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性原则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小编:admin

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其对象是活生生的青少年。因此,阅读教学设计,除了考虑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即教学的目的性外,尤其不应忽视学生的因素。从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来看,任何阅读活动,学生都要凭借原有的知识结构、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个人的生活经验来完成。因此,阅读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剪裁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环节。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量力性原则。这里所说的学生实际,不仅指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在语文知识结构上的差异,而且包括学生的智力状况、生活阅历、学习习惯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区别。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使阅读教学具有科学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实际──研究量力性原则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的途径和方式。这里试从以下三方面谈谈量力性原则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新知识时的量力性

教学新知识时如何运用量力性原则呢?主要应注意学生的年级差异、阅历差异和知识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设计好教法,为学生顺利掌握新知识创造必要条件。

1.年级差异和架桥铺路

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议论文,有一种陌生感,实际困难较大。为了使初一学生认识议论文中论据叙事的特点,尤其是与记叙文中描写叙事的区别,进行教学设计需做好架桥铺路的工作。学习《谈骨气》,把原文中“饿者不食嗟来之食”的论据的叙述同根据这个论据改写成小故事的叙述进行比较。

师:文中举饿者的事例说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共有多少字?

生:共有45个字。

师:你们认为写得详细生动吗?

生:不详细,也不生动。

师:请注意听和饿者的内容完全相同的一则小故事(师朗诵):

有一年齐国闹饥荒,成千上万的人没有吃的。有个叫黔敖的人在路边摆了吃的,等待饥饿的人来吃,一个饿者过来了,他用衣服袖子遮住脸,拖着鞋子,已经饿得昏昏沉沉了。这时黔敖左手拿着饭,右手端着汤,说:“喂!来吃吧!”饿者扬起脸看了一眼说:“我正是因为不吃这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黔敖追上去,向他道歉,饿者终于因为不吃嗟来之食而死去了。

通过以上比较,学生自然会认识到:记叙文的叙事要求具体、形象,目的是用生动的叙事感染读者;议论文中的叙事要求概括简明、紧扣论点,目的是用事例证明观点。

2.阅历差异和就近补课

有些课文的内容,由于学生阅历的差异,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教学设计时,就应考虑就近补课,弥补学生阅历上的不足,减少教学中的困难。初二年级《阅读》课本中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和韩少华的散文《温馨的风》就属这种情况。这两篇散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是作者把自己因“文革”而造成的疾病的痛楚、心灵的创伤,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借此抒情,表现主题。文章的构思、立意紧紧依托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比照上,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求学生通过父母了解“文革”给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以至道德风尚造成的严重破坏,从而弥补初二学生在“文革”这段阅历上的不足,为学习课文、理解内容创造条件。

3.知识差异和设疑引发

教学《驿路梨花》,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提纲的前三句“深山投宿见茅屋”、“饭香水热暖人心”、“巧遇老人知实情”,一般学生理解没有什么困难;第四句“欲见梨花见其妹”,由于文言知识上的差异,可能会概括为“欲见梨花见妹妹”或者“欲见梨花见她妹”,原因是学生不能迅速从语言材料仓库中找出“其”字来准确表达。教师可以引发诱导:“‘见她妹’虽然比‘见妹妹’在表达上明确了要见的人是女同志的妹妹,但究竟是哪个女同志的妹妹还不明确。实际上你们知道是‘梨花’的妹妹,关键是选一个代词明确指代一下‘梨花’”。经过引发,学生就可以概括出“欲见梨花见其妹”。学生刚上初一,头脑中尚不十分明确文言虚词“其” 的指代作用,但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这方面的语感,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这一点,并且在施教过程中仔细体察学生认知活动的思路和语言表达的差距,及时加以引发,培养学生揣摩语言的习惯和概括能力。

二、充实课堂容量中的量力性

阅读教学的训练往往需要充实课堂容量。这当中,无论是知识的扩展、内容的开掘还是要点的突出,都需要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学习心理出发,运用好量力性原则。

1.准确选点,就近扩展

阅读训练根据教材内容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十分丰富,充实课堂容量常用方法是知识扩展。初二年级学习马南邨的《从三到万》一文,依据课文作者及有关注释的情况,利用检查预习,在知识上扩展两点:一是马南邨“邨”字的字形、读音,使学生了解“邨”是“村”的异体字;二是课文选自《燕山夜话》,“燕”的读音应读yān,不读yàn。前者扩展文字常识,后者扩展多音字知识。学生只要查工具书就可以达到就近扩展的目的。

在扩展知识的设计中,从学生的知识现状出发,准确选择知识点就近延伸,是运用量力性原则的关键。这种扩展不应当是脱离学生实际和教学目的的庞杂的灌输。比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串讲写学生和教书先生读书的内容,“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等。

2.把握要点,深入开掘

深入开掘课文内容,充实课堂容量,应注意把握准课文要点,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范爱农》,学生经过初读课文,了解了文章的线索和组材特点,但对文章的主题和社会意义认识模糊,往往认为文章通过对范爱农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同情。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舍本逐末的现象和浅尝辄止的学习心理,教师须紧紧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社会意义这一内容要点。教学设计可以安排“巧设疑窦”的环节,以引起学生心理上的“焦虑”,诱导其深入研读课文,突破要点。

师:范爱农的一生是个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是:

(1)死因不明:自杀?失足落水?

(2)留下孤儿寡母,生活极度窘迫。

(3)壮志未酬,遗憾九泉。

对于以上三种答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莫衷一是。教师提出要求:要以课文为依据,言之成理;引导学生带着“悬念”深入研究“报馆案”的有关内容,了解其发生的背景──辛亥革命,由此学生认识到造成范爱农悲剧命运的时代根源和社会根源。

3.有机联系,适时重敲

充实课堂容量,有时根据教学目的可以把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文内容和课外的有关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经过教师的及时重敲(点化),使教学中应当强调的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习人物传记《张衡传》,文中有张衡写《二京赋》的记叙,教师就此设问:班固已作《两都赋》,张衡为何还要写《二京赋》?在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因以讽谏”的原因后,教师再点明另一原因:张衡对《两都赋》“薄而陋之”(引导思考“薄”、“陋”的意动用法),反映张衡认为其粗疏、浅陋的见解,进而体会张衡治学的严谨。当学生研读课文认识到张衡具有勤勉好学、鄙视名利、严谨治学等优秀品德时,教师适时重敲:“东汉书法家崔瑗给张衡写的墓碑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应闲》里说‘约己博艺,无坚不钻’;又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这种课内外知识的有机联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张衡的治学态度、为人品格有深入的认识,印证了课文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品德和人格是其学业成功的基础,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思想教育。

三、技能训练中的量力性

阅读教学要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坚持有目的的技能训练。在设计训练题时,无论是单项练习还是综合训练,都应考虑选择训练的角度,强调对规律的掌握,注重知识间的联系等因素,把握训练的可行性,注意量力性原则在更高层次的运用。

1.选好角度,特征迁移

学习议论文《从三到万》,教学目的是:学习结合故事说道理的说理方法;了解学习知识应循序渐进和虚心向老师请教的道理。为强化教学目的,根据初二年级学生已具有同类模仿、特征迁移的思维能力,选用《列子》中“薛谭学讴”的文言短文设计课堂练习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查工具书,给“讴、穷、饯、衢、谢、反”作注,读懂原文。

(2)思考讨论三个问题:

①薛谭提出辞归的理由是什么?他后来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又因为什么?

②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③薛谭辞归的行为同课文哪段内容相互印证?

(3)以“薛谭学讴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短文,仿照课文,运用结合故事说道理的方法,叙议结合,前后照应。

从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和课下写短文的情况看,效果是好的。其原因是课文中说理引用的一则明清笔记中的故事和薛谭学讴的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基本相同,为学生思维的横向连动、特征迁移奠定了基础;同时,结合故事说理的方法,学生模仿课文,不难把握,这就为训练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2.教给规律,举一反三

学习《食物从何处来》,说明方法中的难点是下定义。要突破难点,就要引导学生认识下定义的规律,并通过训练掌握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训练过程如下。

质疑:课文是如何准确而又严密地为“食物”下定义的?举例命名时,既然认为水和矿物质盐类“跟一般食物不同”,那么干脆舍去这两个例子行吗?

(先把食物归类为物质,再说明其区别于其他物质的特点是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若舍去这两个例子,就不能强调定义中的两个“特点”了。)

经过研读、讨论,学生了解了下定义的规律是:一般用判断句,表述被定义对象的本质特征,以显示同其他事物有区别点。

在学生了解了下定义的规律后,要求根据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当堂为“自养”下个准确的定义。

学完课文,课下完成下列练习。

(1)给铅笔和粉笔分别下定义(口答)。

(2)学习说明文《图画》之前,教师让学生看完了油画、版画、水彩画等几幅画后,要求学生给图画下定义(口答)。

这类训练,针对知识难点,讲清规律,教给学生,再通过由课内到课外,从说到写,由单一到归纳的多次训练,使学生在举一反三中掌握规律。训练的关键在于设计练习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训练的序和度。

3.注意联系,综合训练

技能训练除了单项训练,还需要安排必要的综合训练。综合训练题的设计在量力性上应注意两点:综合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能架起桥梁;综合的形式应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乐意去实践的。

《听潮》《观潮》是初二年级学习的两篇散文,虽然在语言和表达上有白话和文言之分,但文体相同,内容也有相近之处,为综合训练提供了条件。学习《听潮》,可设计如下的综合训练。

(1)听教师朗诵《观潮》片段(略)。(2)听后要求学生比较准确地复述这段内容。(3)综合、概括:从内容上看,《观潮》与《听潮》都是抓住( )来写潮水的,但写法各有不同。前者着力于写( ),后者则把侧重点放在一个( )字上;前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江潮图,后者描写涨潮的部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海潮( )图。(4)比较、填表。比较、认识《观潮》与《听潮》在描绘涨潮方面的不同特点,填写下页表:

篇目

涨潮之初

涨潮高潮

使用何种修辞手法

《观潮》

《听潮》

四、运用量力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原则,在整体上对教学活动都具有制约、指导作用,因而它的正确使用,就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运用量力性原则的出发点是学生,但大纲、教材、教法和其他因素也决不可忽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运用量力性原则应注意以下三点。

1.认准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关系到教学的方向、目标。教学过程中运用量力性原则,必须首先考虑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或目的意识淡薄,势必会背离大纲或教材对教学的要求,从而造成教学设计在施教方向上出轨。这样,量力性原则的贯彻就成了空中楼阁。认准教学目的,大到大纲的要求,小到每个单元以至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都应当成竹在胸,此乃运用量力性原则之前提。上文所述“架桥铺路”和“适时重敲”的教学设计,正是依据初一年级学习议论文的教学目的和高二年级学习人物传记的教学目的安排的。所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议论文知识的难点进行“引渡”,后者侧重于人物传记的思想内容进行重敲。

2.组织“火力侦察”

教学设计中运用量力性原则,除了从学生的年级、阅历、知识现状、智力因素出发做好一般性的调查了解外,还需要在课前或课中进行特殊了解,包括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对内容要点理解的差距,以及容易产生的心理障碍等。这种特殊了解属于学习课文的近距离情况,故称作“火力侦察”。学习《张衡传》之前,布置预习题:我所了解的张衡的情况,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张衡这位世界史上罕见的伟人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确定课内外知识有机联系的角度和适时重敲的分寸。学习《驿路梨花》之前,就“欲见梨花见其妹”中的“其”的指代作用,初一学生已初步具有语感的把握,也是课前进行“火力侦察”获得的。对《范爱农》主题和社会意义的认识,教师安排“巧设疑窦”的环节,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选择准确的答案。当学生各抒己见而又莫衷一是时,已经达到了课堂“火力侦察”的目的,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带着“悬念”转入对课文的深入研读。

3.把握训练梯度

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能在有目的的训练过程中获得。因此,在语文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训练的梯度。一般来说,单项技能训练,应是从课内到课外,先分练再综合。多种技能的综合训练,也应注意从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对于新知识学习中的技能训练,尤其要注意第一个“台阶”的高度,应是大部分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能够上去的。如学习《食物从何处来》,在学生了解了下定义的规律后,第一步安排借用课文的语言材料,给“自养”下定义的训练,就属于这种情况。训练梯度的合理化,可以使训练形成一个科学的有序过程,从而保证量力性原则的正确实施。修辞教学的现状及改进

目前在语文课的修辞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修辞教学的内容局限在修辞格教学的狭小天地里,只注重学生机械地辨认修辞格,用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取代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活动。正如章熊先生在《高考之后话高考》一文中指出的:“现在的修辞教学,只剩下了修辞格,消极修辞不见了,把传统的修辞学砍掉了一半。就辞格而言,教学中又往往也是死抠概念,条分缕析,脱离语境,成为学生沉重负担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忽视语言在具体运用中的千变万化,不注意引导学生辨词析句,常常用定式化的东西排除大量活生生的语言,以致影响到学生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人认为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是语法范畴的事,不是修辞的内容,修辞教学就是修辞格教学,这是一种误解。二是有人认为消极修辞对表达效果影响不大,要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非得用修辞格(积极修辞)不可。这是一种偏见。

陈望道先生认为,语言文字的表达有两种方式──记述的和表现的。前者平实,后者生动。前者是抽象的、概念的、理智的,后者是具体的、体验的、情感的。从修辞的角度讲,前者是消极修辞,着眼于表达得明白、通达、没有歧解,后者是积极修辞,力求表达得形象、生动,能够感人。简言之,消极修辞在于使人“理会”,积极修辞却要叫人“感受”。需要指出的是“消极”二字指的仅仅是不用修辞格而已,实际上,语言在具体运用中是千变万化的,“消极修辞”本身并不“消极”。例如:

一场壮烈的搏斗开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般而论,“搏斗”宜用“激烈 ”修饰。然而作者此时无意说明搏斗本身形态上的剧烈程度,而是着意表现这场搏斗所体现的精神意义──勇敢和有气节。可见,作者选“壮烈”而舍“激烈”正是从所要表现的题旨出发,注意了用词的修辞意义和感情色彩。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这类选用、推敲词语的例子比比皆是。“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人怎么会“飞”呢?然而这“飞”字却是传神之笔。“时髦”不能拆开用,鲁迅却用“髦的合时”来表示讽刺,何其精妙!

至于句式的选择和变换,同样对表达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可见,在语言运用中,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辅相成,各有其妙。所以,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说话和写作的技能,既要注意积极修辞,也要重视消极修辞。我们只有这样认识问题,才可能从观念上和实践中纠正目前修辞教学中存在的偏向。

如何改变修辞教学的现状呢?

首先,修辞教学要努力贯彻中学语文大纲提出的“精要、好懂、管用”的要求,并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整体考虑分项教学。

教材中各类修辞材料是散见的,没有一定的体系。在运用这些材料进行语言训练时,要从整体考虑,统筹安排,注意系统性。这个系统,教师宜根据教材情况灵活确定。可以按“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辞格运用—篇章结构”的序列来确定,也可以按“文章的结构—材料的详略—句式的选择—词语的推敲”的序列来编排。作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其序列应该与阅读中的修辞熏陶协调一致,同步进行。

整个中学阶段的修辞教学和语言训练,可以根据确定的系统,分成若干小项,将这些小项有计划地分别纳入每册教材的各个单元中。某一单元或某几单元确定一个重点项,阅读中的语言分析就侧重于这个重点项。这样,按序列有计划地将修辞知识教学和语言训练贯穿于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中学的语文学习中,受到系统的修辞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修辞知识的教学必须联系语言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语言实际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指阅读、写作与口语三项。

阅读教学中的解词释句、理解内容、分析写作技巧、评析鉴赏,无不同修辞密切相关。所以,修辞教学应当注意同语言训练的有机联系,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词语的词汇意义和情境意义的辨析能力,因为这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所谓词汇意义是指词语的概念意义。一般来说,它是比较固定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情境意义是指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产生的新的意义。词语进入一定的语言环境后,它的意义往往变得非常灵活复杂,不易捉摸,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弦外之音”就指这种情况。词汇意义同情境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情境意义的正确揭示,首先要联系修辞手段,其次还应充分注意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语气语调、社会文化环境和语体环境四个方面。

修辞教学联系写作实际,主要指教师应训练学生掌握近义词语的选用、句式的变换、修辞格的正确使用以及学会修改文章的语句。其中,应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养成好的文风,做到语言表达朴实自然,切忌乱用套语、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文风;二是训练学生把握好语体风格。语体风格是修辞研究的内容之一。我们应指导学生写“得体”的文章。

修辞教学口语实际,主要解决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情达意的问题。要充分利用课堂训练时机和课外活动天地为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着重训练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熟练地进行口语表达。

其次,修辞教学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是结合题旨、情境。

题旨是说和写的目的,是说和写的灵魂。文章的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运用以及语体风格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决定取舍的。因此通过修辞活动进行语言训练要注意密切结合题旨。教师要在读、写、说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结合题旨表情达意的范例,并要求在训练中逐步掌握。如《茶花赋》中描写山茶花,先写“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结尾处又写道:“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其目的正是为了表达热情赞颂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题旨。

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先生因向往大工业歌颂过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说它是“黑色的牡丹”、“二十世纪的名花,近代文明的严母”,但今天,有谁还会这样描绘烟囱喷吐的浓烟呢?因为今天“浓烟”已成为污染环境的“三害”之一。这就是情境的差异。结合情境提供范例有助于学生依据情境掌握表达分寸。

结合题旨、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就是要培养学生辩证地运用修辞的观点,学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表达方法。

二是运用比较对照。

修辞,主要是研究语言运用的优劣高低,而这种优劣高低在比较对照中往往更见分明。因此在修辞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比较对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把作家的成功之作同未定稿比较对照,研究揣摩,从中可以体会出许多修辞的道理。例如:

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鲁迅《藤野先生》)

例中的两个“新”后来改为“陌生”和“新鲜”。比较“陌生”、“新鲜”比“新”好在哪里。

除了把作家的定稿和未定稿比较分析对照研究外,还可以将学生作文的修改稿与原稿进行比较对照,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重视技能培养。

语言能力的获得,离不开修辞技能的培养。培养技能技巧要注意分层次训练,逐步到位。首先是识别的能力,要求对各种修辞现象与手段有识别能力,提高对修辞现象的敏感性。其次,是培养学生具有分辨好坏、评论美丑的技能,提高调整修饰语言的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就得多练。训练要有多样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以一般为主,兼顾特殊。还要安排学生写各类文体的文章,引导他们有意识地综合运用所学的修辞知识,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掌握语言表达技能。发挥诗词歌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有数以万计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语文教学如果充分利用诗词歌赋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易抄易记等特点,采用多侧面联系、多渠道贯通,使其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可以更好地发挥诗词歌赋在教学中的作用。

那么,诗词歌赋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学习《雨中登泰山》,抄录杜甫的《望岳》一诗或李白的《游泰山》,指导朗诵,领会意境,引起学习欲望。学习《劝学》,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体味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背诵《过零丁洋》或岳飞的词《满江红》,激发师生对祖国的挚爱情感,造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二、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学习《秋色赋》,把欧阳修的《秋声赋》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峻青笔下绚丽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笔下肃杀悲凉的秋景加以对比,从而体会出课文作者写秋色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上述两例,前者可在课文讲读后抄录补充,以印证体会;后者在讲课前印发补充,以对比认识。有些诗词歌赋,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追根溯源,领悟题旨

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可同时学习作者的《五柳先生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尽快地把握诗的主题。唐弢的《琐忆》 以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贯穿全文的红线,故教师可将全诗《自嘲》介绍给学生,使其认识鲁迅先生鲜明爱憎的思想根源,帮助学生领悟作品主旨。

四、联系体会,借鉴练笔

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写《春蚕赋》,练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可提供李商隐的诗《无题》,使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体味“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格,将物的生物特征与人的精神品德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法和主题。

五、了解民俗,开阔视野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毛主席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

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将诗词歌赋同语文教学结合的粗浅感受。也许有人会认为,语文教学课时紧、任务重,哪能再去顾及诗词歌赋呢?其实不然,在浩瀚的语文知识中,各方面的内容都因其内在的联系而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教学中,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借用诗词歌赋,有机地同课文、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就可以多方面发挥其特长,来为语文教学服务。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春节民风民俗(精选12篇) 乡村振兴服务站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