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上语文第4单元 习题集【原创】(2套)

小编:admin

第四单元A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给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6分)

汲取()机械()锲而不舍()

诓骗()脂粉()孜孜不倦()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在错别字上打上“×”号,并将正确的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4分)

根深蒂固轻而义举袖手旁观文彩藻饰

开卷有益故弄悬虚穿流不息不求甚解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罗迦·费·因格是美国实业家。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C.《不求甚解》的作者是邓拓,他的代表作是《燕山夜话》。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作人。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

4.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3分)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A.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读书使人充实

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C.作文使人准确,讨论使人机智,读书使人充实

D.讨论使人机智,读书使人充实,作文使人准确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19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是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中国人信仰变化的三个阶段。(3分)

→→

6.哪句话是作者要驳的论点?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出。(3分)

7.文章揭示的敌论据是。(3分)

8.“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如果删去前半句“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行不行?为什么?(4分)

9.文章所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证明正面观点的?(6分)

(二)沙漠玫瑰的开放(19分)

龙应台

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

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了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8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地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的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松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第8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3个疯狂地大叫出声,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那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

我愣住了。

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线万缕的来历。

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

10.作者开头说“试试另外一个说法”,依据文意,“另外一种说法”是什么?(3分)

11.请根据文章,概括沙漠玫瑰的几个特点。(6分)

形状:

颜色:

生命力:

12.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①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

②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

③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

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通过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表现出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价值判断。

B.作者擅长细致描写,在作者笔下,沙漠玫瑰的开放惊天动地。

C.从一蓬枯死的干草到丰润饱满地舒展开放,作者带我们和他一起经历了将信将疑、满怀希望、喜悦万分、深刻思悟的全过程。

D.给一种普通的地衣起一个异常美丽的名字,表明了作者对生命坚韧的礼赞。

E.作者不惜用绝大篇幅写沙漠玫瑰的开放过程,意在水到渠成地引出自己的感悟: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子罕以不贪为宝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①,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②而告曰:“小人怀壁,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左传》

注:①子罕:宋国大夫。②稽首:古时的一种礼节。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宋人或得玉()②尔以玉为宝()

③弗受()④使玉人为之攻之()

15.“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句中两个“若”意思不同。第一个“若”意思是,第二个“若”意思是。(4分)

16.子罕认为接受宋人之玉,结果便会“皆丧宝也”,你对此如何理解?(4分)

17.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子罕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四、写作(3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敏因多读课外书没多做课外练习而遭到母亲的责备;王军因捐款100元帮助失学儿童而被有的同学说成是“傻子”;工程队挖开刚填上不久的一条路铺设煤气管道而引起过往行人的不满。小敏、王军、工程队做得对还是不对呢?

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人们常面临着“对与错”的问题,请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自己或他人经历的事情、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等。写记叙文不少于600字,写议论文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

第四单元B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补全下列成语,并解释所填的字。(4分)

①不倦()②不言而()

③吹毛求()④而不舍()

2.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B.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C.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D.省悟:反省;感悟。

3.问题探究。(6分)

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说:“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你能不能为这个说法举出一个实例来作为论据?

②《不求甚解》一文中作者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理解是什么?

4.初中就要毕业了,同学们有的在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有的在憧憬未来,畅谈人生。请你从中国古诗词中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和思想抱负的诗(含词曲)句,作为临别赠言献给他们。(4分)

示例: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离情别意)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思想抱负)

临别赠言:

第①句。(离情别意)

第②句。(思想抱负)

5.仿照下面句子画线部分的句式特点,再写一个句子。(4分)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从香菱学诗谈起(17分)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因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救,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于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5分)

7.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5分)

8.阅读第⑦段,回答问题。(7分)

⑴说说“不耻相师”的含义。

⑵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

(二)论青年和老年(15分)

〖英〗培根

①一个年岁甚轻的人可以是富于经验的人,他不曾虚度生活的话;这毕竟是罕有的事。

②一般说来,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这两者在深刻和正确性上是有显著差别的。

③青年的特点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发明力。然而,热情炽烈而情绪太敏感的人,往往要在中年以后方能成事,凯撒和塞普提摩斯就是例证。曾有人评论后者说:他曾度过一个荒谬的——甚至是疯狂的青春,然而他毕竟成为罗马皇帝中极能干的一位。具有沉稳性格的人则在青春时代就可成大器,奥古斯都大帝等即是如此。另一方面,对于老人来说,富于热情和活力也是难能可贵的。

④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老年人的经验,引导他们熟悉旧事物,却蒙蔽他们无视新情况。青年人易有所发现,但行事轻率却可能毁坏大局。

⑤青年的性格如同一匹不羁的野马,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勇于革新而不去估量实际的条件和可能性,结果常因浮躁而改革不成却招致更大的祸患。老年人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足于困守已成之局,思考多于行动,议论多于果断。为了事后不后悔,宁愿事前不冒险。

⑥最好的办法是把青年的特点与老年的特点在事业上结合在一起。从现在的角度说,他们的所长可以互补他们各自的所短。从发展的角度说,青年可以从老人身上学到他们不具有的优点。而从社会的角度说,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使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9.仔细阅读第①段文字,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10.第②段开头的“一般说来”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1.简要回答“不羁的野马”在文中的含义。(3分)

12.根据文意,写出青年的长处与不足。(各列举至少三点)(6分)

长处:

不足: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甲〗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槁暴④,不复挺⑤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①木直中绳:木材笔直,合乎墨线。②輮:烤。③其曲中规:木材的弯度合乎圆的标准。④虽有槁暴:槁暴,太阳晒。⑤挺:挺直。⑥日参省乎己: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乙〗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

1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6分)

①学不可以已()②取之于蓝()

③寒于水()④虽有槁暴()

⑤輮使之然()⑥弗食不知其旨()

14翻译下面句子的大意。(4分)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5.《劝学》的论点是。《教学相长》的论点是。两篇短文在论证论点时都运用了的方法。(3分)

16.两篇短文都论述学习问题。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读后感。(4分)

四、写作(30分)

17.“学做人”是青少年成长中至关重要的课程。下面列出的几条人生准则,哪一条引起了你的共鸣,唤起了你的回忆和思考?请你据此写一篇作文,或写出你初中生活中与这一准则相关的经历和感受;或就你对这一准则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接受自己——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即使是流星也能划破夜空的沉寂,即使是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无论怎样,先接受你自己,试着去发挥自己的优点,挖掘自己的潜力。

要欣赏别人——欣赏别人,是善待他人的一种方式,是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明智之举。在欣赏别人的同时,这个世界在你眼中也会变得更加美丽。

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负责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只有当你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不是逃避责任或在别人的目光中才勉强承担责任时,你才真正地长大。

第四单元A卷

一、1.jí;xiè;qiè;kuāng;zhī;zī2.义—易;彩—采;悬—玄;穿—川3.D4.C

二、(一)5.自夸→信国联→求神拜佛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7.自夸地大物博,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8.不行。因为作者批判敌论证是就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而言,如果删去就会变得以偏概全。9.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来证明。

(二)10.用沙漠玫瑰开放的故事,告诉人们世界上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或:告诉人们,了解一个事物的历史,才能对它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11.①形状:松枝形状,干枯时如一蓬干草,张开有玫瑰形图案。②颜色:开放呈绿色。③生命力:整个浸泡在水中8天就会完全复活,干放一两年遇水仍会复活。12.①邻居没有看到沙漠玫瑰开放的全过程,只看到开放时的沙漠玫瑰。②沙漠玫瑰的复活开放展示了生命诞生的全过程。③我们知道沙漠玫瑰最初一蓬干草的模样。13.CE(提示:A.作者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应该历史地看待事物。B.应是沙漠玫瑰之美惊天动地。D.沙漠玫瑰之名是原来就有的,不是作者命名的。)

三、14.①有个;②你;③接受;④雕琢15.你(或:如果);比得上16.因为各人对“宝”的看法标准不同。宋人以玉为宝,送给子罕,便失去其宝;子罕以不贪为宝,接受宋人之玉便为贪,即失其宝。17.他以不贪为宝,具有崇高的品德修养和清正廉明的人格精神。

四、18.略

第四单元B卷

一、1.①孜孜:勤勉;②喻:明白;③疵:小毛病、缺点;④锲:雕刻、用刀刻2.D3.①示例: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从苹果落地的小想法开始的;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从水壶里的水开了,顶着壶盖的小想法开始的。②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而是了解大意。4.示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离情别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抱负)5.示例: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海中似的自由遨游。

二、(一)6.要虚心好学;要不耻不知,要不耻下问,要不耻相师。7.怎样虚心好学呢?(或:什么叫虚心好学呢?)8.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②谦逊、谦虚、虚心等。雅量、度量、胸怀等。③乙处:因为它不是解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

(二)9.也;假如;然而10.不能删去。因为后面这句话指的是一般情况,但还有个别青年人和老年人例外,删去后就不够严密。11.比喻青年“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勇于革新,不顾条件”,即无拘无束,敢冲敢闯的性格。12.长处: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发明力。创造性强,能猛干,勇于革新。易有所发现。不足:思考差,讨论少,不够持重。行事轻率。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不去估量实际的条件和可能性,浮躁。

三、13.①停止②从③比④即使⑤这样;⑥味美14.①青色(绿色)是从蓝草中提炼的,但却比蓝草更青(绿)。②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15.学不可以已;教学相长;比喻论证16.略

四、17.略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人教九上语文第5单元 习题集【原创】(2套)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客户运营报告(实用8篇) 最新遵守纪律的保证书200字(通用11篇) 农家乐营销策划书 农家乐营销方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