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整合的教学论意义研究(上)

小编:admin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之八十二

小学作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整合的教学论意义研究(上)

随着开题研究工作的深入,我的视角也越来越开放了——我没有停留在“完成对整合的论证”上,我开始思考:这样做的教学论意义是什么?因为,这一阶段以来,我一直在学习思考着建构主义的理论、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了这些理论对我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将作文与研究性学习相整合的教学论意义是什么?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开始思考“教学”的理论问题。在华东师大的图书管理,我找到了施良方、崔允漷两人合著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教学策略》一书,如获至宝一般。书中介绍的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观点,使我受到了了很大的启示。

该书介绍说: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为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件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一个促进这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个人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这种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通常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感情;

第二,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感情并加以澄清;

第三,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提供帮助;

第四,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决定;

第五,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认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给与必要的支持。

读这段话的时候,我大致地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教师是促进者,是帮助者和指导者,这是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变化。也有一些言语到现在也没弄懂——“接受学生的感情并加以澄清”是什么意思?当时,我在笔记中加了重号,但现在也没悟得其中的意思。不过,“情景”、“问题”、“计划”、“帮助”这些关键词,是我深入地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认识了研究性学习。同时,“非指导”一次,是我重新认识了作文教学:作文,一定要教师来指导如何写吗?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隐隐约约地想到了“学习情境”的问题。任何学习,都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来主动学习?

整合以后,研究性学习基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本身是一个情境,同时,研究性学习又是一个标大的情境,是这样吗?

我一边思考罗杰斯的观点,一边做着自己的推理。

这本书中的另外一部分引起了我思考的问题是“教学的情感过程”。书中写道:什么是情感?一切态度体验包括情绪体验都属于情感的范围。它的核心意义是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文中还谈到了影响教学过程的情感因素。——学生自身的人格、动机、教学环境(主要是教师的人格、态度、情感投入等)师生的情感互动、教学过程的情感结果等。这些观点,是我想到了作文教学当众,情境、情感在研究性学习、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怎样使学生有学习动机?怎样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怎样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情感体验,怎样使学生表达出真实的情感体验?我提出了这些问题,同时,也试图用“整合”来解释这些问题。

整合以后,研究性学习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主动进行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各种情绪情感体验;有所发现的兴奋,遇到困难的苦恼,这些都是真实的。整合以后,我们鼓励学生表达这样真实的感受,学生的作文不就能比较容易地写出真情实感了吗?想到这里,我一阵的轻松。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激发动机 以情造文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一年级家长心得体会优质 小学教师实习心得体会总结实用