在黑板上写上几个事先准备好的长长的多位数,命令那个说我“不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谁知,该生张口便正确地读了出来,读完了还“不吝赐教”——告诉我他怎样通过“分节”读出来的。我怎么也没想到,感到脸红的竟是当教师的我!

比读多位数还差的是我的口算能力。有几位学生似乎发现了我的这一“弱项”,便经常出题考我。我常常因为算得慢、算错,引起学生的大笑。一天,一位学生偷偷地告诉我,因为有一个学生发现我在数学本上把所有的口算题的答案都写了,断定我口算能力差,才“为难”我的。——原来如此!于是我便“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想法给那位学生“小鞋”穿。一天,他上自习课随便下位走动,我便罚他抄三遍课文;一次,他默错了三个字,我便罚他每个错字抄20遍!现在,我一回忆起这件事,心中就十分羞愧。学生来到学校是跟我学知识、学本领、学做人的,可是我这样做,给了学生什么呀!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而我知不足却不能自反,知困却不能自强!非但如此,还要为难学生,我还有什么资格当老师啊!

当班主任,上自己班的课,课堂纪律总是比较好的。但是,我上别的班的课则往往控制不住“局面”,常常“天下大乱”。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除了教一个班的语文,还兼了几节高年级的音乐课。一天上音乐课时,一位男生和同桌的女生打了起来,拉开之后,他嘴里还骂个不停。我一气之下,将他推出门外。因用力太猛,该生一下子跌倒在走廊里。下课了,我余怒未消,把他“请”到办公室。该生不服,双脚*开,昂首挺立。我一踢他的脚,大声喝道:“立正站好!”那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学生进了办公室,必须立正站着跟老师说话,至于犯了错误,就更要“立正”了。

这一推、一踢、一吼,使我内疚至今。老师本来应在学生的心中播种爱、播种文明、播种知识,而我却在这位学生以及目睹了我的这一行为的所有学生的心中播下了冷酷和野蛮!

但是,我从年轻的时候起,就有个突出的优点——喜欢思考。思考自己,思考别人(包括学生),思考书本,思考教育和教学,思考人生,“位卑未敢忘忧国”,也常常思考国家和世界。每有所得,便孩子似的不胜欢喜,并会立即付诸实践,转化为“生产力”。

参加工作不久,我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报道斯霞老师“母爱教育”的文章。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斯老师为了教育班里一个做事毛手毛脚的孩子,经常请他做一些必须小心翼翼才能做好的事情,比如请他有保温瓶为办公室打水,给某某老师递一杯茶等等。由此,我想,我每次改默字作业,不是也可以请几位“错别字大王”帮忙,请他们为我翻翻本子,或者检查几个同学默的字,借此减少他们的错别字吗?这一招果然奏效。每次请来的学生都很高兴,认为这是老师对他的莫大的依赖。他们在改别人写的错别字的同时,也就牢固地记住了这些字的正确写法。“读”和“思”一结合,我便长了大本事。

60年代初,我拜读了叶圣陶先生写的关于“下水”的文章(即老师写“下水文”),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写“下水文”。它成了我作文备课的重要内容。如果说,我在作文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那是与我长期写“下水文”分不开的。我认为应该做的,而且我能够做的,我是从来不怕麻烦,不怕累的。年轻,有的是精力和体力。

我年轻的时候还有个毛病,就是动辄发火,有时发得自己都莫名其妙。“火气大”是个好听的说法,实际上是脾气坏。脾气坏,说到底,是修养差。一次,听教数学的余老师说,高胜利上课和同位的吵架了,我顿时火冒三丈,三步两步奔到教室,也不向正在教美术的老师打个招呼,冲着高胜利大吼一声:“你出来!”高胜利站着不动,我一把将他甩出了教室(他坐在教室门口)。一到办公室,就是一顿电闪雷鸣般的大发作。因作业潦草撕毁学生簿本的事更是屡见不鲜。

后来,我发火的次数逐渐减少,原因并不是在理念上有了什么深刻的认识,而是凭着一种直觉。一天,我路过一个兄弟班时,听到老师大声训斥学生的声音。自丑不觉得,人家“丑”却能看出来。于是我开始思考:发火,特别是经常发火,行吗?以后,我再听到老师大声训斥学生时,我便感到一种不安,感到难为情,为同事,更为自己。我想到自己。于是,我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火气”。遇到问题时,便想一想“后退一步天地宽”的古训。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提高,修养的加强,我终于在学生面前树立了一个“和蔼”的形象。脾气还是有的,但不轻易发作。因为我明白,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没有和谐的课堂氛围,没有民主的教学作风,是什么都不会有的。学生站在历害的教师跟前,连思都不敢思,说都不敢说,还有什么兴趣可言?还有什么探究事言?还有什么创造可言?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幼苗都会窒息。

当然,说到底,要归功于我的自省,自律,自警。什么叫“自省”?自省就是自己检查自己;自省就是自觉。

不断地思考和实践,不断地自省和自警是我能较快地摆脱幼稚和无知,摆脱洪荒与愚蠢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我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不落伍的根本原因所在。

任何大树,都是由稚嫩的树苗成长的,任何人都是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年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稚”与“无知”。我从不因为自己这颗树上有几片黄叶子,就认为自己不好而自暴自弃;也不因为自己长得不如别的树粗壮,就觉得自己不是栋梁之材而妄自菲薄,丧失进取心。发现有了黄叶,就把它抖落掉;看见自己长得不如别的树茁壮,就努力去吸收水分和养料,而水分和养料谁的身边都有。当然,也从不为自己的枝叶有时长得茁壮、茂密一些而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现在的条件多好啊!我常常想,假如我现在才踏上工作岗位,决不至于到了40岁之后,才摸到了教育、教学的一点门道。

——谨以此,献给年轻的教师朋友们!

敬业情怀远育人智慧多

引子

.....久仰于永正老师的大名,但一直无缘相见。今年教师节前夕,记者终于走近了他和他的同事,对于老师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现任鼓楼区文教局研室主任的于永正,普普通通--中等身材,朴素着装,只是一副近视镜后透着一双睿智的目光;于老师做的事也很普通--上课、听课、评课,教书育人。然而不普通的是,他在小学语文教改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执著追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有《于永正课堂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等多部教学专著问世;《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等报刊多次介绍过他的教改事迹……

上篇高尚师德为人楷模(一)李明李明画画真行

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小时候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扬而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于老师深知表扬和鼓励的魅力。

....1997年老师节前夕,大马路小学1975年毕业的六年级二班的学生聚会。一位魁梧的小伙子紧握着于老师的手问:于老师,您还认得我吗?怎么不认得?你叫李明,咱们班的小画家嘛!一旁的学生告诉于老师,李明现在是大画家了,通过自学,他已拿到了美术大专文凭。李明动情地回忆说:上小学时,我常常为教学考试不及格而烦恼。有一次,我正对考不及格的数学卷子落泪时,于老师您拿着我的美术作业--那时您兼我们的美术课--对教数学的老师和全班同学说:'李明李明,画画真行!'我听了,心里不知有多么感动。从那时起,您经常要我为班里的黑板报插图。您站在黑板报前夸我的时候,是我腰杆挺得最直的时候。从此,我便天天画。没有您那句话,就没有我的今天啊!于老师说:进步发展主要*自己的努力,我只是在关键的时候鼓励你罢了。

....(二)偷来的黄瓜好吃吗?

于老师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懂得宽容与忍让。他说:小学生,大的十二三岁,小的才六七岁,他们还是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孩子呢?

现任职于中国民航总局的魏亚军,上小学时曾和同学刘扬一起,偷拿过部队大院卡车里的黄瓜吃。刘扬胆小,事后又向班主任于老师自首,并揭发出同伙魏亚军。魏亚军知道后,心里很害怕,心想:这顿狠训肯定躲不过了。谁知,一连几天。于老师都没找没提这事。魏亚军正暗自庆幸呢,一天,于老师找到他,对着他的耳朵悄悄地问:偷来的黄瓜好吃吗?魏亚军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真想有条地缝钻进去。

....(三)第八次准行

于老师说:爱学生就要爱在他们碰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爱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句话,爱在他们需要爱的时候。1996年12月底,应邀到丹阳师范附小上观摩课的于老师,请一位女学生读课文。或许是由于紧张,或许是句子太长,女学生在读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这句话时,把句子读破了,一连读了七遍,都没读正确。女学生急了,失去了信心,想坐下,于老师抚摸着她的肩说:你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字地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行。女学生第八次终于成功,于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为她鼓掌,掌声差一点把她的泪水激出来。课上完了,女学生当着几百名听课老师的面,眼含泪水对于老师说:我觉得您像我的爸爸、妈妈。欢迎您再来我们班上课。

....(四)48个孩子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于老师每年元旦都要在班上举行一次作文比赛,然后发奖。奖什么?奖自己掏钱买的儿童读物。于老师爱书,他也希望他的学生们爱书。

1995年元旦,于老师和同事到新华书店买书,一次花了300多元。营业员以为他是给学校买的,要开发票。于老师摇摇头,不要不得。营业员惊奇地问:您怎么买这么多儿童读物?您是研究儿童文学的?不,我是给孩子买的。您有多少个孩子?48个。营业员更惊奇了。同事解释说:于老师是自己掏钱给班上学生买的。营业员感动了,她把于老师买的书捆扎得既结实又美观,以表达她内心的敬意。

....(五)偏爱落后生

偏爱好学生容易,偏爱落后生难。有的老师对落后生,或为闻不问,或讽刺挖苦,这使得那些落后生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也使他们的思想、学习落后更落后。于老师说:十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哑,何况是一个班的几十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好学生要表扬,落后生更要多帮助、多关心,促使他们落后变先进,健康成长。

祖庆涛是于老师班上的留级生,学生们都瞧不起他,他也很自卑,常常一个人呆呆地坐着,不和任何说话。为了让祖庆涛恢复自信,于老师安排了这样一节作文课:一开始,先请祖庆涛的同桌介绍这位新同学,介绍新同学的外貌特征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然后,请其他同学向新同学介绍自己,并说一句欢迎的话。有的说:祖庆涛同学,欢迎你到我们班!有的说:祖庆涛同学,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请提出来。祖庆涛感动了,他好不容易挤出这样一句话:我,我也愿意和大家做朋友。于老师这堂课布置的作文题就是《我们的新同学--祖庆涛》。就这样,一堂作文课拉近了祖庆涛和同学们的距离,祖庆涛从此又挺起了胸膛。

幽默

——于永正《教海漫记》

这节课学的是王鲁彦的名篇《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写得清丽细腻,小荣读得活脱传神。其他同学一边看书一边听,人人神情专注,个个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果实。杨梅的形状、颜色和滋味,都非常惹人喜爱……没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了有声有色有韵有味的语言,从小荣那清亮甜美的嗓子里发出。同学们仿佛被带进了静谧的果园。

“小建最投入。”小荣读完了,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一字一顿、一本正经地说,“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地咽过两次口水。”

学生们先是一怔,但很快就回过味来,发出一阵咯咯的笑声。

“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脑海里变成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又酸又甜的杨梅果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着,于是才不由地流出了‘哈拉子’……”

一阵更响的笑声过后,我郑重其事地接着说:“如果读文章能像小建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不仅证明你读进去了,而且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淌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

学生们又笑。

下课,听课的老师说我很幽默。并说,我把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情节,即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通过风趣的语言讲出来了,学生不但理解了,而且肯定终生不忘是。

我以为,这不是溢美之词。

读师范时,教我们数学的程老师就善于把深奥的道理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

记得刚学函数时,程老师说:“函数呀,其实连三岁的娃娃都懂。你们注意没有?三岁的小孩过马路时都知道向左右看看。当他发现左方来了一辆汽车,他对不会作出这样的判断:什么时候我和汽车正好在马路当中相碰,什么时候我才迈开双脚。——这就是一个函数问题。三岁的小孩都明白的问题,对于十七八岁的你们来说,就更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

一阵轻松的笑声过后,函数的学习的确人人感到容易。

一次,一位上中学的学生向我讨教如何写论文。我给他讲了一个关于疝气的故事:一天,办公室的一位同事说:“我的小孩得了疝气,要不要动手术?”一位老师说:“要动。我的小孩四岁时得了疝气,做了手术就好了,术后只留下一道很不明显的疤痕。”另一位老师说:“我的孩子也做过这种手术,手术很简单,没危险。”第三位老师说:“有位老师得了这种病,可是怕动手术,结果连走路快了都不行。几年下来,体质也差了。去年,下一步决心开了刀。现在一切正常,什么体育活动都能参加,身体也渐渐好了。”听了三位老师的话,那位老师说:“明天我就带孩子到医院去做手术。”

故事讲完了,我对学生说:“你把四位老师对话整理出来,就是一篇论文,题目是《得了疝气要动手术》。什么论文?如此罢了。你多读几篇论文,读的时候,对照我讲的关于疝气的故事,看看我说得对不对。别小看了这个故事,论文的要素里央都有。”

学生听了,手舞足蹈:“妙,妙!于老师,不论什么问题,你一说怎么就这么浅显明白了呢?”

我说:“‘不论’去掉,换个‘有些’。上小学时,我不就常对人们说,‘用词要准确’吗?”

师生二人开怀大笑。

德国的海因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之接受。”

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确实是真理。

教学中不妨加点“幽默”。适时、适量而又有分寸地“幽”它一“默”,效果绝对不错。

学完《翠鸟》的一、二两段,我一看表,离下课还有七分钟。留七分钟学第三段,绰有余裕。因为这一段并非重点。

我发现小庆打了个哈欠,用胳膊碰了一下同桌,在嘀咕什么。

“小庆,”我语调平缓却十分认真地说,“请你去逮一只翠鸟。”

他慢慢腾腾地站起来,茫然地望着我,。我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并加了一句:“请你不要推辞。”

“到哪儿去逮呢?”他可怜巴巴的,很神气的眉气被皱起的眉头扭曲得变了形。

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神情迷惘。

“你看看书嘛!大家都读第三段,看看到哪儿去逮,看出来以后,告诉小庆。”

还没等别人发言,小庆自己说:“翠鸟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又很深,谁上得去呀!”

我哈哈大笑。他说的,正是第三段的主要内容。他读懂了。当我问他为什么请他去逮翠鸟,他赧然一笑,低声说:“刚才我和同学说话了。”

“你有点疲劳了,对不?”我补充说。

同学们听了,立刻发出会心的笑声。

“逮翠鸟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虽然没完成,却帮助同学读懂了第三段,功不可没!同学们,第三段告诉我们的正是翠鸟的住处。”说完,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三段,翠鸟的住处”这样一句话。

“处”字刚刚收笔,下课铃响了。

这一个幽默的小插曲,使疲劳的学生们为之一振。师生融融乐乐,陶陶然于一堂,顺利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

幽默,绝大多数是临场发挥。在我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学生们的笑声。

教《在仙台》,一个学生问:“老师,北京的大白菜运到浙江怎么便‘尊为胶菜’?您不是说,胶州出的大白菜才叫胶菜,才有名的吗?”

“嗨!冒牌货吗!不然,为什么要‘打假’呀!可见,那时就有假冒伪劣商品。”接着是一片笑声。

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中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我开玩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经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小朋友哈哈大笑。这位小朋友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我表扬说:“你读懂了。”于是笑声又起。

教《虎假狐威》时,一位小朋友把“扯着嗓子”理解为“拉嗓子”。我“啊”了一声说:“把嗓子拉长?”说完,用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动作作完了,我问:“这能受得了吗?”全班小朋友捧腹大笑。我这是运用“归谬法”而产生的风趣。

在讨论“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会怎么想”时,有的小朋友说:“哎呀,百兽还真害怕狐狸呢!”有的小朋友说:“奇怪,我又没犯错误,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我顺势说:“是呀,再说又没到退休的年龄!”我引现在的“退休”要领于老虎身上,又引起哄堂大笑。

一次上作文课。学生们正专心致志地写着,忽然张宁宁怒冲冲地带着哭腔报告说:“于老师,刘希隆弄了我一脸墨水!”

我一看,白白的脸上溅了好几片蓝墨水,最大的一片有手指甲那么大。两颗晶莹的泪珠挂在她的眼角上,随时等待着主人发出“冲出来”的指令。

希隆解释道:“是我拔铅笔帽时溅上去的,我……我不是有意的。”

我明白了。走到宁宁跟前说:“这叫‘锦上添花’!白净的脸上有了这几朵‘花’,就更美了。”

张宁宁破涕为笑。

一句幽默的话,化“干戈”为“玉帛”。

一天早上,小队长崔广徐收作业时,所属队员李朝军、赵从军、张安军都说没带来。崔广徐今天穿了一件崭新的蓝毛衣,口儿开在肩上,上面钉了四个黄色金属扣子。我说:“广徐现在了不起了,是大尉!你们看,一道杠四颗星!广徐晋升为大尉了,是‘大尉司令’,你们‘三军’更得听他的。”

我平时称朝军、从军、安军为“三军”。

“那我们是什么?还是兵吗?”“三军”之一的朝军问。他最调皮,最滑稽。

“你们当然还是兵喽!而且是列兵。”

“我们不当劣兵,当好兵!”

“‘列兵’是‘列’是‘排列’的‘列’,不是‘恶劣’的‘劣’!”我纠正说,并随手将“列”字写在黑板上。“以后,你们进步了,可以晋升为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光兵,就有五个等级哩!你们好好干,慢慢来!”

崔广徐真格儿似的,正儿八经地说:“请你们回家拿。如果没做完,中午回家补。”

“三军”听了,吐了吐舌头,乖乖地走了。

从此,“大尉”一直伴随着崔广徐。如今都四十出头的人了。同学们见面仍亲昵地称呼他为“大尉”,“大尉”的来历成了“百谈不厌”的话题。

一句玩笑话,竟使“三军”那么服贴听话,为学生留下那么值得回忆的童年情趣。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当幽默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时,不但学生乐于听课,而且会发生“共振”效应,老师的水平也能超常发挥,取得极好的效果。为什么相声、小品赏听到观众的笑声、掌声,越发表演得好,越能淋漓尽致地发挥?道理亦然。

幽默固然有赖于知识的丰富,思维的敏捷,口语的畅达,但重要的是要有融融的爱心,博大的胸怀,乐观的情绪,爽朗的性格。

幽默与冷漠无缘。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于永正:我这样备课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中国调查报告 中国能源转型报告心得体会(通用6篇) 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体会(专业16篇) 精选公安警察禁酒心得体会(通用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